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风雨下西楼 > 风雨下西楼最新目录

第九十三章 弄假成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厂有过之而无不及,寒雨楼还是寒雨楼。”

经过一番商谈皇帝更加认定自己的决定没有错,朝廷不应该致力于消灭寒雨楼,而应该与之联手。当时提出,自己有一个叔父,乃是一镇藩王,掌握着十万雄兵,对皇位虎视眈眈,乃是朝廷大患。夏西楼随即表示,处理这样的事宜早不宜迟,办法很简单,首先集中大军,然后安排人到藩镇散布谣言,制造混乱,如果藩王真的有心谋反必然会联络同党起兵。等叛军会齐以后御驾亲征,将叛军彻底摧毁。皇帝说出了自己的难处,自己初登皇位,各地封疆大吏并未归心,很难在短时间内集中大军。夏西楼笑道:“歼灭叛军用不着多少军马,只要充分利用火器的力量,五万人足以破敌。”皇帝很感兴趣,当即询问详细办法,夏西楼解释:“战船上的火炮不是固定的,可以卸下来集中到一起,只消五十门重炮,三百门中炮就能轻松击垮坚固的城防,给与叛军致命打击。”皇帝大喜,连连赞叹:“楼主智勇双全,果然是当今奇才。”夏西楼摇头:“这种战法是钟离先生总结出来的。”皇帝颇为惋惜:“可惜朕身边没有这等人才。”夏西楼劝解:“只要严格科举制度,认真考核官吏,必然会发现真心为国的贤才。”皇帝又提出新的要求:“江南税赋漕粮受阻,国库已经捉襟见肘。”夏西楼颇为慷慨:“我会如数补齐,不出三日银子漕粮就会运到京城。”皇帝询问:“大概数目是多少?”夏西楼轻描淡写:“漕粮十万石,银子一千五百万两左右。”这么大的数目皇帝都快坐不住了,不由慨叹:“楼主当真是富可敌国,手眼通天,朕真想过几天楼主这样的日子。”夏西楼摇头:“我爹过的日子才是最舒心的,可惜我抽不出身,这是上苍的安排,我辈只能顺应天意。”

这次会面皇帝收获极大,心情极为舒畅,正在尽情品尝桃花酒,无意中转头一瞧,不由得吃了一惊,额头冒出冷汗。原来桃花林中出现一只十余丈长的巨蟒,夏西楼转头一看立刻安慰:“陛下不必吃惊,巨蟒是假的。”皇帝还有些怀疑:“真是假的?”夏西楼解释:“我爹在人迹罕至的所在寻幽探秘,遇到巨蟒,随手杀死,让人将蟒皮捎了回来入药。被卧鱼儿看到了,修补一番当做玩物,经常拿出来玩耍。”皇帝终于相信了,感叹道:“楼主一家人当真不可思议。”夏西楼不以为然:“杀死这样一条蟒蛇对于我爹来讲就像踩死个蚂蚁。”卧鱼儿的笑声传了出来:“被我吓到了吧?”皇帝点头:“还好。”卧鱼儿颇为得意:“老曲脸都被我吓白了,嘻嘻。”夏西楼立刻皱眉:“曲公公年事已高,开不得这种玩笑。”曲公公的声音传来:“没事,被卧鱼儿这一吓我出了一身汗,感觉腿脚灵活了不少。”夏西楼虽然是哥哥,拿这个兄弟也没办法。卧鱼儿提议:“我们到林子外面吓人好不好?”皇帝脑筋一转,自己受了惊吓,那四个扈从也不能放过去,当即表示赞同。夏西楼自然不好阻挠,于是以卧鱼儿为首,四个人轻手轻脚向外走,存心吓唬四名扈从。有这样的举动并不奇怪,皇帝年纪很轻,骨子里还是喜欢这种游戏的,在皇宫里一板一眼,出来之后放松一下很正常。

