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所有,只是暂时借用而已,正如佛家所言,四大皆空。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是指坚、湿、暖、动四种性能,地性坚,水性湿,火性暖,风性动。这四种属性具有生成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的功能,称之为‘能造四大’,其本身无形无质,由此而生成之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称之为‘所造四大’,有形有质。一般所言‘四大’是指‘所造四大’。世间一切物质,包括人身,均是四大和合而成。以人身而言,皮肉筋骨属于地大;身内液体属于水大;体温热能属于火大;呼吸气息属于风大。四大和合而身生,分散而身灭,成坏无常,虚幻不实。身死之时,此身溃烂无存,骨肉归地,湿性归水,体温归火,呼吸归风,无一物归我所有,所以说‘四大皆空’。同时,所谓‘空’亦非身死之后,四大分散才空,而是未死之时亦空。以医学而言,新陈代谢不断,每时每刻有无数细胞死亡,及新细胞补充,若深推究,无一细胞为我所有,均是暂时使用而已。依此类推,宇宙万物尽皆四大和合而成,变迁不定,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佛家称之为‘无常’,道家称之为‘易’。易也者,不断变化之义。非但物质是无常,抽象理念的事物亦是无常。所以,今朝的恩爱,或将转变成明日的仇恨。此外,金玉财富犹如枷锁般将世人捆绑,不得自在,奈何世人朝思暮想,欲望炽盛,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世人为利而你争我夺,甚至谋财害命,那是何等痛苦、何等可怜!若能摒弃追名逐利,清心寡欲,则能快乐无限!如此解说,能懂吗?”
“师父,好像能懂,但这个与‘无门之门’有关吗?”和尚解说了一大串,马天行似懂非懂,但还未听到正题,所以又问道。
“小兄弟,不着急,不然无法说清楚。老衲再问你,人生有八苦,你可知道?”
“不知道,请师父解说。”
“人生八苦者,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恚、求不得、五阴盛苦。生之苦也有五种,第一种,受胎之时,因男女爱欲淫念而生精子卵包,再结合而成胚胎,但既然是因爱欲淫念而有人身,所以他日此身亦要受爱欲淫念之累。此番道理,并非三言两语所能阅明,暂不作解释。第二种,受胎之后,胎儿渐渐成长,但母腹窄隘,甚于牢狱,诸般局促难受,只是出胎之后忘记了。第三种,出胎之时,产道狭逼,就似要从山石逢中挤过去,痛苦万分。第四种,出胎之后,冷热侵肤,衣物袭体,如被针刺一般般。第五种,啼哭落地,命有富贵贫贱,貌有残缺妍丑。老之苦也,即是‘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数十年,一转眼就盛去衰来,年迈老朽。病之苦也,有二种:第一种是身病,即四大不调,疾病交攻;第二种是心病,即心怀苦恼,忧切悲哀。死之苦也,有二种:第一种是病死,即因疾病而寿终;第二种是外缘致死,比如遭受灾难祸害而死。爱别离苦也,即亲爱之人,如父母妻儿,时常分离而不得共处。怨憎恚苦也,即怨仇憎恶之人,本想避开,但却总是‘不是冤家不聚头’。求不得苦也,即心中欲求的事物,比如物质钱财,总是求之而不能得。五阴盛苦也,简单来说就是因为不能明心见性而无法解脱身心的痛苦。小兄弟,如此解说,能懂吗?”
“师父,大致能懂。我现在心里很苦,恳求师父慈悲救拔!”
“好,小兄弟,我再问你,你是否知道三世因果?”
“听说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意思,请师父解说。”
“三世因果者,人有前世、今生、来世,前世无始,来世无尽,并非只此一生。无始以来,自己所造作的善恶之业,积集而成业识种子。善因成善种得善果,恶因成恶种得恶果。如田地播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心如田,种恶得恶,种善得善。受报时间有三种:当世受报,来世受报,后世受报。当世受报者,当世造因,当世受果;来世受报者,当世造因,来世受果;后世受报者,当世造因,后世受果。受报迟速视乎种子强弱及萌发机缘,但无论强弱,终须受报。或许有人会问,为何有人一生作恶,却能得善果?那是因为过去生的善业种子在此一生发芽成熟,而恶业种子未萌,或者善业种子发芽成熟多,恶业种子发芽成熟少,留待来世再报;相反,有人一生行善,却要受恶果,那是因为过去生的恶业种子在此一生发芽成熟,而善业种子未萌,或者恶业种子发芽成熟多,善业种子发芽成熟少,留待来世再报。所以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如此生生世世,善恶交集,千差万别,然后感召贫富贵贱、贤愚妍丑、康病寿夭等种种不同。昔日蜀主刘备白帝城托孤,其遗诏有云:‘勿以恶小为之,勿以善小不为’,足见自古贤良,皆深明因果。小兄弟,如此解说,能懂吗?”
“师父,大致能懂,三世因果之说,实在公平。”
“好,请容老衲再解说‘六道轮回’。我们所处的这个地球,佛家称之为南阎浮提,即《西游记》所说的南瞻部洲,位于须弥山之南,而须弥山大致相当于今日科学所说的太阳系。此外,须弥山东面为东胜神洲,西面为西牛贺洲,北面为北俱卢洲,均有众生,周围还有八中洲、数百小洲。洲者,相当于星球之义。四大部洲及中洲、小洲位于须弥山脚,山腰为四王天,山顶为忉利天,然后再自下而上,自内而外,共有二十八层天,层层倍高倍广。由四大部洲至第二十八层天的范围,合称一个大千世界,其空间大小相当于十亿个太阳系。这一个大千世界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教化之范围。一位佛教化的范围称为一佛土,宇宙间有无穷无尽的佛土,亦有无穷无尽的众生。我们这个佛土的众生,共分为六大种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合称‘六道’,视其善恶业力,展转轮回。天道者,自四王天而上,直至第二十八层天,乃天人所居之处。天人福报寿量,远胜人道,且层层更胜。我们所说的玉皇大帝,即第二层天忉利天的帝释天主。前生造作上品十善因缘,方能投生到天上享受天福。但纵是天人,身坏命终,又入轮回。人道者,即我们人类,分布于四大部洲之上,身形寿享,皆不相同。如东胜神洲,人寿二百五十岁;南阎浮提,即此地球,人寿一百岁;西牛贺洲,人寿五百岁;北俱卢洲,人寿一千岁。就以地球而言,各地所居人种,发肤颜色、风俗习惯,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