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风箫洞的传说 > 风箫洞的传说最新目录

第二十四章 荣归故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一九五零年正月十六日,磨槽沟街上锣鼓喧天,鞭炮声声,大街上扯着一幅大红标语,上书:“热烈欢迎抗日英雄荣归故里”十二个大字。红标下面整齐地站立着:张福康,霍火青,邓嵘,毛干,毛羽飞,李六子,张田丰,王如风等六十多个川南抗日游击队的老战士,他们已经奉命转业回到地方安置。这些抗日英雄当中有近四十人是负过伤的,有的不但在抗日战争当中受了伤,在解放战争当中又受过伤,邓嵘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抗日战争中被打断一根右肋骨,在解放战争中又被打穿左肩侠骨。上级指示磨槽沟党组织做好接待工作,先让其回家休养一段时间再听候安排。春节期间,张老板他们就接到通知说这批军人要回来,消息传出后,他们的家人在正月十六日这天老早就来到磨槽沟街上等待。红标下面,家属围了一大堆,赶场的人围了一大圈,人人争相向前,个个翘首以待,都想看过究竟。张福生简短的讲话之后,街长就带他们去了自家的饭店就餐,家属们一直等到就餐完毕才和亲人一道流眼抹泪地回家了。张福生和邓峥也把张福康和邓嵘接走了,先去了张福生家亲热了半天才来到邓峥家里,邓峥的儿子春风就一直在邓嵘怀里叔叔前叔叔后地要他讲故事,要他买糖吃,又在他的口袋里东摸西摸的,说要找手枪玩。张福康笑嘻嘻地对春风说:“孙蛮儿不要找,你叔叔的枪已经上交了,他现在没有枪。”小春风不依不饶的,邓嵘就朝舅舅噜噜嘴巴,示意侄儿去找舅公,春风也机灵,跑过去赖住舅公无论如何都要玩枪。张福康没有办法,只好从腰间抽出一把小手枪快速地下了子弹,递给小春风。小春风拿着空枪在屋里玩得十分开心,半天都不还给舅公,幺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枪哄到手还给了舅舅。所有转业人员在转业时都交出了武器,只有张福康是组织上特别要他配枪的,那是为了他的安全。后来由于清匪反霸工作的需要,霍火青、邓嵘和所有参加剿匪的转业人员都重新配发了武器。

吃过下午饭,邓峥说:“我给舅舅和邓嵘都买了一间房子,添置了些家具,我带你们去看看,今天晚上你们就可以住进去。”他领着舅舅和邓嵘去看房子,崭新的家具,崭新的床铺被褥,舅舅和邓嵘都特别欢喜,他们已经很多年没有盖过这样的新被褥了。看过这些,张福康感慨:这两弟兄真是一对孝顺子啊!姐姐们福气真好!

已是下半天了,还有许多附近的人在大街上闲逛。张老板,袁大爷,邓峥三家人组成的一大家子十多个人在大街上悠闲地走着,引来了许多街民站在门口围观。此时,几只鸟雀在两边街房的屋脊之间飞来飞去,小春风闹着要叔叔给他打鸟。舅公逗他说:“喊你爹爹和你叔叔一起打,一个用枪一个用石头,打飞起的,看谁打得准!”随手把枪打开保险递给邓峥,邓嵘只好从地上捡起一颗石头,喊一声“你前我后,打!”邓嵘“嗖”的一声,邓峥甩手一枪,两只空中飞着的八哥同时落地。围观的人目瞪口呆,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小春风捡起八哥高兴得手舞足蹈,拉着他的表哥哥蹦跳而回。至此,磨槽沟街上一传十十传百,都说邓峥兄弟俩是如何了得的神枪手,又得知兄弟俩原先打死过两只老虎和一只豹子,人们对兄弟俩更是佩服万分。

邓天举和张银联已经整整九年没有看到邓嵘了,自从前些年听邓峥说邓嵘立功后,他就铺上丹霞石板路天天盼望儿子荣归,已经盼望了整整六年。现在又听邓峥说正月间邓嵘就要回来,他和张银联每天中午饭后就坐在风箫洞门口的小竹凳上等待儿子归来。

正月十七日,邓天举吃过午饭,在床上小憩了一会儿,然后点上一锅叶子烟出去看他的鹿羊,刚一开门就看见几只喜鹊喳喳喳地歇在门前的松树颠上叫,他心里暗暗高兴,俗话说“喜鹊喳喳叫,必然喜事到”。他和果牧迅速把鹿羊的水槽添满,然后每人一把小竹凳坐在风箫洞门口专等邓嵘归来。张银联在家里炖了一锅萝卜鹿肉,一锅嫩竹笋山羊肉,红烧了辣子山鸡,炒了松鼠肉,野兔肉,又炒好了板栗瓜子,烧好一壶滚茶,一切准备就绪,已经是下半天时间。这时,只听到嘭!嘭!嘭!几声枪响,把邓天举和张银联吓了一大跳,心想:莫非土匪来了?他赶忙取来梭镖、火枪,又示意果牧做好准备,才和张银联走到山门窥视。他闭上一只眼睛在了望孔里一瞄,就乐呵呵地迅速把门打开了,原来是儿子回来了!刚才的枪声是他们放的开门信号,一人提着的手枪和两人拿着的短铳都还在冒着青烟。邓峥走在前边带路,提着手枪的中年人走在中间,幺妹小孙子和邓嵘走在最后,四五个人有说有笑的一步一步慢慢登上来。邓峥看见父亲就连忙介绍他后面的是舅舅,两郎舅一见面就拉住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张银联走过来伸出双手就僵在那里不动了,眼前是二十多年没见面的亲弟弟,分别了九年的儿子,还有活波可爱的小孙子,她一双手伸出来不知道应该去拉那一个,急得她手脚无措语无伦次,不知如何是好,激出了一腔热泪,那热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簌簌下落,她又哭又笑又揩眼泪,磨蹭了大半天才走进了风箫洞。

大家都走饿了,一桌丰盛的美味让大家吃得心满意足。晚上,又是盐炒瓜子,沙炒板栗,一壶热茶,陪伴一家人久别重逢后,道不尽的喜悦,说不完的恩情,诉不尽的苦衷。大半夜了都没有人想睡的意思,幺妹千哄万哄好不容易才把小春风哄去挨着三叔果牧一起睡了。

午夜之后起风了,门外松涛阵阵,北风呼呼,时而像万马奔腾呼啸而过,时而如山涧细流缓缓而来。待风势稳定之后,一阵箫声飘进洞来,呜呜然时断时续,呼呼也时高时低,其情悲泣,其调哀伤。张福康惊讶,忙问其故。邓天举答道:“每逢春冬季节北风起,风势稳定时都会出现阵阵箫声,至今不知何故,我们现在住的风箫洞这个名称,就是根据这种现象取的。”

“哦!风——箫——洞”张福康微微点头,若有所思。

第二天清晨,张福康开门出去,大坪山延绵百里一片银装素裹,厚厚的积雪,红红的丹霞,原始森林峰峦叠嶂,锅圈岩上瀑布撒珠,使他顿觉此山风景秀丽景观奇特,他在门前站立了一会儿才走出小木房。这时,一阵呦呦鹿鸣和咩咩羊声吸引了他的注意,他循声看过去,看见姐哥和果牧正在打开圈门放鹿羊出去寻食。一群大大小小的鹿羊叫着拥挤着争先恐后地跑进树林,一只大黑狗跑在前面像是开道,一只大黄狗走在最后像是押队。鹿羊群迅速向树林漫延,铺天盖地,

本章 共3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