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说话,你们猜猜元帅为何来迟?”
宋庆说:“我倒是有个猜测,方才来人说元帅已经起床出了大帐,所以杨部长带人去送元帅军服,想必是军服威武霸气,元帅十分喜爱,多看片刻。”
米三妹苍白着脸色,缓缓地说:“我倒是觉得,方才今上说剪头发的事情,或者令人踌躇。”
米四妹陪着姐姐,悄悄问:“姐姐,今上不会让我们女子也剪短头发吧?”
民部主事姜臣说:“四妹姑娘,你是想剪短头发,还是不想剪短头发?”
米四妹吐吐舌头,小声说:“那个,姜大人,我是想,想剪短头发的时候,就可以剪短头发,想留长头发的时候,就留长头发。”
民部主事姜臣说:“真是个智慧的女子呀,你放心,以我对今上的了解,若是许你们自由,那就是开天辟地以来没有过的,若是许你们宠溺,那也是古往今来不敢想的!”
米四妹听到这句话,那眼神就不可遏止地激动起来:“姜大人?这是真的?”
姜臣竖起食指:“切莫作声,只管看处,自然知晓。”
涂熙才倒是也光棍:“不错,杨部长传今上的话,让我选手握元帅节仗,但是要剃去长发,或者保留长发,没有节仗,我确实犹豫了。”
林夕慵懒地向后仰了仰,把自己弄得舒服一些,开口道:
“不错,正是有个缘故。
如今你们呢都在,我就说它一说,好教你们思考明白,神圣中华的真实之辩。
孝经第一说夫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这个孝经是记载孔夫子的言论,孝经里面说,孝道,是人的德行之根本,教化开启培养的由来。
身体、头发和肌肤,从父母处而来,不能毁坏伤害,这就是子女孝道的开始。
理解这个话,应当结合时代的特征,不可曲解甚至有意识歪曲遮掩。
这里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应当结合时代背景做解释才有意义。
剪剪头发,会毁伤身体吗?
显然不会,为什么孝经里面如此重视呢?
这不是剪剪头发这种事情,而是源于刑罚对人的影响。
五刑最早源于有苗氏部落,也有说源于上古时代蚩尤领导的九黎族。
有苗氏亡于夏启后,夏启将有苗氏推行的刖、劓、琢、黥等刑加以损益,形成了墨、劓、刖、宫、大辟五种刑罚,并使之成为主要的刑罚体系。这也就是所谓的奴隶制五刑。
五刑是遵循五行相克的思想而产生的,先秦时期的五刑包括:
墨刑,墨刑又称黥(音[q])刑、黥面,在犯人的脸上或额头上刺字或图案,再染上墨,作为受刑人的标志。
劓刑,(劓,音?[yi])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罚,被处劓刑的受刑人被割去鼻子。汉文帝时,将应受劓刑的罪改为笞刑,秦国的嬴虔因教导太子无方,而被秦商鞅处以此刑。
剕刑,也作腓(剕?fèi斩趾),即斩削犯人的脚,古代的趾是脚的意思,也称刖(音[yuè])刑。
宫刑,就是割去男子外生殖器,或者锤击女子的子宫导致脱落;让人失去生育能力,也往往失去其他健康,摧毁健康心理。
大辟,秦代的大辟,有:;;;;;;;。又据《汉书·刑法志》大辟复有:,凿去顶颠;,抽去肋胁;,在锅里煮死。(3)汉时称废除秦苛酷之刑,然汉初诛戮功臣仍有夷三族之令,不但五刑俱全,而且揃其骨肉于市。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废除以上酷刑后,大辟之刑为腰斩、弃市、枭首、磔。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又改磔为弃市。
后来,大辟也代指一切死刑,但是基本上都是破坏身体的死刑,而不是吊死这种基本不损坏身体的死刑。
先秦五刑是被这样解释的:“火能变金色,故墨以变其肉;金能克木,故剕以去其骨节;木能克土,故劓以去其鼻;土能塞水,故宫以断其***能灭火,故大辟以绝其生命。”
五种刑法,都必然毁伤身体,其中砍头就没有命了,当然不会生育后代,也没法赡养父母。
宫刑断绝生育,不仅没法阿延续香火,而且也让赡养父母的能力大大下降了。宫,又叫淫刑、腐刑、蚕室刑。开始是惩罚那些有淫乱行为人,后来处此刑的人与淫乱无关。宫刑是五刑中仅次于死刑的一种重刑。东汉时曾经用这种刑罚来作为死罪减等刑。历史上最着名的受过宫刑的人就是司马迁,他留下的《报任安书》就对自己受宫刑的事情有过描述。
劓刑是割掉鼻子,在脸上让人非常明显地看见是受过刑罚的人,而且会很大程度破坏身体的健康,短命,而且肯定就不容易找媳妇,也就很大成都断绝人伦了。
墨,又称黥,在受刑者面上或额头上刺字,并染上墨,伤好后会留下深色的伤疤。楚汉相争时期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的英布又名黥布,就是因为其曾受秦律被黥。
劓割掉鼻子的刑罚。重于墨刑,轻于剕刑。起源于夏,周代广泛适用。战国及秦时与其他刑罚结合使用。汉初亦沿用劓刑。汉文帝除肉刑,以笞刑代替劓刑。但直至南北朝时,劓刑尚间或使用。隋以后不见于刑典。
刖,夏称膑,周称刖,秦称斩趾。斩掉受罚者左脚、右脚或双脚。有另一说称膑是去掉膝盖骨。关于刖刑,大家的说法不太一样。有人说是把膝盖以下都砍掉,也有人说是把膝盖骨削掉。
总之,刖刑是一种类似截肢的酷刑。战国时代,孙膑受师兄陷害,受的就是刖刑。听说他名字本来叫孙宾,受刑之后,才改为孙膑。如果是把膝盖骨削掉,大腿小腿之间失去了保护,这个人可能连站都站不起来,所以稗官野史上说,孙膑受刑之后,上阵打仗连骑马都没办法,必须要坐车(马车或人力车)。
奴隶制五刑是一种野蛮的、不道德的、故意损伤受刑人肌体的刑罚。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景公时滥用刖刑,无数人被割去了脚,使临淄城市场上出现了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