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三国之宜禄立志传 > 三国之宜禄立志传最新目录

第四章 临别寄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这种话哪能够写在信中,都是白纸黑字的证据!”然后对四叔的惊讶,秦谊也是嗤之以鼻。

“那我们家该怎么办?你伯父有过什么吗?”

“伯父让我转告给大父,咱们老秦家首要的任务是自保,高筑墙、广积粮就可以了!”

朱升献给朱元璋的九字决实在通俗易懂简单上口,秦谊把最后那句“缓称王”这么一条明显不符合实际的话删掉出来之后,秦进马上也是明白了。

这封建王朝,每朝每代可都是以粮为纲,其实就在前几年并州被鲜卑肆掠的时候,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事情,秦家就一直在屯粮。这些事情其实秦进和秦升的信中都提起过,既然大哥还在那里强调“广积粮”,那就是自家之前做得还不够,秦进已经决定回家后好好和老爹谈谈,把家中能换粮的东西全换成粮食,这种事情是绝对不会错的。

至于高筑墙,那就更好理解了。想当年武安君李牧在雁门打匈奴的时候,一开始军力不强打不过匈奴,也是采取了筑墙自守的策略,等到积累起了强大的兵力之后李牧才秀了一波操作,一战削了十万匈奴人头。

虽然李牧这一战打得匈奴十几年不敢犯边,但武安君到现在都死了四百多年了,此后雁门郡可是没少再和匈奴、鲜卑们开片。虽然大汉有着封狼居胥和勒石燕然的高光时刻,但也又被人堵到长安城下的艰难时刻。

为了防范匈奴和鲜卑强盗,雁门甚至并州这边的大户全都把家修成坞堡样式,专门用来对付攻坚能力不强的游牧强盗。秦家的坞堡算起来也差不多有将近四百年的历史,这么多年一直在翻新,虽然比不上那些关内坚城,但是游牧民族想要打下来也只能靠长期围困。要不然秦家也不会准备那么多的粮食,就是为了预防被人围困的。

既然大哥下将乱,那么过来攻打秦家坞堡的可就不只是塞外强盗们了,还有那些流民仇家之类的人物,这伙人可是会制造攻城器具的,可不得再把坞堡加固一番嘛!

对于秦谊假托秦升提出来的六字决,秦进马上便听到了心中,甚至连初步的一些打算都想好了。

“那你准备把谁留下来?”秦进也是迅速转移到了另外一个话题上。

“我想把秦丑、秦寿和秦明留下来!杜家那边我找找杜婵,看看能不能把杜忠留下来!”想了片刻,秦谊也是最终决定下了自己的人选。

之所以和自己这个便宜叔叔这么一段话,也是秦谊为自己谋后路。时代的弄潮儿不是那么好当的,稍不注意便可能淹死在时代的大潮之郑

秦谊也不敢确定自己这个穿越者能混成什么样子,如果实在混不下去,就得跑回原平老家的坞堡里面躲避乱世了,可不得把墙给修高点儿。

——我是狡兔三窟的分界线——

“升洞察时局,阴告其父曰:‘下将乱,宜高筑墙广积粮,以观时变!’秦氏由此大兴。”——《季汉书·诸秦列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