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穿越之颠覆三国 > 穿越之颠覆三国最新目录

第五十三章 战略上的分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首先必须解决土地问题。

土地问题的解决,后世曾出现过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那就是打土豪,分田地。以枪杆子为后盾,发动基层的百姓暴力剥夺地主的土地,甚至消灭他们的肉体。这种平均土地的办法短期内是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时间一长,好逸恶劳的农民又成了新的失地农民。而且,这方法对那些靠勤俭持家积累家业的农民们并不公平,间接地倡导了一种希望社会不稳定的情绪。

必须要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将土地实行彻底的国有化,以官府的名义将土地租给农民耕种,轻徭薄赋,鼓励他们多劳多得。

要将土地国有化,又不能像黄巾那样,把整个豪族都放在自己的对立面上,强制性的收回他们的土地,为自己树一个大敌,那么很有可能在基业未稳之时被他们联手做掉。

唯有通过回购、强制征用、官府和个人参股的形式,甚至以法律之名来巧壤夺地主们的土地,才能平息一下这种对立的情绪。

在武原,借黄巾之手已经将这目标初步实现了一部分,开辟了八个民屯。必须还得借助收缴武器令这个法律效力,再度打击豪族地主们。

石广元在具体操作中,让李姓地主入股之事也是一个缓解矛盾的办法。

现在王姓地主诉讼一事成了一只标杆,土地政策的风向标,如果在这问题上不体现出强硬的态度,那么一系列的问题便会接踵而至。

孟良理清了思路,当即让阎忠以相府长史的身份前往彭城,主持日常工作,自己则留在武原,将众人召集起来,系统的阐述自己对待土地问题的看法。这个时候,内部必须思想统一,步调一致。

但是,孟良没想到的是,这个政策遭到了以孔明为代表的绝大多数人的反对,他们认为,这种方法太急进了,树敌太多。对待豪族地主大量占用土地的行为,只能通过打击违法乱纪的豪族取得一部分土地,待官府财力雄厚了再逐步以市场价格回购的方式逐步收回。

孔明引经据典,特别提出王莽改革的例子:“王莽也是看到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下令在全国对土地、人口、币制、行政区划进行改革。他下令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奴婢为私属,皆不得买卖。他规定按照人口来分配土地,多余的土地必须要分给其他人。但是,土地、人口买卖屡禁不止,最后他不得不下令取消。后来更是爆发了绿林赤眉的大起义。”

石广元也说:“既然为堂堂的一官府,立法之意仅为夺取别人的土地,这种做法也是违背做人的信条的。这是诈术,诚为君子所不取。”

孟良环顾四周,除了几位将领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其余人等纷纷附和孔明的意见。

“散会。此事明天再议。”孟良以少有的沉重口气说道。

-----------庆祝点击进入前十,今天加更一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