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柴八将的妈妈也着急,一把拉住柴鹰,高声质问:“发生什么事儿了?”
柴鹰气急败环的说:“他们在追杀我……”说着,从立柜里最下层拿出那最后一点银子,要往包里揣,柴八将的妈妈冲过去厮打,道:“你不活不能不然我们娘俩活啊,那是我们这个月的饭钱。”
柴鹰猛地把柴八将的妈妈推到在墙角,柴八将的妈妈登时晕了过去。
柴鹰啐了一口,看了看床上的柴八将,回身拿起门口的伞,摔门而出。
柴八将下床去看妈妈,妈妈嘤咛一声醒了:“我没事。”柴八将看着空洞的门外,雨水被风吹进屋内。
柴八将咬了咬牙,起身追了出去。家里最后一把伞也被柴鹰拿走了。雨下的又密又大,眼前的一切都被雨水遮住,柴八将不停的呼噜开脸上的雨水,一脚水一脚泥,跌跌撞撞跑出巷子,柴鹰撑着破伞,佝偻着背,在马路上疾步往前走。柴八将看着柴鹰的背影,一声炸雷,紧接着一道闪电,照亮了夜空。
“混蛋!懦夫!”柴八将使出浑身的力气骂,可是他的骂声刚出口,就被无数的雨水砸在地上,加上雷声轰鸣,他的声音更显得微不足道了。
“混蛋!懦夫!懦夫!”柴八将的骂声并没有因为弱小而停止。雨水打在柴八将的身上,砸的生疼,水珠形成一条水流,顺着他的刘海流下。
又一道闪电,照亮了柴鹰的背影,那应该是柴八将最后一次见他。
柴八将猛然惊醒,喘着粗气看了看四周。阳光静好,鸟叫虫鸣,还有微风徐徐,十分惬意。约瑟夫坐在柴八将身边,看着他。
柴八将长出了一口气,说:“我刚才好像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我梦见……”柴八将欲言又止。
约瑟夫摊了摊手,说:“所以,你想找你父亲,是因为你想当面骂他。”
柴八将诧异的看着约瑟夫,道:“你怎么知道?”
“你做的不是梦,而是催眠中见到了他们。开始你所看到的,是真实发生过的,之后你所看到的,是你想看到但是还没看到的。”
柴八将用脚搓了搓地上的土,他觉得嗓子很干。
柴八将接过约瑟夫递过来的水,一饮而尽,沉默不语。
谢云虎站在远处吆喝道:“来吃饭吧!我买了些吃的。”
柴八将有些惊讶的扭头看约瑟夫:“吃什么饭?”
约瑟夫道:“午饭,从你见到我,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了。”说完,约瑟夫起身,往教堂后门走去。
柴八将突然开口道:“老约,教我催眠吧。”
约瑟夫回身看着柴八将,问:“那得先从英语开始学。”
柴八将点头。
约瑟夫走了两步,转身问柴八将:“你学催眠的目的是什么?”
约瑟夫问完,转身就走。柴八将看着约瑟夫的背影,眼神中透出一股茫然,他不知道答案。起初,他看到约瑟夫用催眠把自己的钱袋拿回,只是觉得神奇和好玩,他只想能够方便自己偷东西,可是经历了这一番事之后,他现在手里有一根金条,约瑟夫那里有自己的一根金条,买房置地都不成问题,他不需要再偷窃了,那么他再学催眠要做什么呢?
谢云虎为了省事,买了一些烧麦和包子,又打了一角醋,一壶酒,江峰心事已除,精神头好了许多,撑着身子,也吃了一些。酒足饭饱之后,谢云虎和江峰午休,柴八将跟着约瑟夫开始学习英文。
这件事柴八将一直觉得很讽刺,他汉语大字不识几个,却开始学习洋文。
半月有余,在约瑟夫的照料下,江峰恢复的还不错,除了手臂还有些伤痛外,已经能够行走自如。柴八将日日都来学习洋文,他记性极佳,约瑟夫的教学也认真,柴八将进步极快。闲暇时候,柴八将就与江峰聊天玩骰子,他那手掷骰子的功夫,江峰佩服的五体投地。
一日晌午,柴八将无所事事,去老钟的茶馆听书,走到鼓楼大街的时候,看到卖报的小童手里挥舞着报纸正在叫卖吆喝:“号外号外,教育局副局长魏崇辉强制上学。号外。”
柴八将掏钱买了一份报纸,封面上是魏崇辉的笑脸,看着令人生厌。买完报纸他才想起,自己不认识字。于是,柴八将举着报纸,找到一旁闲逛的路人,问上面的内容。
经过人解释,他才知道,原来魏崇辉在许将军的举荐下,不知道什么时候做了教育局的副局长代局长,新官上任三把火,开始普及基础教育,命十八岁以下不识字的人都得进学堂学习。
柴八将将报纸揉成一团,扔在路边。
柴八将到了茶馆,老钟在说书,但是来的人已经稀疏了很多。柴八将照例给了小童几枚大洋,临走的时候,老钟拉住柴八将,道:“最近新上任的局长到处在抓年岁未过十八的青少年去学堂读书,我觉得读书虽然是好事,但是行事太过鲁莽,导致许多人家怨声载道,我看你也不如去上上课吧。”
柴八将本就对魏崇辉不满,道:“他的学堂,指不定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呢,我不去,有那功夫,还不如来先生这听听书来的痛快。”
老钟捋着胡须道:“你在我这听这么些年书了,老夫这肚子里的书都快被你听遍了,你也不腻。”
柴八将笑了笑:“先生肚中所学,说书不过其中万一。”
“听书别的没学会,拍马屁倒学会不少。”老钟拍了拍柴八将的头:“赶紧回去吧。”
柴八将顺着上肖墙路往回走,当真不是冤家不聚头,柴八将遇见了魏崇辉。
“后生!”柴八将见到魏崇辉兴高采烈的打招呼。
魏崇辉抬头看了看柴八将身后,知道只有他一个人,这才挺起胸,道:“我现在是教育局副局长,不和你一般见识。还有,你未满十八岁,理应去学堂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