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风箫洞的传说 > 风箫洞的传说最新目录

第十二章 未雨绸缪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右手指着石壁上装火药的地方,嘴里依依呀呀的,大家一时没有明白他的意思,还以为哑巴生病了,都以吃惊的目光看着他。他知道大家没懂他的意思,就对直走过去用手拍打石壁上装火药的地方,老大这才明白了哑巴的意思是可以像那样在石壁上凿洞存放粮食。邓老大说出了哑巴的意思,父亲笑了,母亲也笑了,她拉过哑巴摸着他的头,用一种赞扬又似乎骄傲的口气说:“还是我的幺儿聪明!”

受到哑巴的启发,一家人开始讨论如何凿洞的事情。大家都觉得要凿这么一个能够装几千斤包谷籽的石洞难度很大,但是,不管难度有多大都要凿,因为这是唯一的办法。究竟凿在洞外面还是洞里面,如果凿在洞外面肯定不方便,如果凿在洞里面,又该凿在那个位子才好。通过反复比较,最后大家都决定还是凿在洞里面,就凿在父母睡觉的那个台阶下面。先把台阶凿平凿规范,然后把台阶抠空,凿成一个石缸,估计这个石缸凿好了至少可以装四千斤包谷籽,然后在包谷籽面上铺一层杉木板,铺就铺在木板上面,这样,既解决了粮食的储存问题又不占用洞厅的面积。

邓天举大约估计了一下,如果工具好,他和老大哑巴一起动手,最多半个月就可以把这个大石缸凿成功。他对老大说:“你明天再去一趟磨槽沟,买三套凿石的工具回来,要有三根木把錾子,钢火要好。我们父子三人一起动手,争取半个月内完成。另外,看看市场上的棉絮价格,如果不贵就买两床回来。到了冬天小木房里非常冷晚上受不了,你们兄弟几个都必须盖棉絮,冬季棉絮很贵,趁现在价格便宜买回来。回来的时候哑巴在半路接你。”

第二天,邓老大去了磨槽沟,他打算先去沿河坝袁大爷家。他还在小槽沟出去的那段河岸上就看见袁幺妹挑着水往家里走。正当幺妹挑着空水桶出来走到小路上,他飞快地跑过去把幺妹吓了一大跳,她惊奇地问:

“邓大哥,你莫非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我刚才还看过河岸上都没有人,你是从哪里来的?”

邓老大接过扁担放在自己肩上,把梭镖递给幺妹拿着,笑嘻嘻地说:

“我是从土里钻出来的!你说是不是?”

幺妹在老大壮实的臂膀上狠狠地就是一拳。老大没理会她,得意洋洋地走在前边小声地哼起了那首他唱过若干遍的情歌:

“哎——小娇娇来,小娇哎唉娇——哎,

你,鞋尖哎——脚小——捡——柴烧;

哎——小娇娇来,小娇哎唉娇——哎,

你,鞋尖哎——脚小——把——水挑。

要是你有心哎——跟到——我——哎,

你,柴也不捡来水也不挑。”

幺妹听了老大的歌声,心里甜滋滋的,她再一次把两个小拳头狠狠地朝老大的腰窝揍过去,弄得老大痒酥酥的,他使劲地往前走了几步躲开了幺妹。

老大一口气挑满了一缸水,坐下来跟袁大爷说要到磨槽沟买东西,又问现在的棉絮价格。袁大爷递给他一碗茶水,说“棉絮不贵,不过还是可以讲一讲价”接着又递过毛巾要邓老大擦汗。

第二天,还是幺妹起早给邓老大煮饭。老大走的时候,幺妹帮他提棉絮,一直送他到河岸上才依依不舍地回家去。

邓老大走完枪杆林才遇到哑巴,虽然东西不重,可他还是走得满头大汗,一见面就迫不及待地把棉絮递给哑巴。回到风箫洞,老大狠狠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他忘记了一件大事——买烧酒。去磨槽沟的时侯他就想过一定要买烧酒,把虎骨药酒泡好,让父母早晚喝。那是前次买中药时张老板讲过的,泡的时间越长越好,而且要在夏秋季节不冷的时候喝效果最好。他责怪自己没记住,可能会错过最好的治疗时间。

邓老大从磨槽沟买回来工具以后,大坪山更热闹了,一天到晚风箫洞里都是一片叮叮当当敲打石头的声音,那声音在大山之间萦绕,此起彼伏,就像几十个石匠同时作业,惊扰得那些飞鸟整天不得安宁。邓天举没有估计错,不到半个月时间,父子三人就把那个大石缸凿成功了。

自从搬进风箫洞以后,邓天举就一直担心的两件关乎一家人安全和生存的大事——火药的保管和粮食的储存,现在,两件大事都得到了十分有效的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必要的设施也基本完善。目前,他正在考虑聋子的事情,聋子已经十四岁了,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成天没事做东游西逛的,要让他养成喜欢做事的习惯,要像老大和哑巴一样勤快,将来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不可能让老大和哑巴养他一辈子。他要在收割之前落实他先前的计划,让聋子学会饲养山羊和草鹿。他知道,只有安阀杆才能够套最的草鹿和山羊,打来的都是死东西,因此,在凿完大石缸以后他就带着聋子着手准备绳套。凭借他在十几岁时跟幺公学到的套活物的技术,他坚信自己看得准野兽出没的路径,在收割之前套一两只鹿羊是有可能的。他每天都把聋子喊起一道安阀杆,在风箫洞上面和下面的两片树林里都安上了,特别是有水的地方尤其安得多。

老大和哑巴去了磨槽沟,这一次的主要任务就是买烧酒,顺便买些生活中常用的小商品。兄弟俩仍然首先去袁大爷家里报到后再去磨槽沟买东西,回来后还是住在袁大爷家。晚上,大家坐在坝子里摆农门阵,幺妹的嫂子进进出出的烧茶倒水,小侄儿偎在幺妹怀里听大人说话。邓老大从袁大爷的摆谈中知道了磨槽沟的一些风土人情,出产,集市贸易,商铺的经营习惯,以及当地的保甲,袍哥,地痞,土匪的情形,增加了不少在杨家沟从来没有听人说过的社会知识。袁大爷和幺妹也从交谈中了解到邓老大的家庭状况,房产,土地,以及他们搬进大山里居住的原因,当前的生活现状,今后的打算等等。特别是邓老大毫无顾忌地谈起他和哑巴在大山里生活的过程中,所经历的那些欢快而又惊险的情景时,幺妹和小侄儿时而羡慕不已时而惊愕呆滞。讲到欢快处,小侄儿咋咋嘴巴,十分顽皮地吊住姑姑的颈脖说:“野果好多,松鼠好玩,兔肉好吃,荡秋千攀岩爬树,大人都不管,真的好安逸哟!”讲到打老虎野猪豺狗时,小侄儿赶紧把头埋进姑姑的怀里,双手箍紧姑姑的腰,语音模糊地说“咦C骇人啰!”从此不敢抬起头来。

邓老大在摆谈中有意把风箫洞的具体位置和走磨槽沟的路线回避了,因为父亲讲过无论在哪里都不能暴露自己在山里的住处和进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