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天飞传 > 天飞传最新目录

第48章以逸待劳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树有树的信仰,火有火的追求,树与火相爱相杀,这是自然的法则。

从前,有一个人,他养了一只乌龟。乌龟总是骂人,人也骂乌龟。后来,乌龟把人给骂死了。再后来,乌龟也死了…

两大阵容,三棵树,四种信仰,十二个地点,见证一段爱情故事。

相传在一片白云黑土之上,有一忘无际的沃野和宽敞华丽的楼阁。那里有流水,有阡陌,有电缆,有网络,有集市,有钱庄,有影院,有浴场,那里的人风度翩翩,白衣胜雪,那里是幽灵异乡。

幽灵异乡里住了两个人,一个叫钟宿明,一个叫燕映夕,他们是一对恩爱的情侣。钟宿明有一面魔镜,能看穿世间的一切。燕映夕老是喜欢站在魔镜前问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结果魔镜老是回答说是她本人。终于有一天魔镜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它说最美的女人是王细雨。王细雨是伊斯-兰教的信徒,她用毕生的时间来尊敬真主安拉。

伊斯-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本意指“顺从”。穆斯-林,也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本意指“顺从者”,指那些顺从安拉旨意的人,是伊斯-兰教徒的通称。伊斯-兰教认为除了安拉再没有神,即没有孔孟,没有太史,没有三清,没有巫师,没有玉帝,没有如来,没有耶稣,没有马克思和列宁,没有牛顿和爱因斯坦,没有外星人,没有套路剧本,这些神秘的存在都没有,天地间唯一的神秘存在就是真主安拉。伊斯—兰教以苏美尔(今伊拉克的两河流域)和波斯湾(今伊朗高原)为中心,向中亚传播到今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中国新疆等地。而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则于公元571年4月21日(隋朝杨坚初年)出生于阿拉伯的麦加城,于公元632年6月8日(唐朝贞观年间)逝世于阿拉伯的麦地那。伊斯-兰教发源于西亚波斯湾西部的阿拉伯半岛,随阿拉伯帝国传播到中亚五国和南非,类似于基督教发源于西亚的以色列约旦半岛,随希腊罗马帝国传播到环地中海的东欧西欧各地和北非,又随大英和法兰西帝国传播到环太平洋北美南美地区和澳洲;佛教发源于西亚波斯湾东部的印度半岛,随吐蕃帝国传播到南亚的缅甸、泰国等地,又随大元帝国传播到北亚的中国、沙俄等地;儒教、道教发源于中国的胶东半岛和山西盆地,随大汉帝国传播到西亚的俄罗斯、意大利等地,又随大唐帝国传播到中亚的土耳其、东亚的日本等地;科教和马列教发源于西欧的英国半岛和德国半岛,随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和苏联帝国传播到东欧、中国和朝鲜、越南等地。

伊斯-兰教的信仰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包括伊斯-兰教徒必须坚持的“六大信仰”,即:信安拉、信天使、信先知、信经典、信后世、信前定;实践部分包括伊斯-兰教徒必须遵行的“五项功课”,即念功、礼拜、斋戒、朝觐、天课,简称“念、礼、朝、斋、课”。

一、六大信仰

1、信安拉,指穆斯-林要相信安拉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主宰,除真主安拉之外别无神灵,伊斯-兰教又叫清真教,与基督教的主要区别在于亲近真主安拉,有利于借用神的旨意来统一思想;

2、信天使,指穆斯-林要相信天使是受安拉的差遣来传达真主安拉的旨意,奉命管理天国、地狱和人间。《古兰经》中有四大天使:哲布勒伊来(Jibra'il)、米卡伊来(Mikal)、阿兹拉伊来(Azral)及伊斯拉非来(Israfil),分别负责传达安拉命令及降示经典(立法)、掌管世俗时事(执法)、司死亡和吹末日审判的号角(司法),有利于借用神的旨意来约束行动;

3、信先知,指穆斯-林要相信穆罕默德是被安拉派遣到人间的最伟大的先知,最尊贵的使者,只要信仰安拉的人都应服从穆罕默德。信先知使虚拟的神权人格化,即君王化、等级化;

4、信经典,指穆斯-林要相信《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一部天经,教徒必须信仰和遵奉,不得诋毁和篡改。《古兰经》共114章,6236节,其中穆罕默德在麦加口述了86章,占全书的三分之二,他迁移到麦地那以后又口述了28章,占全书的三分之一。信经典使虚拟的神权具体化,即制度化、程序化;

5、信后世,指穆斯-林要相信:整个宇宙及一切生命,终将有一天全部毁灭。生命死亡以后,安位又会使他复活,即复活日来临。这是穆斯—林普遍信仰的因果报应、投胎转世的人生终点观。复生日到来的时候,一切生命的灵魂都将接受真主安拉最终的判决:行善的人将进入天堂,永享欢乐;作恶的人将被驱入地狱,永食恶果。伊斯-兰教所提倡的两世兼顾,号召穆斯-林要在现世努力创造美满生活,同时也应该以多做善功为未来的后世归宿创造条件,两者相辅相成。信后世有利于用神权中的轮回和报应来约束人的恶行;

6、信前定,指穆斯-林要相信世间的一切都是由安拉预先安排好的,任何人都不能变更,唯有对真主的顺从和忍耐才符合真主的意愿。所有的劫数都是命中注定的,遇到困难的时候,真主安拉既提倡尊重客观规律性,又提倡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穆斯—林普遍信仰的人生中点观(人生中点观和人生终点观是人生观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于约束规范人的言行)。不可更改的客观前定,如:美丑、大小、生死;通过施舍、祈祷等因素可以更改的主观前定,如:福祸、善恶、寿命。信前定有利于用神权中的宿命论来包容苦难,砥砺前行。

二、五项功课

1、念功,指穆斯-林念“al-Kalimah al-Tayyibah”(偶卡尼玛,偶踏夷玐)这句口头禅,这是阿拉伯语,译文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类似于佛教念“南无阿弥陀佛”。当众表白一次,名义上就是一名穆斯-林了,有利于确定信仰,动心忍性。

2、礼功,指穆斯-林每日五次礼拜,每周一次的聚礼拜(即主麻拜),一年两次的会礼拜(即古尔邦节和开斋节的礼拜),类似于道教的进庙跪拜忏悔。礼功是督促穆斯-林坚守正道,对自己过错加以反省,有利于苦其心志,避免犯罪。

3、朝功,指穆斯-林在规定的时间内,前往麦加履行的一系列功课活动的总称。 教历的每年12月8日- 12月10日为法

本章 共8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