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奥林匹克 > 奥林匹克最新目录

第十一回 母老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细皮嫩肉,白白净净的,生聪明伶俐。赵老爷和妻子马氏给独生子赵公子取名赵子龙,希望他能够成为像三国时期赵子龙一样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的武将。

赵公子时候得过花,有惊无险地治好了,等到了赵子龙公子五岁的时候,赵老爷和妻子马氏就开始教他读书识字。赵子龙公子生聪明伶俐,十三岁的时候就可以把四书五经念完,也能够做一些大致上可以念下去的诗词和文章,赵老爷和妻子马氏看了很高兴。又过了两年,送他去参加初中升学考试,赵子龙公子竟然中邻三名,亲戚朋友们知道了,都过来祝贺赵老爷和妻子马氏。

赵子龙公子开始进入青少年时期,已经身高一米五了,长得眉清目秀,温文尔雅的样子。但是因为他们赵家生活富裕,衣食无忧,赵老爷和妻子马氏又看管得很严,因此赵子龙公子平时很少出门。有时候也偶尔外出逛街或者是到亲戚家里去走走,也是家里人在跟着他,因此养成了他内向的性格,听见别人方言,他也听不懂,看见别人举止粗野,他看见了就生气。

这位赵老爷家里面,虽然比不上父亲当从九品武职京官的时候生活富裕,但是也有祖上遗留下来的房地产,几户农民给他们家做长工,耕种赵老爷家田地交地租谋生。妻子马氏善于料理家务,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他们家大大一共有几十间房间。从他父亲开始,因为没有许多人,住不了这么多间房屋,就让几户远房亲戚来住,而那几户远房亲戚也省下了一些北京市的房租。

传到了赵老爷这一代,这位老爷本来就淡薄名利,再加上没有考上进士等功名,所以就有一些心灰意冷了,就守护这这房子和田地,让儿子赵子龙专心读书。也有几个亲戚朋友,因为他是举人,所以请他去做家教,一下来倒也没有什么空闲,等有了空闲的时间,也不过是喝酒看花赏月,听戏唱曲罢了。

那妻子马氏是一个勤俭持家的家碧玉,每带着府里的丫鬟、佣热人在做家务事、买菜做饭、织布缝纫等等。而赵子龙公子更是一到晚读书,就像他爹一样,渴望通过科举当官光宗耀祖。外面有几个仆人在照料家务事,其中有一位名字叫华安的中年仆人,一生忠心耿耿地照料着赵姓人家的三代人,现在可以算的上赵家的大仆人了。

因此,赵老爷和妻子马氏对大仆华安格外的器重,从来没有把他当成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佣人来看待。这赵府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算起来也就是三十个人,虽然算不上京城里的大户人家,但是也过得安宁和谐,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今年正好赶上科举之年,农历新年一过,赵老爷和妻子马氏办完了家务事,就带着儿子赵子龙进了城。等拜过了赵氏祠堂,又到亲戚家里面去走了走,就仍然回到自己的家,匆匆忙忙地过完了元宵节,那妻子马氏赵夫人就把赵老爷去考场的行李,饭孩文房四宝给准备了出来。

赵老爷一看见赵夫人在收拾行李,就问赵夫人:“夫人,你现在都忙着收拾这些东西干啥呢?”赵夫人回答:“这距离三月份考试的日子也马上就要到了,就提前准备一下,以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的样子。”赵老爷笑着对赵夫人:“夫人,难道,你还认为我回去参加这次科举考试不成,请你算一下,我自从二十岁考上秀才,到现在年纪已经接近五十岁了,考也考了三十年了.

这黑头发也已经变得白头发了,现在就算是考上了进士,那还有什么用,所以就不必做那些痴心妄想的美梦了,更何况你我现在也有了赵子龙这个孩子,看上去还是一个可造之材,倒不如就集中精力用在他的身上,使他功成名就,才是真理,夫人,你觉得如何呢?”

赵夫人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赵子龙公子正在收拾行李,听见了父亲赵老爷的话,就过来劝父亲:“这话还是请父亲斟酌一下,如果论父亲的品德和学问,考中进士,应该不是难事,但是功名利禄是有一定的机遇的,应该经历的失败和挫折,也是应该经历的,就算是父亲淡薄名利,无意功名利禄,那也要把这个进士给中了,这样才算是做完了咱们读书饶一件大事,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赵老爷听完了赵子龙公子的话后,只是微微一笑,:“这是孩子不懂事的话.”而赵夫人则在旁边:“老爷,赵子龙的这话很对,我也是这个意思,这些话在我心里面也有,只是不能够像他那样子的那么咬文嚼字的,看老爷的样子,也是打起精神来了,管他的呢,要考就去考好了,如果中聊话,那就光宗耀祖了,如果没有中的话,那也只不过是白白地辛苦了一趟罢了。”

赵老爷听见了赵子龙公子年纪了一番大道理,心里面已经是暗暗地欢喜,但是又不好意思流露出来,现在又加上了妻子的一番劝,就不知不觉地高兴了起来,:“既然这样,那就按照你们母子俩的话办好了,反正在家里闲着也是无聊,就再走这一趟罢了。”

京城这次科举考试的日子定在三月初三,三月初一,赵夫人就已经将赵老爷去考场的行李,饭孩干粮等等收拾完毕了。而赵子龙公子也忙着挑选毛笔和砚台以及草稿纸。等暂时安排好家务事,赵老爷就于三月初二从北京市西郊的庄园往城里的自己家里去。这房子虽然住着几户远方亲戚,但是没有占据正堂,只是住在偏房。

至于正堂还是留给赵老爷一家居住,而那几户远方亲戚知道赵老爷今来参加科举考试,昨就已经把正堂给打扫得干干净净出来了。

到了三月初三,赵夫人便打发了赵子龙公子带了几个佣人,跟着赵老爷进城,在考场外面等候着,又按时送进去一日三餐。这科举考试一连考三场,三场考完了,这赵老爷也没有回到北京市的家里,而是从考场的门口坐上马车,就直接回到了北京西郊的庄园。那赵夫人和赵子龙公子将赵老爷接进来,问了安.

又预备了饭菜,开始吃晚饭,在吃饭的时候赵夫人和赵子龙公子问了赵老爷考场的试题等等情况。吃完晚饭后,赵子龙公子就开始收拾赵老爷的行李了,赵子龙公子想寻找那三场考试的赵老爷的草稿纸,但是找了半,也没有找到。就来问父亲赵老爷:“父亲,你把那三场考试的草稿纸和试题放哪里去了?等我把那些试题和你写的草稿拿出来,也好叫那些亲戚朋友们去看看。”

父亲赵老爷回答:“这次我三场考试都没有存底稿,这些老套的事情我也实在是做腻了,就是有人要拿去看,那也只不过是在上面点评一下,又夸我一下:这下你肯定

本章 共8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