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浪沙洲 > 浪沙洲最新目录

第四回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要供他读六、七年书!”

仁廉,吕梅一听“哇”地一声哭起来,何氏也无可奈何,眼泪花花,仁帆,仁佶心里也不好受。

第二天,老大便单独开火生锅,每天担着货担,摇着惊斯朗,走街下乡,什么灯草,针线,麻头等样样有,吕梅在家守屋。偶而也来酒馆帮忙,常言说得好,儿大分家,树大分丫,人之常情。

一天,李桂芳象往常一样带着学生读书,先生教书是极其严格的,他板着一张青白的脸,几乎没有须髯,薄嘴唇,小手小脚,完全没有劳力,讲起书来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唾沫四溢,他的头挠过去又挠过来,经常是一人神游其间而众人已不在了,师母进来说:

“桂芳!杨锦云,杨睛霄等几位师兄来了,在客厅等。”

先生一听,顿住了,本是右手二指指天,左手拿书,虚着眼睛,颠头播脑地讲解《左传》,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先生把书一合说:

“你们都休息吧!有几位师兄来了,大家不要造次。”

学生们一听休息,象鸟一样散在各处,到处玩耍,什么金龟子,吉丁虫,地母儿,蜻蜓,蝴蝶等都是大家喜欢捉的小虫,李桂芳来到客厅,原来刚才说的几位与李桂芳都受业于张西坪老儒,李桂芳见到说:

“各位师兄!久仰!久仰!都是从东洋回来,一定见识大长,为兄的佩服,佩服呀!”

一位身穿中山装,国字脸,相貌堂堂,大披头,叫杨锦云,学名文蔚,派名太炳,邑痒生,赶水场人,先从师张盘峰游,后继受业于张西坪,与夏江秋,龙图一起留学日本,李桂芳年长,也从师张西坪,杨锦云资质聪明,过目成诵,善于词藻,年纪不上四旬,生的端庄质朴,仪容谦仰,举止温恭,胸中怀抱不羁之才,豪杰之气万丈高,浩然之气通天地,家业兴隆,广众之下,高谈阔论,实求救国救民之良策,时尚八股文,束缚甚严,一般学八股,少则两年乃能满篇,杨锦云开笔不上一月,即行满篇,尤工诗,出口成章,有类宿构,尝与其叔岳张兆五竟诗,兆五亦诗敏捷者,二人敬茶一盅,投尹一绝,茶后索一绝,均联合实际,绝不牵强,杨锦云指着一个穿西装留短发的一人说:

“桂芳兄!此位仁兄是夏江秋!”

“幸会!幸会!”

夏江秋东溪人,长相文质彬彬,肤白肉嫩,文雅蕴藉,极有幽人墨士之风,留学日本主要学习冶金,兵器,火药等专业,终身的理想是富国强民的实业救国之路,杨锦云又指一人说:

“这位仁兄便是池佑骞。”

“那当然如雷贯耳,永新乡试举人,哎呀呀!学生的文才远不如仁兄啊!”

“那里!那里!若是朝庭继续科考,老兄的科名定在你我之上!”

“学生匪才薄德,谬承过誉!”

原来这位池佑骞,名龙灿,一身清监长袍,短发披后,四方脸,大眼睛,悬胆鼻,修长身材,幼年读书刻苦,文学甚优,落笔皆有惊人之语,敦厚笃挚,是有德行者,有词赞日:

怀抱不羁之才,惯游礼乐之地,功成名就,豪杰之志万丈高,浩然之气通天地,时怀致君泽民荣身显亲的心念,胸怀报国图强的理想。

池佑骞考取秀才后,又赴成都白鹿书院求学,结果中乡试举人,曾分发江苏县丞,因家业凋蔽,无财打点而未赴任,后留学日本,并在日本加入了立宪派,学成归国后,适值四川省筹备成立咨议局,被县人选为省议员,宣统元年九月一日,省咨议局成立,选出正副议长,会议对各部堂提议案,修正案,佑骞均参与讨论,并由他修正字句,从此长住省局,上下行文,多参与起革,修正。这几位都是出类拔萃的俊才,川中翘楚。李桂芳之妻端上茶来,大家相互寒喧,杨锦云说:

“桂芳兄极喜好诗句!小弟在东嬴与四川解元蒲伯英常切磋诗句,有《嬴东行》一首,今日特来请仁兄斧正!斧正!”

“蒲伯英!他可是举人中第一名啊!貂不足,狗尾续,学生薄才,焉能在班门中弄大斧!”

“锦云你念出来,大家听听呀!”

“好!各位不要见笑,

天地既生我,即时我天地。同系蜀中人,多让古人是。

不抱天地心,大负我生意。崇堂辞白发,痛洒佳儿泪。

我生廿年来,碌碌无所恃。怒策一鞭催,叱咤王尊敬。

驱马走蚕丛,长江堆滟预。二月出夔关,三月下江南。

床头万卷书,大半千年事。浮云变今古,天地为改观。

峨眉苏子由,少我年一岁。赤壁吊周郎,潇潇江水寒。

披读上韩书,慷慨平生志。阿瞒今安在,云树指长安。

五月渡黄海,杖剑涉狂澜。一念几号绝,那忍回头看。

风尘染颜色,湖海涤心肝。刘琨拨剑舞。照烈附朇叹。

放眼观五州,欧美风雨漫。苍苍如爱我,马革裹尸还。

回首望中原,群酋蚁附膻。英雄不至此,壮心总末己。

廊庙黼黻公,猴新沐而冠。抱此一点心,天地同生死。”

但见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洋洋洒洒,金字辉煌,文不加点,一气喝成,诗句神采飞扬,词藻华美无比,众人无比肃然起敬,李桂芳听罢拍案叫绝道:

“好诗C诗!言为心声,此言一点不差,杨兄弟气度不凡,才气纵横,其诗气贯长虹,不可一世!为兄也为之搁笔呀!兄弟诗虽好,然而总还带着牢骚气,这也是屡试不中的缘故,幸亏还豪放,将来可望飞黄腾达,春风得意!”

大家都知道李桂芳的为人是极其守旧的,后也曾锐意赞同维新,但总是跳不出皇权的框框,杨锦云念完不缅有些口干,喝了一口茶说:

“桂芳兄!我们读书人,不可一天只死读书,读书死啊!自从上次一别,东渡日本,当兄弟的见识大长呀!深深地觉悟了,我国屡遭列强侵略的根本原因,是那残暴的满清专制压制广大民众,致使我国日益衰贩,桂芳兄!民族之命运也是我们个人之命运啊!”

“当学子的人,亟应谨守卧碑,安分守己,现在事不到火候,胆敢硬来出头。此语虽然言之有理,可是又如之奈何呢?”

夏江秋接上话说:

“桂芳兄!古人云:‘君子有道则为之,无道则伐之!’吾等中华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