四名扈从在林子外面闲谈,话题很简单,如果得到夏西楼那样的一笔宝藏该做些什么。四人纷纷憧憬自己心中最美好的画卷,沉浸在美妙的幻想之中。卧鱼儿悄悄把蟒蛇送了出去,裁缝铺非但缝好了蟒皮,还制作了逼真的长牙和蛇信,否则就没那么多人上当了。四名扈从没有注意到,拴在一边的马却受惊了,纷纷嘶鸣起来,乱跳乱蹦。四名扈从不知道怎么回事,其中一个看到了巨蟒,一下子跳起来,大叫一声:“妈呀,蛇,快跑。”连滚带爬跑远。另外三人还在埋怨:“这么大的人了还怕蛇。”转过头来全都呆住了,异口同声:“妈呀,蛇。”不顾一切奔逃,比第一个还要狼狈几分。皇帝与曲公公大笑走出林子,看到四名扈从的狼狈样子心情好多了。夏西楼让卧鱼儿将假蛇放进林子里,那四个人还会回来。足足半个时辰,四名扈从一个拽着一个缓缓地蹭过来,看到皇帝和曲公公连忙提醒:“陛下,这里有一条蛇精,快些走吧。”皇帝泰然自若:“朕乃真龙天子,区区蟒蛇有何惧哉?”曲公公斥责:“没用的东西。”这时候巨蟒忽然出现在皇帝背后,四名扈从大惊,匆忙挡在皇帝前面,巨蟒口中发出嘶嘶声,四名扈从虽然吓得浑身哆嗦却不肯后退。巨蟒晃了几下随即退入林中。四名扈从一直强撑着,看蟒蛇离开再也坚持不住,坐倒在地。皇帝颇为泰然:“蛇精遇到真龙天子焉敢发威?”四名扈从连连点头:“陛下洪福齐天。”六人随即收拾一番上马返京。

巨蟒二次出现自然是夏西楼的授意,也是灵机一动,借这四名扈从之口制造一件奇闻,神化一下这位年轻的皇帝,对将来执政大有好处。果不其然,四名扈从回京之后就把桃花林蛇精现身,被皇帝真龙之气吓退的事添油加醋传扬开来,很快京城里就轰动了,当今天子乃是真龙降世,必将得到天地山川的响应,风调雨顺,老百姓有好日子过了。皇帝也没想到,卧鱼儿的玩笑竟然演变到这一步,反正对自己大有好处,也就顺水推舟。曲公公心里赞叹夏西楼的急智,那么短的时间就想出处如此妙法,难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次会晤对曲公公也有很大好处,皇帝完全将其当做贴心人,交代了一项新的使命,挂钦差之衔到各地巡查,对封疆大吏有先斩后奏之权。曲公公立即挑选得力人员,这件事情一定要办好。皇帝解决了寒雨楼的争端以后就将目光盯在了自己的叔父宁王身上,目前这是自己皇位最大的威胁。宁王一直虎视眈眈,巴不得皇帝被寒雨楼拖垮,那时候自己就可以轻松登基了,根本想不到惺帝竟然在最短时间之内与夏西楼达成了协议。皇帝急于与夏西楼会面也是担心宁王借机发难夺仁位,自己要钱没钱,要粮没粮,就算有兵也无力与之交锋。夏西楼说到做到,很快大批的钱粮就运到了京城,皇帝立刻让亲信查收,数目只多不少。皇帝大喜,有了钱和粮食腰杆子就硬了,立刻召集驻守京城的将士,先将所欠粮饷发下去,随即进行严格的操练,准备讨伐宁王。当然,此战最大的关键在于火炮,宁王手中控制着十万雄兵,再加上一些死党,总兵力超过五十万,皇帝最多只能调集八万精兵,实力悬殊,没有火炮只能一败涂地。两日后寒雨楼的战船来到,皇帝完全放下心,立刻放出口风,自己已经掌握宁王谋反的证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