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香。
“准备好了吗?”
“好——啦。”
“我第一次要的话你给什么,第二次递什么,第三次是什么——记清楚哦!待会吃的时候给点笑容!灿烂一点!给姨整点人气出来,听见没!”
“听——见——啦!”男孩有些不耐烦,又有点期待。
女洒整好表情,正要开始直播,忽然手机提示有短信。她将手机从支撑架上取下来,打开一看,正是姐姐发来的。原来姐姐打扫完老家的房子发来几张照片,包晓棠翻看着自己出生的屋子、童年的院子、幼时取暖的灶房……一时间有点穿越。
儿时的记忆对晓棠来并没有多么美好,她巴不得早点忘记,实际上家里的大门、院、猪圈何种模样她也早忘了。包家垣,对于包晓棠来,好似一所学校,毕业了也就翻篇了。
女人收了神思,开始直播。今她直播的内容是做家乡的地道吃——大荔豆腐菜。整个一上午她在外面选食材,中午吃了饭接来学成,下午学成写作业、她上网课,四点半开始准备食材,意图借着直播将晚饭做出来。
“介绍过大荔豆腐材历史、食材还有调料以后,现在各种菜也已经切好了,呐……开始制作咯!”包晓棠对着镜头慢慢悠悠地着。毕竟没有观众,晓棠的直播看起来更像是一场慢条斯理地自言自语,镜头里很少出现她的脸,声音也时大时。将手机卡在灶台边以后,包晓棠开始一边解一边烹饪。
“先开始炒料!油温控制在七八十度左右,将干辣椒和姜末炒香,加入两勺水烧开……”
过了几分钟,镜头上又传出声音:“水烧开以后将切好的豆腐丝、配菜放入水中,再加入盐、花椒粉、胡椒粉、麻油……”因为灶台太,晓棠炒材时候需要帮助,于是钟学成便成了那个在旁边默默递东西的帮手。
没几分钟后,豆腐菜做好了,女人用精美的碗盘盛了一份,放在提前布置好的白色桌布的桌上,然后手握手机,用手势和表情指挥这场直播的唯一主角上场——钟学成。待学成坐在桌子上以后,晓棠一边在旁解豆腐材色香味,一边认真拍摄学成吃饭的视频。为了表示自己做得很成功,可爱的女人不停地用笑脸来提示学成微笑,同时催他表演各种提前演戏过的表达很好吃的表情。
学成僵硬地表演了一阵,然后抬起头深深地皱着眉,特别不情愿地了句:“姨,还要笑吗?可以了吗?”
晓棠听此哈哈大笑,收了手机,关了直播,端来大锅,两人面对面从锅里舀着吃。不管学成爱不爱吃,反正晓棠自己吃得很爽。因为不会后期制作也不擅直播中的技巧,包晓棠的美食直播在抢着露脸露胸的时代显得特别清新、慢生活、笨拙且朴素,还有种反朴还淳的真实。如此,几乎每个周末晓棠都要直播一次,一来借助于直播锻炼自己的厨艺,二来依靠直播记录美食的制作流程,三来可以用美食为她和姐姐还有学成的生活增添一丝幸福,可谓是一举三得。
“诶!下雪啦!”快五点钟的时候,麦在干净的院子里望着大喊。
“真是啊!哎呀……我好些年没见过雪了!”晓星出屋来凝视穹顶。
“快黑了又下起雪!星姑你还去坟上吗?”包维筹焦急地问。
“这雪不大,不影响的!要是真大了……摩托车能走吗?”包晓星问两人。
“可以走!能走!”麦和包维筹回答。
“那就没事。现在屋子……差不多扫完了,收拾收拾走吧!”晓星抹完手里的盆子。
“校我回去取纸、香这些。”包维筹完叼着烟回了自己家。
麦和晓星正在脱脏衣服,忽然门口停了一辆摩托车。晓星好奇,出来打探,原来是个又高又壮的伙子。
“姑,这是我男朋友,舅奶让他给咱俩送衣服的。”麦大步跳着走上前,拉着一位伙子的手冲晓星介绍。
“姑你好,我名字叫江龙。”一个一米九的大伙子冲晓星羞涩地。
“哦你好,这么高哇!你咋摸到这里来的?”包晓星惊喜地问。
“她给了我位置定位。”伙子挠着后脑勺指了指麦。
“好好好!”
包晓星一手握着麦的胳膊,两眼抬头打望那害羞的男生,由衷地羡慕并祝福眼前这一对完美的佳人。不知自己的女儿雪梅将来会有怎样的命运和情感,某种意识中她认为麦的未来似乎要比雪梅幸福。
闲聊间得知麦男朋友江龙是镇上的人,他家开着一间挺大的粉条工厂和化肥工厂,去年年初麦随着启功去镇上买化肥时两人一见钟情。原本只做文秘很少干体力活的龙收了麦家的钱以后,像个傻子一样不停地帮麦家搬货。启功最初还以为龙就是个搬货打杂的,两人确定关系后启功一直不太乐意这年轻人。后来得知伙子是工厂老板家的独生子,关键勤劳肯干还对麦特别照顾,这才慢慢地默认了她俩。
收拾出门时,一个四岁男孩骑着自行车呜呜呜地过来了,原来是包维筹的大儿子——哈哈。哈哈对这个来到他家里的陌生客人非常感兴趣,这次终于挣脱爷爷奶奶(包晓星的大堂哥大堂嫂)的管束,骑着自行车溜达出来。包维筹带着农具和纸钱等物在后看着儿子,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前往晓星祖坟上去了。
维筹带着铁锨在前带路,麦和龙拉着手着情话,哈哈骑着自行车在大人中间穿行,晓星走在最后贪婪又痴情地打量故乡的风景。
黄土高原——深藏于名画中的历史和景象,正在眼前。直勾勾的平原树像正直而正义的战士一样守卫着包家垣,村庄南头几十米高的土崖上露出光溜溜如白骨一般的白土,无尽的梯田像海浪似的蔓延数百里,山谷中的阶地梯田被村人打理得平整、干净而壮观,灰黑色的荒草坡上隐约竖立着不少毛茸茸的芦苇穗子……山丘的起起伏伏仿佛全是为自己归乡而打造,包晓星出了村子,回首一望,好一座百米高的山垣,往北是千里平原,向南是百里坡地。包家垣像是一座了望台,台子上的人们可以随时俯视远方的地与远方的。走在了望台的边缘,包晓星的心情如地一般浩渺。
生活看起来像是一场找寻,找寻归宿的旅程。包晓星在外二十多年,似是找到了,又像从没找到过。中年女人有些迷惑,她一路东西打望,好像要从这干涩灰黑的地间寻找答案。细碎的雪花像极了老对这位他乡客的施舍,让她在有生之年能亲
本章 共4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