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爱之潜流 > 爱之潜流最新目录

第十一章 暗礁(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的睡一觉,明天陪我去报到。”真是天上掉馅饼,一个偶然,改变了父亲的命运。

父亲穿上新长衫,真像变了个人似的,老乡上下打量一番后,夸赞说:“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英俊潇洒,一派教书先生的风度。”父亲仍然心中无数,又问:“伯伯!你真能带我去教书?”他胸有成竹地说:“这还有假?我告诉你,学校是我们家出资从南京内迁过来的,已经开始上课了,还缺一个老师,正好你怀才不遇,我是校长,我选中的人才谁敢不用?”父亲这才深信不疑,深鞠一躬,连声说:“谢谢校长!谢谢校长!”校长说:“喧灵鬼!我还不知道你姓甚名谁呢,怎么向你的同事们介绍?”父亲恭敬地说:“校长!我叫张占鳌,弓长张,霸占的占,鳌头的鳌。”校长赞赏说:“这个名字取得好!独占鳌头,有志气!我的名字俗气得很,叫程万祥,是工程的程,吉祥的祥。”父亲高兴地说:“鹏程万里,吉祥如意,多好的名字!”他忧心忡忡地说:“南京沦陷了,日本鬼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们现在是亡国奴!四处逃亡,路程万里,何来的吉祥如意?”父亲看着这位忧国忧民的老校长,内心无比崇敬。

学校在武昌城郊,租用了一个大户人家的院子,门外的开阔地带可作操场,供学生活动之用。因此,上课、吃饭、住宿都在这里,也很方便。已有从南京来的两对夫妻老师作为先驱,做了大量筹备工作后,开始招生上课了。校长为他们一一介绍,个个都很亲热,漂泊多月的父亲就好像找到了家,心中莫大的安慰。

学校招生的主要对象是内迁人员的子女,也有就近居民的求学儿童。由于来自名城南京,收费又偏低,很快人员就报满了,总共三个班级,一百多个学生。父亲任中、低年级的算术老师和全校的体育老师,他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办事勤快、灵活,对人热情、诚恳,很受师生和家长的喜爱。可是,好景不长,日本飞机扔下的炸弹毁灭了这个校园,学生们死的死,伤的伤,最令人悲痛的是程校长为了掩护学生,自己也遇难了。一个热衷于教育事业的长者、一个才华横溢、风趣幽默的知识分子,始终还是未能逃脱日本鬼子的轰炸,转眼间血肉横飞、不堪入目。别人都害怕,只有父亲紧紧抱住恩人老校长,不肯放手。

埋葬了校长后,父亲又成了流浪儿,他想:看来在汉口仍然性命难保,怪不得爹叫我向西跑,越远越好,必须继续西征。可叹身上的钱根本不够买一张去重庆的船票,他想起家乡的俗语:烂泥萝卜揩一段吃一段。走一步算一步吧!于是,他用所有的钱,买了一张去巴东码头的船票。下船后,跟随一群人,翻山越岭到了一个小城镇,凭着从教这几个月积累的经验,连吹带混,好不容易谋求到一个小学教师的职务,加上自己的机灵和勤奋,总算在这个穷山僻壤的小城镇站稳了脚,终于躲过了敌机轰炸,保住了生命。也是在此地,他赢得了一位女教师的芳心,并且,结婚生下了我和弟弟。

抗战胜利后,父亲归心似箭,便带着全家回故乡江苏,谁知在船上我和弟弟都高烧不退,父母焦急万分,好不容易船到汉口,才能去医院为我们治病,由于我俩高热不退,病情很重,只得租房住下,为我俩住院治疗,令父母伤心欲绝的是:两岁的弟弟麻疹合并肺炎,经过治疗,仍然没能挽救他的小生命。那真是贫病交加、人财两空的日子。沉重的打击,没有让父亲一蹶不振,他决定找一份工作先养家糊口。巧就巧在我家租的是四合院里的一间房,对面住的是个官位不小的国民党军官和他的小老婆。有一次,他在共用的堂屋里洗脸时,一块很贵重的手表忘记拿了,是我捧在小手里,送到他家去的,两人高兴极了,连声夸我聪明!夸我父母教育好!我还依稀记得这件事。从此,那个小老婆常和母亲搭话,对我家的遭遇也很同情,当父亲请他帮助找工作时,他很快就答应了,只要父亲填一张表格,参加国民党,就可以帮他在财政厅谋得一份薪水较丰厚的差使。生活所迫,父亲接受了。其实,只有一年多时间,由于接到爷爷去世的恶耗,父亲匆忙辞职,带着我和妈妈奔丧回到了家乡。从此以后,父亲便不问政治,在生他养他的村上办起了学校,重操旧业,教书育人。解放后,父亲把那段经历向人民政府交代的一清二楚,得到了宽大处理,并逐渐的从教师提升为校长,又从完小校长,提升为中心小学校长。

一年多的时间,只占人生岁月的几十分之一,可是,就是这段短暂的丑恶历史,却永远抹煞不了。这种负罪感一直使父亲揪心样疼痛,如今将影响到女儿的终身幸福,怎不叫他悔恨万端、肝肠寸断?然而,知道了父亲这段经历后,我却异常平静,抹掉同情的眼泪,说:“爸爸,你不必自责,你活得很艰难,在旧社会,谁能未卜先知,看准后面的路是黑是白呢?我不怨你,也不恨你,我恨之入骨的是日本侵略者,不是小鬼子打来,你肯定能上高中、上大学,甚至会成为对中国、乃至对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父亲愧疚地说:“星儿,我知道你是在宽爹的心,对不起,连累你了,当时,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安慰他说:“真的不怨你,我真是这样想的。爸爸,你回房睡觉吧,如今怨天尤人不能解决问题,既来之则安之,相信你的女儿,我会坦然面对现实的。”“你就放心吧!星儿自有她的道理!我相信那个孩子不会轻易抛弃星儿的,不早了!都睡觉吧!”这是母亲的声音,原来母亲一直站在房门外听我们的谈话,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