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定的朝觐日期,在此期间瞻仰麦加天房称“正朝”,在此时间外去瞻仰麦加天房称为“副朝”。所谓“朝觐”一般是指“正朝”。凡身体健康,有足够财力的穆斯-林在路途平安的情况下,一生中到圣地麦加朝觐一次是必尽的义务。不具备以上3个条件之一者则可以进行代朝,有利于长途跋涉,劳其筋骨。
4、斋功,即成年的穆斯-林在伊斯-兰教历的莱麦丹月(回历九月),白昼戒饮、食和房事一个月。黎明前而食,日落后方开。但封斋有困难者,如病人、年老体弱者和出门旅行者、孕妇和哺乳者可以暂免,或过时再补,或纳一定的济品施舍,有利于饿其体肤,磨炼意志。
5、课功,指富裕的穆斯-林有义务从自己所拥有的财富中,拿出一定份额,用于济贫和慈善事业。“营运生息”的金银或货币每年抽百分之二点五,农产品抽十分之一;各类放牧的牲畜各有不同的比例。天课的用途,《古兰经》有明确的规定,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天课的用途在各国或各地区不完全相同,有利于维持组织运作和缩减贫富差距。
钟宿明比较有经济头脑,喜欢用魔镜播放历史故事,然后对收看的观众收费,比如他这天就用魔镜放了个“以逸待劳”的故事。
“战国末期,秦国少年将军李信率二十万军队攻打楚国,开始时,秦军连克数城,锐不可挡。不久,李信中了楚将项燕伏兵之计,丢盔弃甲,狼狈而逃,秦军损失数万。
后来,秦王又起用已告老还乡的王翦。王翦率领六十万军队,陈兵于楚国边境。楚军立即发重兵抗敌。老将王翦毫无进攻之意,只是专心修筑城池,摆出一派坚壁固守的姿态。两军对垒,战争一触即发。楚军急于击退秦军,相持年余。王翦在军中鼓励将士养精蓄锐,吃饱喝足,休养生息。秦军将士人人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平时操练,技艺精进,王翦心中十分高兴。一年后,楚军绷紧的弦早已松懈,将士已无斗志,认为秦军的确防守自保,于是决定东撤。王翦见时机已到,下令追击正在撤退的楚军。秦军将士人人如猛虎下山,只杀得楚军溃不成军。秦军乘胜追击,势不可挡,公元前223年,秦灭楚。”
这个故事里面的几大主角,李信,王翦,秦政和项燕,需要作一些解释。
1、公元前230年,秦政派史腾率师十万从咸阳出发南下渡过黄河攻打韩国,一路势如破竹,几无抵抗,俘虏了韩桓惠王韩然的儿子韩安,以韩地建置颍川郡,建郡治于阳翟(今河南许昌)。韩安是秦相韩非的父亲、汉相张良的叔父。秦政将韩安迁到周口陈县,不久将他杀害,韩国灭亡。
2、公元前229年,秦政派王翦和杨端率师十五万从咸阳出发东进渡过黄河攻打赵国,赵孝成王赵丹的孙子赵迁命令将领李牧、司马尚率军抵御秦兵。两军对磊,相持不下,赵国突发地震,有方士预料到李牧是龟妖转世,于赵国的国运有损,赵迁听信宠臣郭开谗言,杀害李牧,罢免司马尚,令宗室赵葱、颜聚挂帅,这两个人没什么军事才能,最终导致秦军攻克邯郸(今河北邯郸),俘虏赵迁,赵国灭亡。
3、公元前227年,发生了历史上着名的荆轲刺秦事件。行刺失败后,秦政以此为借口派王翦领军攻打燕国。燕武成王燕单的孙子燕喜派太子燕丹和大将赵嘉联合抵抗秦军,最后燕丹在送别荆轲的易水河边兵败。王翦乘势攻取了燕都蓟城(今河北北平),燕喜逃到了辽东,燕国灭亡。
灭亡燕赵以后,王翦年老力衰,打算退休,于是把大权交接给了他的儿子王贲和部下李信。
4、公元前225年,秦政派王贲率军攻打魏国。王贲引黄河之水灌淹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大梁城毁垣塌,魏安厘王魏圉的孙子魏假请求投降。魏假是魏咎、魏豹的哥哥。秦军夺取魏国的全部土地,杀死魏假,灭亡魏国。
5、公元前224年,秦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楚军故意示弱,且战且退,保留精锐部队从后突袭李信,大破秦军两营兵力,斩杀秦军七个都尉,李信大败而逃回咸阳。有方士预料到李信是龟妖转世,于秦国的国运有损,秦政被迫对李信停职而启用老将王翦。
王翦五次向秦政敲诈钱财礼物,才同意带领六十万大军伐楚。连王翦的部下都觉得他向秦政提出的赏赐要求太过份了,王翦却说自己是故意制造贪财的假象,借此消除秦政害怕他拥兵自立的疑惧。其实日常生活中王翦也比较贪财,如果说这些都是他为了掩人耳目而制造的假象,那么他的演技真是太精湛了。公元前223年,王翦带兵以逸待劳,大败楚军,王翦攻入楚都寿春(今安徽淮南),楚赧王熊负刍被俘,楚国灭亡。
6、公元前221年,秦政派王贲与李信率军从燕国的南面攻打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齐赧王田建听从国相田胜的计策,不与秦军抵抗,带着军队投降秦国,秦军俘虏田建,齐国灭亡,自此秦政平定九州叛乱,统一了六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秦军铁骑踏过时齐国的兵不血刃让我们见识到了吃乌龟长大的人的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山东商夷以甲骨上的八个卦象作为显圣通神和判定吉凶的图腾,乌龟在山东蚩尤、虞舜、殷商或齐鲁部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王贲攻占齐国以后,被秦政封为通武侯(管理陕西渭南),王翦、王贲、王离祖孙三代定居在此。巨鹿之战以后,秦兵被项羽打败,王离的长子王元带兵逃到琅琊(今山东临沂),在那里形成了一个名门望族,叫琅琊王氏,比如西汉王莽、东汉王允、三国王朗、西晋王祥、东晋王猛、五朝王僧辩、隋末王世充、唐朝王茂元、唐末王仙芝、五代王审知,宋朝王安石、宋末王重阳、元末王保保、明朝王振、明末王世贞、清朝白莲教主王伦以及民国抗日英雄王二小等都是琅琊王氏。此外,李信攻占齐国以后,被秦政封为陇西侯(管理甘肃定西),而西汉抗匈名将李广、三国凉州叛将李漼、晋朝西凉皇帝李暠、晋朝成汉皇帝李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南唐末代皇帝李煜、宋朝西夏皇帝李元昊、元末陕西军阀李思齐、明初曹国公李文忠、明末大顺皇帝李自成以及清朝祸国殃民的西宫太监李莲英,居然都自认为是陇西李氏。
项燕是东周末年楚国的名将。公元前223年,王翦以逸待劳,秦军攻占楚都寿春,楚赧王熊负刍被俘。项燕拥立太子熊启为楚王,在淮南一带继续反抗秦国。王翦、蒙恬率秦军来攻,
本章 共8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