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圣剑啸天 > 圣剑啸天最新目录

第一百四十二章 能臣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金梅噘起了嘴。楚啸天不理睬她。

金梅说:“上次你说黑子要回南陵戍守,可根本没这回事,你骗人。”

楚啸天说:“将士征战戍守,朝令夕改,这是常事。你想见他不难,你得告诉我,你是不是和他私订终身了?”

楚啸天这样关注此事,是耐人寻味的。

“那倒没有。”金梅说,“因为他是楚英的武功教习,常到后花园去,他对我很好,常给我写信问候。”

楚啸天说:“女孩子找婆家,要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没打听过,人家有没有妻子呀?”

金梅说:“他一定没有。”

楚啸天说:“有空我替你问问。”

金梅问:“咱还要在这帐篷里住几天啊?蚊子咬得我都受不了啦。”

楚啸天道:“这没准儿,那吴博文、王濂一天不出来,我一天不走。”

金梅说:“你要请的人真的这么要紧吗?”

楚啸天说:“是的,是足以立国兴邦的大儒。”

金梅说:“我看这几个人也太不识抬举了,再不露面,我有一招。”

楚啸天说:“我倒要听听咱们金梅的计谋。”

她要楚啸天把那吴博文的爹妈孩子全抓起来,带回南陵去,看他要不要爹妈了!他一定老老实实听楚啸天的了。

楚啸天笑起来:“倒也不失为一个计谋,这招有人使过。当年曹操想得到徐庶,知道徐庶是大孝子,就派人把他老娘抓到了曹营中,徐庶果然乖乖地到曹操那儿去了。”

集美道:“这不是成功了吗?”

楚啸天说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徐庶人是归了曹操,可心却在刘备那里,心里虽有千条妙计,却一条也不给曹操出,要这个人有什么用?一个木头人。

金梅说:“这我没想到。”

楚啸天说她还小,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征服一个人、征服一个城市都容易,征服人心才是最难的。

金梅说:“所以才说得人心者得天下,是吗?”

楚啸天说很对。他在这帐篷里喂蚊子,他这样苦苦地等待,这求贤的举动,也不比当年刘关张三顾茅庐逊色了,他终究会感动吴博文的。

金梅说:“可他人不在,并不知道你在干什么呀!去感动谁呀!”

“知道,他全知道。”楚啸天说,“我的一举手、一投足他都看着呢!我们在明处,他在暗处。上次黑子叫他骗了,一个诈死,一个装疯,我一眼洞穿了,这次我来了,马上去找吴博文的坟,一下子不就露馅了吗?”

金梅说:“你对他这么好,又这么心诚,他为什么要拿糖呢?”

楚啸天说,凡是有大才的人架子都大。另外,他们都在乡间闲散惯了,不愿到官场过拘束的生活。

金梅又问:“吴博文若是出山,你给他多大的官?”

“给多大的官都不过分。”楚啸天说,“也许,不给官更能保持他的高洁和狂傲。”

金梅不懂,也渐渐失去了兴趣,发现一株新笋,跑过去挖。

茅屋搭在茂密林中,一条潺潺山泉银链子一样从山岩中渗出,飞珠溅玉般跌下山岩,透过树隙可见楚啸天的帐篷。

吴博文和王濂正在茅屋前的青石上下棋,棋枰就是刻在青石上的。

王濂下着棋,自然离不了楚啸天的话题。宋濂说:“这楚啸天是破釜沉舟了,竟在你这里扎下营盘了,应当说,心是够诚的了。”

吴博文说:“他倒是值得我们花一生心血去辅佐的人;但一想起倒在他屠刀下的苏坦妹,我就心灰意冷。”

王濂下了一子,叹道,这么不战不和地久拖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吧?

吴博文说:“咱们棋,也是不战不和呀。”

这时吴博文的儿子吴琏从羊肠小径走来,对吴博文说,楚啸天来咱们青田之前,去了辛州,给苏坦妹重修了大墓,又立了一块大碑,真没料到,他写了这样的碑文。说着拿了一卷纸,打开,这是吴博文找人去拓下的碑文。

王濂看了说:“你看,他在碑文里隐隐约约地承认错杀苏坦妹了,这一句:美貌何罪,文才未能免其灾。这是在自责。”

吴博文抢过来看过,叹了口气:“楚啸天知道我们为苏坦妹之死而不去辅佐他,所以来了个自打五十大板,这未必不是掩人耳目,是投我所好,收买我心。”

王濂说:“你这人,这就太苛求于人了。姑且不说他认错是不是真心的,毕竟在苏坦妹的碑上刻了,千古流传,这也不容易了。”

吴博文说,那怎么办?把自己卖给楚啸天?

王濂哈哈大笑起来,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在兜售自己,趁现在还能卖个好价钱。说得吴博文也笑了,拂乱了棋,又是一没有胜负的棋。

王濂说:“何不占一卦?”

吴博文说:“自己的事,我向来不问卜,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

王濂说:“正因为不滥卜,才更灵验。”

吴博文一笑,拿出三枚制钱,连摇六次。王濂凑在一边看,原来是晋卦。

吴博文说,是晋卦。坤下离上,此卦下经卦是坤地,为母,性驯顺,上经卦是离火中女,性依附。《象传》说,明出地上,晋。意思是说,太阳升上天空,大地一片光明,万物得以生根发芽,引申其义,是暗指人的前进、升迁。《象传》还说,君子以自昭明德,君子要自己显示内在的光明正大的品德,让君主和天下黎民都知道。

“好啊,这正应了你的抱负啊。”王濂击掌道。

再看晋卦的第三爻,六三,众允,悔亡。

王濂道:“这是指众人应允,就可消除后悔之心了?”

“正是。”刘基解释,“六三为阴爻,体性柔弱,却处在阳刚位置,不当位又不中,因此可能有后悔之心,这正是我出山与否举棋不定的原因。不过,这里表明,如果六三以其德干出丰功伟业,得到天下人认可,就很值得了。”

王濂说:“既如此,就不必犹豫了,投奔楚啸天,是天意人心合而为一呀。”

给他多大的官都不媳,是对他人格的亵渎,索性什么也不给。夫子庙里住进吴博文,他却不相信灵气,半部《论语》能治天下吗?至少赵普没有讲真话。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