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稍微想清楚一点的。没有别的意思,就怕孟良发家太容易了,没有中间的曲折奋斗,书就少了感染力。
当时看到你写六百人冲出去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你想写一个孟良经验不足,没遵守“穷寇莫追”的道理,吃了个亏的场景。没想到作为主教练的孟良竟然在比赛没结束的时候就已经确信胜利,提前退场了:)
小说确实需要多些场面。例如当说客,突击冒险。作为战略家这些都是不对的。但是不写这些东西就很难提起人们的胃口。或者简单的说,如果主角是个不犯错的完人书就没人看了。
穿越的过程确实难写。项少龙那次穿越把唯一的机会占了。剩下的穿越想得到大家的认同很难。如果有一天我写穿越小说的话,一定略过穿越一节,写个一两卷等人们已经买帐了的时候再回去倒叙穿越的细节。
灵山回复:
没关系的,这几天我也在反省,主角的挫折安排的晚了一些。myajax95兄说的,在安排打黄巾的时候安排轻敌大意可能会好一点。我计划安排孟良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在与陶谦争斗的时候,第二次是拥戴刘和称帝,被群起而攻之,第三次是内部理念问题。
myajax95发表于2009-10-1810:08回kuku1983。有人挑问题的作品一般都是好作品。人们才有兴趣慢慢品味。提意见不是说书写的不好。是希望作品能更完美。
像其他一些作品,看了三行就看不下去了,怎么会有欲望提意见呢。
另外灵山有一点写的与其他作品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多次出现由于手下觉得孟良打仗或者写文章的本事不如自己而自作主张,互相串通要挟孟良的情况。写的颇为真实。从徐庶,甘宁到丫头人人敢做。将来怎么作这个整风运动很值得期待。
灵山回复:这个孟良和其他人的关系,我定位在以孟良为主的合作关系,如果大家还是想看那种主仆的,后面倒也可以调整。不过我觉得那个太没新意了,特别是孟良作为一个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不应该再有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