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面对共军陈谢,刘邓和陈粟三路大军鼎足立于中原的局面,蒋介石的国军的配置也不是吃素的。国军那时组织了六个大的机动兵团,即邱清泉兵团(整编第5军)驻扎商丘一带,胡琏兵团(整编第18军)调至驻马店,孙元良兵团(整编第47军)驻郑州,张轸兵团驻守南阳,裴昌会兵团驻扎在潼关。蒋介石的基本策划是以陇海、平汉铁路为依托集中力量消灭刘邓大军和刚刚进入中原的粟裕华东野战军。这样的战略,蒋介石的国防部给了一美丽的名字为“肃清中原”。
粟裕说服了以毛ZD为首的中央军委改变了战略决策,由原来的千里跃进江南而为立足中原和国军大打几仗,颇有和蒋介石决一死战的味道。
粟裕在城南庄立下了军令状,率领第1,4,6纵队和中原野战军的第11纵队离开了濮阳南渡黄河,扎营在定陶一线与邱清泉的第5军对峙,并传下军令,下一步的作战目标是合围歼灭邱清泉,一切训练计划必须冲着邱清泉的第5军来制定。陈唐兵团即日回归华野编制,从河南确山向定陶一带移动,目标仍然是消灭邱清泉部。这样一来,全军上下动作起来,和第5军较上了劲儿。
华东野战军自从撤离山东进入河南之后,所有行动皆受邱清泉第5军的制约,基本上在邱清泉的手里没捡到过什么便宜,所以,粟裕的部下备起战来,人人不敢粗心大意,从将领到士兵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的疏忽,个个都憋足了一把劲,士气高昂,要在战场上见真章。看到全军上下斗志昂扬,粟裕虽然感到士气可用,但是,真的要和邱清泉决一死战,粟裕心里明白,在能力上还差一点儿。
特别是粟裕在立了军令状的情况下出兵的,第一仗绝对不能输,输了,不仅个人身败名裂事小,而且共军全局难活。粟裕心里明白,打邱清泉报仇,虽说激励出了高昂的士气,但是,第3,8纵队尚未集中,当时正在行军途中,而邱清泉的第5军辖有两个整编师,一个快速纵队和一个骑兵旅。粟裕要吃掉它,至少要五个纵队作为突击力量,而阻挡援兵的兵力少了四个纵队也不行。而且更为不妙的是粟裕手里只有六个纵队,其中第3,8两支尚在确山行军途中。以这样的力量与邱清泉交手,怎么算也是败多胜少。搞得不好,恐怕要大大地赔掉那有限的本钱。于是,粟裕悄悄地改变了主意。在定陶一线和邱清泉只进行一些小的试探性接触。而邱清泉也不傻,稍微出招,即畏缩一团,赶筑胡琏式工事。不仅如此,邱清泉还经常派出小型部队,一会儿在大白天和战斗力较强的第1纵打一小仗,一会儿利用夜战大沾战斗力较弱的中原野战军第11纵的小便宜。种种迹象表明,打掉第5军,几乎不可能。双方在定陶一带大挖工事,对峙了起来。
6月15日,由第3,8纵队组成的陈唐兵团长途跋涉到了睢县的西南,那里距离开封不远。粟裕觉得时机成熟,毅然改变部署,一声令下,命令陈唐兵团掉转方向,出其不意,拿下开封,杀他个回马枪!令第1,4,6纵队迅速契入位于开封和定陶之间的曹县,民权地区,阻挡邱清泉西援开封。同时希望刘邓在牵制胡琏兵团北援。毛ZD看到这个策划之后,电曰“独立处置,不用请示”。赋予了粟裕最终军事决定权。比起蒋介石的指挥棒可以越过统帅到达师团级干部,那毛ZD的指挥可是简单明了,充满了智慧和信任。开封府,是那黑脸包公曾经值班断案的地方,也是当时的河南省梳,人口四十万。现在中国的各个城市,除了西安之外,没有城墙城门什么的,而当时的城市可以说无墙不成市,就是个小小的村镇周围也有土围子环绕,大概是共党吃够了攻打土围子和城墙的苦头,解放后,拆掉了中国所有的城墙以防任何叛乱者居城为患。虽然说这一招过激了点儿,但是确实也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封建割据,占城为王,破城为盗的狭隘思想大大地解放了一番,真真是中国历史上的新鲜大事。
开封的城墙古老高大而坚固,周长20里,高两丈,设置了六门四关。驻守城内担任防务的是国军第66师和保安旅三万余人。防卫总指挥是河南省主席刘恩茂,但是军事上具有定夺权的却是第66师师长李仲辛。李看不起刘的保安队,刘也动不了李的正规军。两人相互扯皮,将军事防务当做了争权夺利出风头的儿戏。李仲辛把师部和炮兵阵地设置在开封城内的制高点一个叫龙亭的地方,大概像北京的景山吧。下属的主力分别守卫东侧的曹关和东关,保安部队侧守卫南关和宋关。城内的存粮大概只有五天,弹药就更少了。李向郑州的孙元良请求支援粮草弹药,孙元良认为那是李仲辛想借战备大捞一把军饷,故根本不于理会。粟裕的回马枪强刺向了开封府,蒋介石的国防部才觉得大事不好,慌忙调动确山的胡琏兵团北上,孙元良兵团东去赶往开封支援。但是,已经晚了,6月17日,粟裕的陈唐兵团已经将开封城团团围住。6月19日,开封城破,李刘惊慌,招呼国军空军从徐州,郑州出动飞机对开封狂轰滥炸,将从美国借来的过期炸弹和燃烧弹成吨成吨地投在了开封城内的街道和居民区,着名的相国寺,河南大学,古迹和商店皆在熊熊烈焰中化作了一片废墟。城内百姓大呼小叫,纷纷涌向了城门,各个被攻破的城门挤满了老百姓,陈士榘和唐亮下令停止进攻,大开城门,让老百姓出城避难。河南省省长刘恩茂见状立刻丢弃了防务阵地,抹黑了那张养尊处优的脸,扔掉了象征着地位的军服,招呼了家人,化妆为逃难百姓,像只脚底板摸了油的兔子,随同开封府的逃难人流混出了城门。后来又随同邱清泉回到开封,依然是河南省的省长,再后来进一步到了台湾,竟然写出了洋洋万言的开封府斟匪记的英雄回忆录来,真真让人笑掉了大门齿。此为闲话放下不提。想来那李仲辛倒是一条汉子,作为一名军人,誓死与开封共存亡,没有化装逃跑,坚守在制高点龙亭上。粟裕下令围而不打,不要留恋战场,集中兵力,准备下一个战略动作。因为马上打掉了龙亭,开封周围的国军集团的增援就不积极了。到了6月22日,守卫龙亭的国军不战而溃,李仲辛死于乱军之中。原来开封府战火燃烧起来之后,蒋介石就乘坐飞机盘旋在开封的上空,急忙组织了四路大军火速援救开封。这四路大军是,西南面的胡琏,正南的区寿年,东面的邱清泉和东南的黄百韬。胡琏兵团接令快速北援,到达上蔡。刘邓大军见状,不顾死活,连夜行军两百余里,6月17日赶到了上蔡近郊,与胡琏展开了出其不意的阻击战,使
本章 共4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