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浪沙洲 > 浪沙洲最新目录

第三十三回(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第三十三回海外赤子金陵惊魂,春风得意携妻还乡。

夫妻重逢情难相续,摇身一变赫目显贵。

聂清沛那年不满二十岁,就远离家乡,飘洋过海奔赴美国求学,由于受爱国华侨们感染与资助,再加上他勤奋好学,思维敏锐,便于特别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见其从入学后,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发现他颇具超人的聪明才智,特向美国政府推荐他留在美国工作。美国联合碳化物研究所和美国中央合金钢公司先后聘请他担任工程师,冶金室主任,后又受聘于美国机器翻砂公司担任工程师,在美国,虽然给予他比较优厚的薪金,生活条件也很优裕,工作环境也异常舒适,但他仍朝朝暮暮总是想着自己的根在中国,经常思念自己祖国,常常默默翘望太平洋彼岸。每当他夜深人静的时候又思念自己曾经相恋的爱人,是他对不起她,也许是阴谋所逼,也许是自已优柔寡断所至,也许是命运所至。他看见在西方男女相恋,只要男女愿意,双方都是没有任何顾忌的结合,他们说:这是天理,这是上帝的旨意,谁也不能违背天意,多少美妙啊!难道我们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精神枷锁,套进自己头上吗?于是多次申请辞职,迫切要求尽早回归祖国,美国当局觉得人才难得,千方百计尽力挽留,终于在中日战争爆发之机,理由充足他才毅然回到祖国怀抱,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决心在中国土地上施展才华,报效祖国,正是光阴似水,日月如梭。弹指间巳过五,六年。

当他刚到国民政府在南京西华门设立的冶金研究室工作,担任主任委员,从事各种金属提炼,试验,研制工作。在此之前,全国已喧腾西安事变,这天他刚刚将实验室人马凑齐开完会时已是华灯初照,从祖国各地和海外归来的各类人才济济,这些人才是祖国的精英,个个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刚开了会,他走在回住处的路上,突然电台传来消息:

“蒋委员长释放归来!”

“这样好!内战危机消除了,有利于抗日。”

南京城内外鞭炮齐鸣,光焰照天,一派欢腾景象,晚上聂清沛等人都很兴奋,第二天上班,委员会主任说:

“同志们!日寇进逼,华北局势日益紧张,战争气氛,越来越浓,芦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现在日机已经开始轰炸南京,上海已快大战,上峰命令自宁迁渝,每人二百元,勒令疏散,到重庆集合报到。”

大家领了二百元钱,聂清沛也只好回到驻地打好行装,在一班军人的护送下到达下关码头,但见逃难百姓,扶老携幼,一片凄凉,散兵游勇,沿途劫掠,人马当道,只见行李堆集如似城墙,行人奔跑,争抢小船渡江,军车阻滞,乱军之际,一士兵持枪开道,一梭子机枪响后,果然亮出一条路来,强拉了一只小船,送了几次批到停在上游的巨轮,刚上船,日机便来疯狂扫射,船在暮色中启碇,船上的人心才稍安,然而上了船的聂清沛却是心力憔悴,头昏脑胀,他连忙从西装内衣袋里,摸出白大绸手帕,不断揩擦额上沁出的汗珠,乘着苍芒的月色,聂清沛回首遥望这六朝故都——金陵,已是硝烟弥漫,枪炮声不绝,一片喧霄。心里一阵怅惘,不由紧锁双眉,右手抚额,沉思不语,两眉间竖起两条深深地皱纹,在回国后的工作之余,他每日必读郑振锋所编《晚清文选》,书中所写有许多志士如康有为,谭嗣同等,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出谋划策,甚至洒热血,抛头颅,决不是现在的人所说:中国人生性愚蠢。其实我们一点也不比别人差,只是敢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太少了,聂清沛看这浩浩江水,脱口而出:

浩浩长江水,渺渺人生路。

江水尚断流,人生安可负。

江流入大海,志往归何处。

江阻起波涛,志违焉敢怒?

却说这边霍仁帆百事已了,丢了公职,好在囊橐充盈,霍绰荣耀,倒也无所顾恋。便在重庆花了五千块大洋买了一辆福特小轿车,请了一个司机王善夫,此人在部队里是为中央军当司机,为人机灵,人物标致,只因怕当炮灰,开了小差,一家人欢欢喜喜回綦江老家,川黔公路已通,汽车一到,行人自动散开,好不威风,一天的时间便到綦江,远远望见城门,城墙,霍仁帆说:

“善夫!停一下,我下去走走!”

“仁帆!我也下去。”

“爸爸!我早想下车屙尿了!”

一家人下了车,小帮共飞快地跑到河边去了,霍仁帆手挽着素容,素容穿着妆花锦绣旗袍,在綦河边远眺,他昂着头,远望滔滔的流水,不由心中无限感慨,他想到当初自己不过是一个穷书生,全靠自己的艰苦奋斗,而今已是西装革履,手琬上盘丝打簧金表,金戒金膀,翡翠搬指,神气十足,虽已年及三十几岁,但依旧威风不减,不仅娶了一位美丽而富有的妻子,相得益彰,妻子美色照人,耀目晶光,使人艳羡,并且自己步步登高,社会地位上升很快,虽然丢了公职,对他来说是毫发无损。只因囊橐充盈,当年的抱负眼看着几乎都实现,真是前程似锦,踌躇满志,神采飞扬。乐滋滋地昂首顾盼,好不荣耀。威风十足。真想引吭高歌。正犹如当年周公谨,雄姿英发,小娇初嫁了。情不由已失口呀笑,素容问:

“你在笑啥子呢?”

“马上就要见爸爸,妈妈了。”

“他们一定很想见你。”

“我妈做梦都想我呀!善夫!你把帮共带上,在瀛山宾馆订二间房间,我们走进城。”

“是!帮共!过来!”

小帮共跳跳蹦蹦地来到车旁,上了车,善夫开进了城,抗日战争已经爆发了,霍仁帆不敢先回家,他不敢正视的原配:章淑华,自知自己理亏,此时原配还蒙在鼓里,在回綦江的路上,他一直在寻思着怎样向父母和淑华交待,渐渐到了城脚,垂扬夹堤,这临河街沿河岸,好似一觉醒来新增加了许多棚户,下江口音的人到处都是,岸边河沙坝平滩上到处都在搭棚子,大多是下江而来的难民,建筑用的木材和楠竹天天涨价,从青山,瀛山等地放来大量木排筏,岸上堆满了起岸的竹木,依然供不应求,街上缺破不全的石板上,由于挑水的挑夫生意特别好,从早到晚,川流不息,以至满街都是湿漉漉的,呼叫声,吆喝声不绝于耳,烂菜叶,死老鼠遍街都是,从早到晚,从晚黑到天亮,人声嘈杂,没有片刻安宁,各条街上提篮摆摊,从早到亮,肩挑叫卖的小败

本章 共4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