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奥林匹克 > 奥林匹克最新目录

第十一回 母老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是要高中了。但是等到了放榜的时候,也还是没有中,这样下去,也就没有意思了,所以我今年就没有存什么草稿,不但不必抄给别人看,就连你们也不必看了,现在,就当做是我考中进士好了。我也不再告诉你们试题了,有道是:机不可泄露。”完,赵老爷就摸着胡须笑了,赵子龙公子也只好善罢甘休了。

时间在慢慢地流失,一转眼之间,已经是四月了,一直到了那预定的放榜的前一晚上,这赵夫人还是没有死心塌地,而是弄了一些酒菜和果脯,就准备着给赵老爷一夜侯榜用,准备听见那高中的喜讯。

赵老爷一看,就笑着对赵夫人、赵子龙公子:“那你们大概就是等候喜讯的意思了,让我来告诉你们,外面只知道明一早放榜,但是吏部早就在今拆封了,如今到了傍晚了都没有消息,那应该是早就报完了,你们也不必再等了,你们既然准备了晚饭,那就吃完晚饭,就上床睡觉去吧。”

完,赵老爷就低头喝了几口闷酒,吃完晚饭,又和家里人了几句闲聊的话,之后就上床睡觉了。但是赵夫人、赵子龙公子等人还是不肯死心,一直在那里等着,不去睡觉,等到黎明时分,大家都累了,正准备睡觉的时候,守门人正关上房门,忽然之间,大门被人敲响了,外面人声鼎沸:“喜报,喜报!你们家赵老爷高中第三十六名进士!”

这赵夫人因为等不到这喜讯,正要睡觉,忽然听见外面外面人声鼎沸:“喜报,喜报!你们家赵老爷高中第三十六名进士!”,连忙叫人打开了大门,出去打听打听,那赵家的守门人早就把喜报接了进来,给赵老爷、赵夫人、赵子龙公子报喜。这一番吵吵闹闹的,就连赵老爷也惊醒了,连忙披上大衣起来了,赵子龙公子递给父亲赵老爷喜报。赵老爷一看,当然是满心欢喜。

赵老爷回想起来,自己半辈子读书辛苦,晚上都挑灯夜读,一直到年近半百,这才完成了这桩心愿,一时之间,不知不觉中乐极生悲,流下了几滴眼泪。赵夫人也是心中有所触动,含泪劝赵老爷:“老爷,现在您应该高兴啊,又怎么伤心落泪起来了。”过了一会儿,赵老爷这才笑了起来。大家也跟着高兴起来了。

赵家的仆人开始在门口发给送喜讯的人喜钱,紧接着附近以及北京城里的亲戚朋友们看见吏部门口的进士榜单也派人来报喜来了,弄得赵夫人没用功夫梳妆打扮,但是心里面高兴,连忙带着丫鬟,开始收拾行李,赵子龙公子开始写拜帖。赵老爷看见夫人都顾不上吃早饭.

就:“夫人不必着急,今没有事情,还有一的功夫呢,我下午再进城也不晚,等吃完了早饭,在收拾行李也不算晚。”完,自己先吃完早饭,又梳洗完毕,穿好了衣服。再摆上了香案,在地神明面前烧香叩头,又到附近的寺庙和赵家祠堂上了香。

赵老爷一边准备了自己一些平时用的东西,就催促着家里人准备中午饭,在吃中午饭的时候,赵子龙公子:“父亲虽然屡试不第,但是现如今高高地中了进士,虽然是榜尾,等到将来殿试的时候,虽然不太可能中个状元,但是能够中个第三名做个探花也好。”

赵老爷笑着:“你又笑话了。那些个状元、榜眼、探花都是些前朝的事情。现在是清朝,满饶朝廷是没有状元、榜眼、探花的分别的。更何况我已经年近五十岁了,还在乎这些虚名吗?那岂不成了笑话了?”赵子龙公子:“就算得不到那些个状元、榜眼、探花,那翰林院总是能够得到的吧。”

赵老爷回答:“那也不是这样的,照理,那想图虚名,在皇帝身边做事情的人,当然想在翰林院做事情。那些想在地方上面捞油水的人,自然想当个地方上的县令,那些有才华的,想干实实在在事情的人,就想到六部去做事情。至于我吗,我想的是,我最怕当县令,因为只有秉公做事、拿出地良心办公,才能够在心里面过得去。我只想做个秘书郎,安安心心地撰写公文稿子,然后下班回家,教儿子念书,等造就一个儿子出来,那也不算是虚度此生了。”

赵子龙公子一听,就不吭声了,赵夫人听见了就:“老爷你也想得太多了,我认为一个人只能够听由命,老爷还是听候大清朝廷和吏部分配工作吧。”

赵老爷:“夫人这话倒也不假。”赵家一家人吃完了中饭,就有几个赵老爷平日里做家教的学生过来贺喜,一时之间,人来人往的,也就应酬了一番。时候已经不早了,送完了客人,赵老爷这才进了京城,到了家后,早就接到了吏部的录取通知书,告诉了赵老爷。这赵老爷一连几,在京城里面奔走,一直到谢师谢恩等一些杂事办完了这才稍微安静些了。这五十岁的人了,也就在家里练起字来。

一转眼之间到令试的日子,这位赵老爷的申论虽然不是写的语惊四座,但是也写的有些道理,一些人看了都:“写得好。”到了皇宫大殿上轮到赵老爷的时候,太监阅读完赵老爷的简历后,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往下面一看,看他赵老爷一副稳重、大器晚成的样子,又面试了几道考题,赵老爷也回答得头头是道,.

:“知县”两个字。等殿试完毕,太监宣读吏部公文后,赵老爷一听就:“完了,这下糟了,我最怕走的这条路,偏偏还是躲不过去。”顿时心里面不舒服了,后悔不该参加今年的会试,在人群当中还没有晕倒。

有人过来问候道喜的,有人过来推荐县政府幕僚、衙役、文书的。也有几个知音过来安慰:“外放知县了,你不必放在心上,书生写文章、治理地方政务那都是报晓国家,更何况不定你还有被朝廷召回来当京官的一,你就不必放在心上了。”那赵老爷也只好应酬一番了。

赵老爷回到了家里,吃了晚饭后,就回到了北京市西郊的庄园里面去了。那时候,早就有人给赵家人通风报信了,赵家人听赵老爷得到了候补知县这一职务,是个个喜出望外,唯独赵夫人和赵公子看见赵老爷进了家门后就开始愁眉不展的样子,就知道他不喜欢外出做官。

但是又不好安慰赵老爷,只好了一些闲聊的话,赵老爷也就勉勉强强地露出了笑容。对赵夫人和赵公子:“都折腾了这么多了,我也实在是累了,就让我休息几在慢慢地从长计议好了。”

没有想到到了这个年纪的人没在外面忙忙碌碌,在心里面有苦不出,于是第二就得了感冒了,赵夫人连忙去请中医过来给赵老爷看病,但是这一病就是许多,只好向吏部请假养病。就连照顾赵老爷的赵子

本章 共8页 / 第4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