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黎桂香中等个子,肌肤微丰,衣着朴实,面目亲善。现生育一女一儿。她被女儿颜辣妹上山下乡的事挠得心慌意乱,由于嫁的男人是搬运工,自己是合作店售票员,两口子无职无权,多方联系求人,均无着落。只好邀约几名沾亲带故的女友一起到龙竹山堂兄颜喜民家商谈定盘。当时是这样的户口政策,整个人群分为城镇非农业户口和农村的农业户口两大类,凡是城镇非农业户口的高初中毕业生,除独生子女和病残者留在城里安排工作外,其余人员,由自己联系或知青办统一安排,都要上山下乡,插队落户。
前些日子,已与堂兄通信谈过此事,堂兄虽然官不大,是管二百多号人的生产队长,在她们的眼里好孬也算是官,总比无职位的熟人多、关系广,好办事。
颜喜民领着大家进屋时,见有几个人正在谈事,于是向客人们介绍在座各位是宋部长,大队吕书记,文大队长,仁会计。又向干部们介绍:“这是我弟媳,侄女,她们住在县城河街,有名的穷人街。她们来联系侄女插队落户的事。”
宋部长恍然大悟:“你堂弟在搬运社上班,弟媳在合作店工作,她叫颜辣妹,弟娃叫颜虎。”
吕书记欣喜表态:“好啊,欢迎知识青年来为我们山里建设出力。”
文大队长凑了一句:“既然是颜队长的侄女,一切都好说。”
仁会计也道:“我们山里确实需要文化人。”
宋部长表态:“为这事,颜队长找过我,我持支持态度。”
颜喜民像孩子似的,双手拍巴巴掌,欣喜的说:“看看,俗话说,办事要占天时地利人和,你们今天遇到公社和大队干部当场表态,多顺利。”
黎桂香诚挚的笑道:“感谢各位干部,请安排时间到县城来耍,我家是不富,招待客人吃饭喝酒还是不成问题。”
吕书记微皱双眉:“好说。不过目前大、小队无知青点,食宿不太好办。”另外几名干部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颜喜民见领导们和亲友为辣妹食宿地点都变成了苦瓜脸,紧锁双眉。大队无房子,自家房子也窄,住不下,急得直跺脚,把围观人群逗笑了,一瞅外面,急中生智:“我们山里出门就要爬坡下坎,土多田少,一年种的五谷杂粮,填饱肚子问题不大,吃返销粮不多。食宿问题我看这样行不行。”他低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宋部长首先点头道:“这是一个一举双全的好事,不晓得竹家是否同意?!”
喜民毫不犹豫说道:“不成问题,这户人的为人处事我晓得,多合众的。”
吕书记郑重其事地对颜队长说:“这件事就要麻烦你多操心喽!”
喜民挥挥手:“弟妹,你们几位先到屋里歇歇脚,我和他们几位还要谈点其它事。”
宋部长从公文包里拿出材料纸,拉开正题:“今天我来,是对竹根亲参军进行政审,请你们几位谈谈他家的三代人和主要社会关系及其政历情况,具体介绍他的现实表现。”
颜喜民胸有成竹的介绍:“根亲的公公竹诚实,父亲竹展益都是老实巴巴的庄稼汉,病死的。婆婆叫竹王氏,曾给财主当过丫环,婚后种地,也是病死的,妈黎玉清,60多岁,一直在家务农,哥是个老师,成了两个贫苦农民的到插门女婿,姐嫁到菜蔬社。他家亲戚没有一个带黑巴巴的。他家历史清白,没有污点。他本人在学校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回生产队也是个老实的庄稼汉,无多话说。”
文大队长说:“他家的劳力有点成问题!”
大家都陷入沉默之中。
内屋的来客都在城里居住,很少爬坡下坎,走一路都在怨声载道。
有人说:“要不是看到颜喜诚哥子和桂香嫂子为辣妹的事,八人大轿抬我,我都不会来。”
有人说:“也是政策憋起了,要不,谁也舍不得把十几岁的女娃娃送到山旮旯来受活罪。”
有人讲:“送到山里来磨砺也好,以后才珍惜甜日子。”
还有人讲:“我就是守到城里讨口要饭,也不到山里来享福。”
颜辣妹在途中和这屋里被大家说得心慌意乱,自己过惯了城里的家庭生活,上山下乡,一切都是独立生活,干活、洗衣、煮饭,料理自己的一切,都得自己承担。听到前屋的人议论竹根亲的事,好担心他啊。好不容易争取到当兵这个机会,却因家庭劳力不足而拖累,太可惜,心存同情和怜悯,想到这里,打开临近途中林子里飞递到手中的一个纸团,上面写着:你是竹根亲的福星。莫明其妙,我和他既不沾亲又不带故怎么会牵扯进去呢?
颜喜民见大家都愁肠百结的样子,细想:侄女上山下乡的住宿根亲家缺人手,把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想,他虽然是个缺少文化的粗俗农民,却心很很善良,智商不低,想到这里,心情豁然开朗:“这样行不行……。”
宋部长听后,半信半疑:“可以试一试,实施时也存在不少具体问题。”
根亲见人来人往,表面欣喜内心愁,目睹表叔家来了客人,尽人这常情,主动上门招呼:“表叔,麻烦您先陪他们几位耍一会儿,中午就莫走了,到我家吃饭。”
喜民见他上门相邀,微笑着欣然地点点头。
宋部长细端详这位浓眉大眼的酗子,打心眼里喜欢,试探他的心思:“小竹,这回体检新兵你合格了,能去和不能去,你有什么打算?”
大、小队干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屋内的颜辣妹也竖起耳朵听他的表态。
竹根亲沉默少许,坦然表态:“我们山里娃不会说话,心实,说错了莫怪罪。”
宋部长爽快答道:“我们只要你掏心窝子的话。”
忠实憨厚的竹根亲说道:“说句大实话,能到部队扛枪为祖国站岗放哨,对国尽忠,是一件无尚光荣而神圣的事,我渴望已久。如去不成,心中无比悲痛,只好认命,当个老实巴巴的农民。”
几位干部也赞许他的坦然。
竹根亲非常诚善的恳求大家:“您们几位忙完公事和表叔家的客人们一道,到我家吃午饭。无论我能不能参军都与此无关。”
喜民见大家未表态,轻声地把根亲喊到一边,咬耳低语问到:“我和大家为你的事急得团团转,他们专程是为你当兵搞政审,你一切都好,你能不能参军,谁照顾你妈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