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浪沙洲 > 浪沙洲最新目录

第十回(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第十回曹天泉火烧芭蕉寮,陈京慷单刀斩黄龙。

砥砺会渝城募善款,代菊菲奋然剪发辩。

民国十一年夏历五月十三日夜,刘湘派周世义任綦江县长,防军移防,消息走漏,邓国璋,曹天泉,周燮清得到消息,急率一千人来攻城,天黑月高,已近子时,周燮清心急火燎地说;

“兄弟们!爬上去,攻下县城,商会的银元那个抓到那个得!”

那里知道周世义老奸巨滑,又留有二连人守城,兄弟们背着枪,个个奋勇争先登云梯,适逢哨兵在城跺处屙屎,忽然听到下面有悉悉索索的响声,便转身一看,说:

“我的妈哟!”

惊叫一声,抓起枪一看黑压压的一片,一人已到墙上,赶紧随手猛剌一刺刀,“哎哟”,那人倒下城墙,庚即一枪打那个指手画脚的人,正中周燮清的手膀,郑国璋,曹天泉闻响,吓了一跳,见城中有防备,城内防军听到枪声,纷纷打起灯笼上城,顿时枪声大作,硝烟弥漫,郑国璋只好命令:

“撤!”

上了墙的,只好下墙,仍在南门外捉了一些绅粮,拂晓即率队而去。

东溪场王爷庙后几间房子的,就是关押绅粮的地方,几乎天天都要从这些房子拖出几具尸体来,后来曹天泉竟把死尸与活人关锁一屋等家属拿银子来取僵尸,不少绅粮倾家荡产,蓉来的竟是一具无法辨认的尸骨,有的连尸骨也没有见到一根。

一天曹天泉的管事曹裁缝来了到芭蕉寮,购买烟土,芭蕉寮的棒客刘汉珍,其子刘子敬两爷子有三百多人枪,控制着黔北的烟土交易,曹裁缝带着银两与十个弟兄跟随来到芭蕉寮,芭蕉寮本是苗人的寨子,因是贵州的通道,马骡商货,熙来攘往,因其场四周芭蕉环绕故名,那成片的美人蕉果实累累压弯了枝头,场外良田万亩,流泉喷薄其中,龙潭沉涵碧凝,深不可测,街房如蜂房燕垒,结茅架木,重楼复阁,燥爽明透,刚进场口,刘子敬便带着几十人将其拦住傲气十足昂头摆尾地说:

“站住!那路的?”

曹裁缝见刘子敬个头矮小,黑皮肤,一副龌龊肮脏的样子,便没有放在眼里说:

“你是谁?你知道曹天泉么?”

“我管你曹天泉,王天泉,把他们统统抓起来!”

刘子敬活了二十几,没有见过谁敢顶撞他。便扯起黄鳝般的颈子吼道,话又说转来牛再大也压不死虱子,十几个人被绑起,押到大寨,刘汉珍已年到七十,身材高大,好不容易老来得子,此时因抽了几口泡子,闻了鼻烟,一阵酸痒,连打三个鼻嚏,然后打了一个喝海,才来了点精神,幺儿大呼薪,惊爪爪的叫唤:

“爹!抓到几个贼娃子!”

“幺儿带进来!”

刘子敬叫人将曹裁缝十人连推带拉押进大寨。说:

“他身上搜出五千块大洋!”

刘汉珍一听有这么多钱,心中暗喜,口吐唾沫如雄狮般吼道:

“大胆毛贼!在那里作案?今天落到我的手头,从实招来?”

“好汉!我是郑国璋师长手下曹天泉旅长管事,今天来芭蕉寮来收购烟土。”

“哎呀!你这几个毛贼竟敢称曹旅长手下,来呀!拉出去毙了。”

“你!刘汉珍!我兄弟决不会饶你!……”

手下人不由曹裁缝几人分辨,果然拉出去枪杀了。消息传到东溪,曹天泉气极,带着五百人杀气腾腾地冲到芭蕉寮,刘子敬、刘汉珍率众阻击,两军相见,枪声大作,硝烟弥漫,刘汉珍在阵前大喊:

“曹旅长!兄弟实在对不住了,蚊虫咬到菩萨——认错人了,兄弟愿和谈,你死去的兄弟一人赔一千块大洋。”

“呸!刘汉珍,老子这一辈子又不是没有见过钱,老子必须要你宝贝儿子的命来抵我兄弟们的命!”

刘汉珍一听气得胡子一根根笔直,丧心不已,说:

“幺儿!看来曹天泉是不会放过我们两爷子的,我已老了,你带人往大罗山跑!”

“爹!我们一起跑!我来挡住!”

“我已老了,记倒:今天是你爹祭日,要在每年的今天给老子烧点纸。”

“爹!”

“快走!”

刘子敬悄悄走到后场口。这时曹天泉见刘汉珍据场中民房而守,不断放冷枪,便叫人在田中搬来谷草,堆起,放火,这芭蕉寮本是干栏式吊脚楼,一见火起,便燎原一片,居民四处乱窜,曹天泉命令见人便射击,一时间哭叫声一片,刘汉珍见火已到楼脚,火威猛烈,势不可挡,提枪先将几个老婆打死,然后自尽,刘子敬顾不得老子,带着几十个人,跑到大罗山去了,曹天泉直到看见刘汉珍烧焦的尸体,方才撤军,芭蕉寮已被烧去十之八九。

民国十四年,却说王奇岳走后,王良从重庆华英中学毕业,王良先前由王根澄安排到任家湾其外公朱后村所设私塾读书,后又在其父教的私塾攻读古书,学写文章。一天王良到钱庒协计昌去办事,乘乱偷走银元,拿到北街门外散给叫花子,结果挨了王根澄一顿教鞭,母亲心痛王良,赶紧为儿子拂尘,做吃的,王良长相憨厚、聪明、机智、身体结实、大眼睛、厚嘴唇,母亲说:

“幺儿!你老子这回要给娶个媳妇。”

“妈!我不要!”

“傻儿子,有了媳妇,便有了儿,有了儿便可当家噻。”

“我还小,我要上大学,学二爸出国留学。”

“结了婚,把儿子生下,你去留你的学。”

一会儿,王根澄一阵风似的回来了,正禁危坐中堂,王良不敢怠慢,规规矩矩来到王根澄面前站着,低头并足,王根澄表情严肃端坐于孔圣人相前,说:

“王良!你已长大成人,应该明白许多事理,最近写了什么文章?”

“我近日写了一文《论修身》”

“念!”

“古之圣君,以民为本,而不拂民之心,凡有残民之政,虐民之条,民恶则亦从而恶之,迨后君安而国靖。

今夫士君子,读书明理而已,何必岌岌于功名也哉?然修之家者,必献之廷,一旦乘时利见,必出而治世,以负天下苍生之望,乌可独善其身哉。

天下之利益无穷,以一人谋之,不若与众人谋之,一人之势力孤,虽

本章 共4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