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对象。
被察举者因察举人而走上仕途,必对察举者感恩戴德,并为之效命,这样极易产生宗派行为,形成地方集团。
(注:关于‘察举制’,取自百度百科)
为了弥补其缺陷,自秦以后,历代君王都对此作了不少重要的改革;其中察举的有关科目在人数上时有变化。
这些变化主要是各郡按人口方面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荐举名额。仁宗皇帝执政时,按人口不同确定名额已经不能满足国家的统治需要,于是就变成了从多方面考虑荐举名额。
而这些名额,就是朝堂上,各个势力角逐的目标——谁得到的名额多,就明谁的势力强。这是最能反应朝局变化的一个参考。
蔡商今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这个,以往,‘太后党’得到的名额总是远少于‘宰相党’,如今,‘宰相党’被他打的节节败退,如果在这件事上一举拿下霍政,‘太后党’才可以名副其实地自己已经崛起。
议事刚开始,朝堂上就立刻吵成一团。
两拨人争锋相对,各各的理,到最后,开始互相揭短,恨不得将对方生撕一样。刘邦坐在御座上一言不发,静静看戏。
‘太后党’与‘宰相党’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势力,蔡商希望增加河西,豫州的名额,是因为他是河西,豫州家族的代言人,霍政希望增加江南,扬州的名额,也是因为他是江南望族的代言人。
河西,豫州望族大部分都是北方望族,自从大渝十年前战败之后就一蹶不振,家族南迁至此,这和江南,扬州的本土南方望族产生了矛盾。
强龙不压地头蛇,更何况,北方望族还是丧家之犬?几年来,北方望族被打压的抬不起头,太后为了抗衡宰相,于是开始扶持北方望族,这才有了‘太后党’今日之规模。
可以,今日朝议,是‘太后党’与‘宰相党’的一次决战。
两拨人像两只斗鸡一样,脸红脖子粗,发表完言论之后,刘邦开始做最后的裁决,“宰相德高望重,江南,扬州之地学风优良,所以朕打算增加这两地的荐举名额,其余各地,名额不变!”
听到这话,蔡商傻眼了,其余跟随他的‘太后党’官员也傻眼了,皇帝话的很明白。
因为霍政德高望重,所以才同意他的意见,这也就是,皇帝选择了宰相,而放弃了他们!而且听这意思,皇帝似乎刚才压根没有听他们之前的那些废话。
刘邦看着如丧考妣的‘太后党’官员,心中冷笑不止,没错,关于这件事,他早就有了决断,‘太后党’注定是要一败涂地的,因为他们看不清大势,投靠错了主子!
如果,刘邦亲政以前,这些人还以太后为尊是顺从大势,为了自保,而如今刘邦已然亲政,他们还不思悔改,紧抱太后大腿,这就是找死!
尤其是蔡商,顾让,等几个‘太后党’的领头羊,他们最近的行为,其贪得无厌,卑鄙无耻,已经让刘邦失望透顶。
此时,‘太后党’官员真的有些害怕了,细细想来,他们今日在大朝议上竟一无所得,祭祖的事情是‘宰相党’一手督办的,军演的事情他们也没插上手,最后的角逐更是惨败。
“陛下,抛弃我们了!”这是所赢太后党’官员此时心中所想。刘邦没有理会他们,一甩袍袖“退朝!”
出令门,蔡商等人急急忙忙地往后殿走去,皇帝一意孤行,‘宰相党’又倾力支持,他们已经无计可施了,现如今,只有太后才可以力挽狂澜。
大臣们下朝,刚走了没几步,突然有人惊呼“你看,上!”
所有人都抬头看,只看了一眼,就满面惊恐,只见,正南方,一颗璀璨耀眼的星辰,不知何时挂在了晴朗的苍穹之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