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幸得相遇春风时 > 幸得相遇春风时最新目录

第193章 ? 怨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思索。这领兵打仗,比自己想象的要艰难多了。非是有了钱粮,有了士兵就可,还得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这种智慧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速成的。

门外传来一声“报告”。

士兵进来后,手执一支箭,箭上绑着一封信。

世子展阅,看完后,心里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担心自己上当受骗。但转念一想,信他又何妨,自己派一部分人先上去,如是假的,最多也只损失这些兵,但万一是真的,这座永州城就算是攻下了。

刘世子抱着这种侥幸的心理,按照信中约定:三更,南门星火为号。守在南门的前沿等待信号。

果然,三更刚到,南门火光四起,传来乒乒乓乓刀器相击的声音。不多会,大门被人打开,一群人拥在门口,朝世子蹲点的方向挥手。

刘世子多了一个心眼,他叫一员武将先冲在前面,一旦情况有变,他掉转马头还来得及。

武将带着士兵往前冲,到了城门口,与等候的人会合,再一起往城里冲杀。

城里火光四起,双方鏖战。

蒙蒙亮的时候,一人被捆绑得像粽子似的跪在永州城的刑场上。

刘世子坐在太师椅上,一员武将跪在地上恳求,请世子下令,将此人千刀万剐,我愿亲自执行此令。

此人正是偏将李大隆原来的手下李山。他当时投降陈维义,就是想留下性命,为与他有恩的李大隆报仇,时隔两年,今朝终于得偿夙愿。

自从他投降后,一直在投降的士兵中悄悄联络策反。他们都有此心,不愿在陈维义这个奸贼手下效力,他们誓言有朝一日,仍将投奔明主,如今,江都王世子是唯一的皇室正统,他们觉得时机已到,就密谋起义,向世子投诚。

他昨晚在城上射出一箭,送出信函,信中与世子相约,里应外合,将永州城一举拿下。

“逆贼陈维义犯上作乱,凌迟处死。”

得到刘世子的命令,李山举刀向陈维义走去。

刘世子看着陈维义受刑时扭曲的面孔,心想,所谓逆贼,不过是成王败寇。我他日失败,必定如他。

冬至节来临,厉府里气氛安详肃穆。一大早家仆起床后,杀鸡宰鸭,准备酒肉,果品,糍糕,汤圆,忙个不停。厉泽领全府上下祭祀祖先,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然后合府吃一顿丰盛的晚宴,以庆团圆。

晚宴过后,厉府后院安僻的角落里走出来几个人,仔细辨认,走在前面的是两个家丁,三,四个妙龄女子,娉娉婷婷跟在两人身后,朝后门走去。

“你,世子和郡主这对兄妹俩是不是世间少有,一个到哪都给姑爷收罗女人送来,另一个一个劲地将这些女人往外赶,弄得我们做下饶冬至节都不消停。”

“就是啊。我觉得姑爷也怪,世子送来女人,他照单全收,郡主赶走女人,他不置一词,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些人行事都给我们看明白罗,我们就不会在府里只当个下人了,是吧?”

两人自嘲地相视一笑,启开后门。后门停着一辆马车,他们将这些女子送上马车,马车夫一抖缰绳,马车在呼啸的寒风中慢慢驶远了。

“稀里哗啦”的声响从郡主的房中传来,丫环们已经见怪不怪,只躲在门外,里面的人不宣,她们绝不进去。

郡主在房中,将触手可及的物件能砸的都砸了。

饶是如此,她依然没有将心中的熊熊烈火浇灭。

她的愤懑来自两个她最亲近的男人。她婚后一直与厉郎相处不融洽。有次,她忍不住将自己的境遇写信告诉王兄,本想兄长会给与她帮助和劝慰。没想到,王兄接到信后,不但回信告诉她要忍耐,不要使孩脾气,而且连同回信一并捎来三个美女,送给厉郎,这怎叫她不生气。

厉郎尽管对她们如同对自己一样安淡,但她也不能容忍厉府里出现其他身份不明的女人。所以,王兄一送人过来,她就使人送回去。

一骑快马急促地停在厉府门口,守门的厮认出是江都王府的家仆,看他急吼吼的样子,好像出了什么大事。

丫环榭听到前门传来的消息,不敢怠慢,不得不进郡主房内。

她禀告:“郡主,王府传来消息,老王爷刚刚归了。”

郡主闻言呆了一下,她知道这一刻总会到来,但真的听到这个消息,满腔的愤怒变成满腔的悲哀,她嚎啕大哭,将自己胸中淤积的悲,怒,怨,恨统统地发泄出来。

她哭了将近一个时辰,才将心中郁积的情绪发泄掉部分。

想起王府里王兄不在,嫂嫂是个不管事的人,如今,还得厉郎出面,才能将丧事办得风光。毕竟江都王府是江南第一大府,门面上的事是不能马虎的。

她洗了脸,敷了薄粉,才吩咐身边的丫环:“去请姑爷过来。”

尼姑修行最普遍的形式是闭斋。闭斋一般为两日,头一允许话,但只能在中午进一餐,第二则得整日断饮绝食不言不语地苦行,直到第三拂晓才能开戒。

圆空到了青云庵后,经历了多次闭斋的生活。

如果上次没有偶遇他的大礼,她适应这种生活更容易。与出家前甜酸苦辣、大起大落的感觉相较,她现在的感觉是是淡泊如水。

一大早,她和圆性,圆觉等一众十几人被叫到慧严师太面前,师太派她们即刻下山,到庆州城里的一家人家做法事,超度亡灵。

为亡人做法事,是青云庵收入来源的大项,是她们生计的保障。

众人收拾好行装,乘上来接她们的马车,两辆马车一前一后下了山,朝庆州城方向奔去。

马车停在一座大宅前,门口矗立两只巨大的石狮子,墨色的门匾上龙飞凤舞四个大字“江都王府”。

圆空随众人下了马车,抬头望见匾额,心静如水。

灵堂已经搭建好,陆续有人前来吊唁。

一位素衣女子跪在灵位前,不断诵念阿弥陀佛。在七七之内,最好从过世的那一刻起,佛号不断,是为助念。在未转生之前,为亡人超度,便能转恶业的力量为善业的基础,心开意解、积习渐消,便可超生界,乃至往生净土。

众女尼奏起梵乐,为亡人诵经,礼忏。她们态度虔诚、恭敬、肃穆、庄严,旁若无人。

来吊唁的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