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然就是一座硕大的塔,塔身有三道琉璃瓦盖住的走廊,那就是丹霞岩石形成的锅圈岩;这塔像是擎天一柱矗立在乾坤之间巍然不动;这塔又像孝儿堆成的雪人,没有雕塑出逼真的五官,只用几根红色的绸带系在雪人的腰上,这雪人就跟孝一样简单得可爱。
地上的雪差不多有一尺来厚,人在雪地上走动有点吃力。父子三人沿着岩壁朝他们砍出的荒地走过去,哑巴一向走路都是东张西望的,这时候,他发现在挖过土的地方有一个黑茸茸的东西,他连忙去拉大哥的手,依依呀呀的用手指向前边大约四、五十丈远的地方。邓天举和老大朝着哑巴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他好像看出了一点名堂,连忙用手势告诉兄弟俩不要慌,然后慢慢地迂回到那个黑东西的后面。他们看清楚了,那是一头灰黑色的野猪在那里用嘴拱泥土找草根吃,野猪似乎饿得很,完全没有顾及周围的情况,只顾专心地拱泥土、吃草根,它根本不知道危险正悄悄地向它逼近。
父子三人都各自找到了藏身的地方,他们都相隔不远,以便遇到危险时好相互接应。邓天举把火枪托在一块石头上,蹲在雪地里瞄准哪头野猪,老大和哑巴大气不敢出,他俩正全神贯注地看着。忽然“砰”的一声枪响,邓天举扣动扳机击中了野猪,那野猪没有立刻到下,它举着头,张开大嘴咕噜咕噜地怪叫,然后发疯似地对直朝枪响冒烟的地方冲过来,老大和哑巴见此情景,握紧手中的梭镖快速冲向野猪。哑巴的梭镖刚接触到野猪的颈部,野猪瞬间调过头来一口咬断了梭镖的木把,镖头落在雪地上。就在野猪还没有来得及回头的时候,老大的梭镖刺进了野猪的喉咙,野猪拖着梭镖往前猛奔了几步,忽然一下子瘫倒在地上,四只脚不停地乱踢,被刺穿了的喉咙吱吱地不断冒气,不一会儿野猪就断气了。
好惊险的一幕!俗话说“打虎还要亲兄弟,出阵还须父子兵”,今天要不是兄弟俩动作快,说不准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
父子三人旗开得胜,刚买来的火枪首次就打了这么大一头野猪,足足有两百来斤,他们喜出望外,没想到过年真的有肉吃了。
他们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野猪抬回山洞。邓天举仔细地观察野猪的头部,他发现野猪的头部中了好多颗砂子,眼睛上、嘴上、耳门子上都有,只是砂子小了威力不大,所以野猪中枪后没有立刻倒地,只是受伤而已。要不是两个儿子手脚麻利,老邓今天可能招架不住这么大一头发了疯的野猪的攻击,那后果定然非死即伤。
邓天举坐在石磴上一边抽土烟一边指导两个儿子剥野猪皮,他要儿子们认真看看究竟砂子在野猪的头上打进去多深。邓老大剥完猪皮,他翻来覆去地看,然后对父亲说:“打得不深,没有打进脑髓。”
“哦!”邓天举应了一声,接着又郑重其事地说:
“看来,打野猪、老虎一类的大型野兽要用镏子才行,砂子的威力太小了。镏子一次装一颗,所以一定要瞄得准,瞄不准就打空了。下次我进山来的时候带些镏子过来。”
接着,邓天举安排儿子们把猪肉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教儿子们储藏肉的方法,他说:“肉的储藏方法有三种:一是用火烤成腊肉,可以存放一年半载都不坏。二是埋藏在冷柴灰里,不能进水,可以保存一两个月,吃起来跟鲜肉差不多。三是挂在通风的高处,不能沾雨水,不能晒太阳,让它慢慢风干成为风肉。在山洞里挂风肉不好,容易被鸟雀和小动物吃掉。”又说:“内脏要及时吃,时间长了要变坏”
一头野猪足足让父子三人忙了一整天,他们被弄得腰酸背疼,但他们谁都没有疲倦的感觉,收获的喜悦驱散了所有的疲惫。当他们坐下来慢慢享受野猪肉的美味时,个个都是喜笑颜开的样子,油然而生起对幺祖祖的感激之情,要不是幺祖祖给他们想的这些办法,怎么会有这样大的收获?想到这里,邓老大说:“我们有肉吃,又没有被拉兵,都要感谢幺祖祖,父亲回去的时候要给他老人家送几块野猪肉去。”
邓天举听了儿子这么一说,感到一种莫大的欣慰,儿子懂得感恩懂得孝顺,这是天下父母最值得欣慰的事情。
晚饭过后,邓天举要哑巴找来几节木棒,又量了一下两个儿子的脚长,然后把木棒砍成脚的模型,邓老大兄弟俩都不知道父亲的用意,都用疑惑的目光看着父亲。这时,邓天举才慢慢地说:“我教你们做皮靴,你们仔细看好,以后自己做。”
邓天举把野猪皮拿过来切成四块,每一块都差不多大,然后用猪皮的里面包住模型,有毛的一面向外,再用棕绳扎紧后把靴身修剪整齐。他说:“这样就行了,等猪皮干了剪掉棕绳就可以穿,穿上脚后在脚颈处栓一根绳子走路时就不脱开。”又说“猪皮的毛是硬的只能放在外面,如果是其它软毛的兽皮,就把有毛的一面放在里边,这样穿起来非常暖和。”邓天举做完一只,他叫儿子们照样子做剩下的三只,他在一旁看着。做完了,他说:“模型不能跟自己的脚一样大,要稍大一点才能够穿得进去,穿起才舒服。”说到这里,他突然想起要教会儿子们做皮衣。
邓天举叫哑巴递过来一小张猪皮的边角,他把猪皮摊在石蹬上,对儿子们说:“软毛动物的皮子可以做衣服,记住:首先用几块竹板把皮子撑开,挂在通风处晾干后去掉竹板,然后用糯米浆或者萱苕磨浆把皮子的里层浸湿,再用宽竹板慢慢地削,直到把皮子的脂肪削干净,使毛皮变薄变柔软,再晾干就可以做衣服穿了。”邓天举一边说一边演示,并要儿子们记住在削皮子时不要把毛弄坏了。
作为父亲,邓天举把自己所掌握的野外生活的全部技能都尽心地教给了儿子们,他坚信两个儿子都会掌握这些技能,他更坚信两个儿子在大山里生活不会遇到什么大的困难。
晚上,大山里仍然下着雪,北风依然呼啸不停,山洞里照然要把火烧旺才能够入睡。
后半夜,当北风渐渐减弱的时候,那种吹箫的声音又出现了。随着风势的改变,箫声也在变化,风势太大的时候箫声立刻消失了,风势慢慢变弱的时候箫声也在慢慢变弱,风小了箫声就没有了。这箫声好像是被风吹出来的一样,父子三人似乎都有这种共同的感觉,哑巴和老大也不再害怕了。
邓天举想了一会儿说:“凡是住居都要有一个吉祥顺口的名称,我们这个山洞干脆就叫做‘风箫洞’吧。”邓老大兄弟俩都认为这个名字好,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