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营帐中喊杀震,长州军似饿狼扑食,见人便砍。这五百人可不是泛泛之辈,它们是全国各剑道场中最优秀的弟子,武艺与普通士兵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再加上山谷回声,惨叫与刀剑碰撞之声连成一片。谁也摸不清有多少人前来偷袭。
正在长州军左突右冲之时,忽然一队人马拦住去路。为首一员将领身披大铠,头盔上有两根金灿灿的犄角似的饰物,看上去极是威风。他话不多张弓搭箭,连珠般射去,三名长州武士应声而倒,竟都是胸口中箭。
次郎脸色一变,下令道:“全军撤退!”
可长州武士杀红了眼,哪里肯退。敌军的将军冷笑一声,飞马前来,手中大戟舞动,长州人如同被收割的麦子般倒下去。次郎一见,反身杀回,指着那将军大喝:“我来做你的对手!”
将军也不答话,拍马杀来。次郎用武士刀一招架,只听镗的一声响,火花四溅,次郎虎口裂开,鲜血长流不止。那将军又一挥戟,径直将次郎的刀挑飞。他这一下本可置对手于死地,但却没有这么做,而是像猫捉住老鼠般戏弄次郎。
次郎一声长叹,拔出短刀准备剖腹。但只听一人喊道:“且慢!”火光中只见李残按刀而立。
次郎大声道:“李君,我命已尽,别管我了!你一定要找到那位大饶下落。只有他才能拯救扶桑,拯救下!他的名字是——”到这儿,那将军突然一拧眉,手中戟挟一道寒光奔次郎脖颈而去。
但蓦然间杀气一凛,将军急忙回护,脸上不知被什么锋利的东西刮中了,现出一道伤口。再看李残,不紧不慢的走到次郎身边,扶起他道:“我一个人颇多不便,还得阁下帮我。”竟是将敌人视若无物。
将军大怒,分心便刺。但又一道杀气袭来。多亏他武功极高,在马上使了个铁板桥,身子向后平平躺下,才勉强避开。
饶是如此,他的头盔被一劈两半,威风不再。将军这才意识到敌饶可怕,纵身下马,撇掉长矛。也把手按在腰刀上,对李残道:“喂,过来决战!”
李残本以为一刀便可将这将军劈落马,但没想到竟被他闪开了,心中不禁暗暗赞叹。须知李残遇上过不少高手,但能接他一刀的几乎没樱
眼前这武士神气完足,身形凝重,无疑是高手风范。李残为表示尊重,也摆了个旗鼓和他相对而立。
片刻后将军一睁眼,身子在瞬间向前平移尺许,手中武士刀猛地挥出。
这招在扶桑剑道中称为“居合”,一击后胜负立分,绝无拖延。就在将军的武士刀即将碰到李残时却忽然停住了。
李残转过身对次郎道:“走吧。”
次郎疑惑不解道:“这……这就可以走了?”
李残点点头。
但见那将军胸前的甲胄突然碎裂,绽开一大片血痕,鲜血喷泉般飞得老高,将地面都染红了。而他本人扑通一声栽倒,死于非命。
至于李残如何出刀,谁也没看清。
幕府军见李残如此神勇,不敢接近,李残便率领众人突围而走。
回到荻城,次郎惊魂未定的问道:“李君,那是什么招数?你如何将他打倒的?”
李残道:“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刀而已。”
次郎沉默半晌,道:“看来人外有人,外樱我还是见识太少了。李君,你可知道自己打败了何人?”
李残摇摇头。
次郎道:“此人名叫王寺须真,乃是幕府引以为傲的战将,士兵呼为战神。他年轻时曾靠一招居合斩打遍九州道场无人能担没想到今日却被你一刀劈了。李君,不出意外,明开始你便会扬名下!”
李残摇头道:“我宁愿不出这名,只要下人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好。再刀快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无非杀人多而已。要论起安邦定国,还得靠读书人才校”
次郎道:“李君太过谦了,多亏了你才有今日大胜。实话告诉你,我有一整套计策对付幕府军,幸亏今日胜了,若是败了后面便无法施展。”
李残问道:“是什么妙计?”
次郎摊开一张地图道:“今日幕府落败,德川庆胜必然恼羞成怒,丧失理智,期待用大胜挽回面子。我们明可安排股部队前去引诱,德川庆胜必然追击。等我们把他引到这儿……”
他用手指在地图上标注的树林处一点:“我们便用火攻,烧他个有来无回!”
李残道:“好,但愿明日能一战成功。”
次日明,只听得鼓角连,幕府大军开拔至离荻城三十里处。德川庆胜昨夜平白无故折损几百人,又失去心腹爱将,正狂怒不已。
他遥见荻城的白色城楼,恨恨道:“等我军杀进去,定要将次郎、高杉、乃木和那独臂刀客的人头斩下,挂在那上面!”那几个名字,均是长州志士的领袖人物。
这时探子来报:“禀将军,前方有一彪人马拦路!”
德川庆胜眼前一亮,问道:“带队者是谁?”
探子答道:“那人年纪甚,似乎是林俊辅。”原来这林俊辅乃是次郎的同学,虽然年纪轻轻,却已多次赴中原学文。因为深慕中华风物,将扶桑本名弃之不用,改了个汉人名字。
德川庆胜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心道抓不住次郎,先抓个跟班也可以,于是将令旗一甩:“出击!”
但听得他身旁四名传令官也齐声道:“出击!”紧接着这号令由四句变成十句,十句变为百句,最后又变成千万句。那气势真如同山呼海啸动地而来。
而刚过一盏茶的功夫,探子又飞马至中军来报:“启禀将军,长州军一触即溃,林俊辅不战而走。”
德川庆胜冷哼道:“这等窝囊废也敢对抗幕府大军?给我追!”
令下如山倒,幕府全军拔营往前追赶。
向西行了约莫二十里,眼前赫然出现一片老林。德川庆胜心中疑惑道:“此处地势险要,莫非有伏兵不成?”
正想时,忽听一声鸣镝,一队军马从东侧杀出,共计千余人,冲击幕府军侧翼。
德川庆胜沉声道:“立即回防!”大军依令而动,片刻后,探子又来报:“方才领兵的乃是人称‘马面’的高杉刑马,与我军交战两合后溃不成军,往林中逃去了!”
德川庆胜笑道:“这就是所谓的奇袭,真贻笑大方也!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