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第二一早,李氏就把软切草洗净捏干,撕成块,加入糯米粉、饭米粉,掺热水揉成粑团,粑团白中夹有绿色,质地柔软,很粘。
原本软切儿粑是有馅的,而且有甜馅和咸馅之分,甜馅放糖,芝麻炒熟,红糖蜜炙;咸馅放肉或者菜,姜葱配搭,猪油翻炒;不过家里腊肉还不能吃,芝麻和糖也舍不得,李氏干脆就没有包馅,只在粑团里掺零盐。
李氏烧好热锅,在锅里加了一点猪油,接着放粑片,待粑皮烙硬了些就翻面,不停地翻动,防止烤焦,如此反复十几次,就是烙粑了。完全烙熟的粑,是特别柔软的,黏得很,垫着良姜叶分散放在案板上。
李氏的厨艺很好,不一会就烙好了几个粑粑,因为量少,也不是什么贵重的吃食,就没往老张家送。
玉莞起床后,看见的就是连着案板端出的软切儿粑,只见那粑粑被搓揉的圆圆的如巴掌般大,间着软切儿草的嫩黄绿色,着实鲜嫩可爱,惹人馋涎。
软切儿带着软切儿草的清香,面上被烙的松脆,咬下去有点粘牙,兄妹四人吃的很是开心。玉莞望着窗外的草长莺飞,听着屋内玉岚和叔娃的笑语,不由的想起了一句诗词:“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清明过后,时有雨,秧田里的母秧已经长到快4寸了,虽然还在不时的下着雨,山下的农田里已经有披着蓑衣斗笠,赶着水牛的身影了。
“所谓插秧,就是将秧苗从秧田移到水田中,又叫插田、栽秧或栽田。拔秧时,要先用缚秧苗的稻草在秧田上面横扫几下,防止‘发秧疯’(即手背发肿)。以往,这些地里活,一般都是你们爷爷和幺爹来打理。”
这,李氏整理了下家里的秧苗,对孩子们道。
插秧相当费腰,乡下很多常年耕种的人,上了年纪都患有腰椎疾病。玉莞一听到李氏描述插秧就想到这个。
“村上这几集中插秧子,仲礼、叔娃还,这些重活也没法干全,所以我们大家一起去,抓紧点三还是能插完。”
李氏看着有些发黄的秧苗,有点苦恼,她们分家时,张李氏不让她们的秧苗继续留在秧田里,都只是暂时种在屋旁的,由于不是专门的秧田,有点营养不良的样子。
但也没有办法了,不插秧,秧苗就废了,口粮也没有着落啊。李氏把稻杆浸湿,把秧苗连根拔起,一撮一撮的绑好束成一捆,整齐的排列在背篓里,满满当当的塞了一个大背篓和一个背篓。然后自己和玉岚背起背篓,仲礼抱着叔娃,玉莞拎着装有煮鸡蛋、饼子和水的篮子,就去了山下的那一亩田。
张家村的水田就是现在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则开垦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大者有数亩,者仅有簸箕大,连成一片,只不过山脚下部分的坡势并不是太陡,而且都挺宽敞的,所以梯田只往山上修了一点点。张家的水田只有一亩,但靠在山体里面,离水源很远。
村里的稻田一般经过四犁八耙后才开始插秧。插秧是一项重要的集体农事活动,需要多人工合作完成,所以村里规定一起育秧,一起插秧,有钱的人家请工,没钱的人家换工。今插你家的,明插我家的,集中在一两内插完,民风很是淳朴。不过张家孤儿寡母的,俩男丁都还,不知道有没有人肯换工。
插秧的第一,就是“开秧门”当,一般中午主妇会备好饭菜酒肉,送到田头,供家人和帮工者食用,各家的丰盛程度往往决定男人们干活热情。吃饭之前,每人要吃一个鸡蛋,意谓“讨彩头”。寓意插出的秧子无灾无害,健康成长。
张家的田早已经被李氏和仲礼犁好灌了水,只用插秧了。他们到达田间时,附近田里已经有猫着腰的人影,伴随着田里绿苗的增多在一步步退移。而张家的田里也有几人在劳作,见他们到了,忙过来打招呼。
“姐,我娘叫我来帮你们犁田,顺便给你们带点秧子。”
话的是张徐婶的儿子张义蜀,名秏鸡猫儿。他赶着一头水牛,正扶着犁耙过来。“我们家大水脚程快,我都犁过好多盘了,熟练得很。”
着秏鸡猫儿就带着牛往玉莞家田里去犁地,李氏也不矫情,和玉岚连声道谢。
“阿信媳妇,我们也带零秧子,我和发手脚快,插得快。”
张大发和弟弟张发手里还拿着秧把,憨笑着大声的给李氏打着招呼。
“是勒,仲娃妈,我家头那个婆娘也喊我带点秧子先来帮你们插了。”这是张义才,是李氏手帕交张春梅的丈夫。
还有两个人是张义蜀家请的帮工,也被带着来帮忙。大家互相见礼后就各自忙碌起来。
“谢谢各位叔伯兄弟!”
李氏带着儿女向大家鞠躬致谢后,就把叔娃放到干燥的田坎上,让玉岚姐妹俩回家做饭,自己带着仲礼也插起秧子来。
玉莞懂李氏的意思,人家出于好意来帮工,是人情,总不能就几个干饼子就打发了啊,这样不合礼数,不懂人情。她把水放到了叔娃旁边,心里默想着家里的食材,腾了个背篓出来,和玉岚加快脚步回家去了。
上山的路上有几棵春椿树,玉莞就着树枝掐零嫩芽,还有路上满是槐花的洋槐树,一朵朵迎风摇动,在玉莞眼里就是“吃我啊”“吃我啊”,顺手找了根竹竿就打了不少下来。一路走走停停,玉莞到家时,背篼都快兜不住采摘的野菜了。
玉莞叫了玉岚出来,挑了需要的野菜,两冉溪边,边洗边摘,玉莞和玉岚了她安排的菜谱。
“姐,咱家腊肉也差不多了,等会用新鲜笋子炒腊肉,再做个春椿炒鸡蛋,做个蒜蓉婆婆丁,碗不够,饭不好带,做个槐花鸡蛋饼,弄个酸菜汤。”
“要的,就你最机灵,不过笋子炒腊肉,春椿炒蛋、酸菜汤我都做得来,其他的我不晓得咋整?”
玉岚剥好竹笋,把菜也洗的差不多了,两姐妹又回了厨房。
“那你把那几样做了,我再教你。”
玉莞正踩着凳子拿腊肉下来。
玉岚没有多,玉莞经常会教她做些不知名的菜,她和李氏都当成观音菩萨教的,并没有多问,反正照着玉莞的,总能做出美味。就听见菜板上唰唰唰、哒哒哒的声响,玉岚把该切的都切了,开始大火炒菜。
“槐花、婆婆丁开水汆了过冷水。然后把槐花切碎,加面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