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虞姬和之:“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生。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一曲唱罢,虞姬拔剑自刎于楚王项羽面前。项羽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是夜项羽率800余骑兵趁夜突围南逃,天明后刘邦方才发觉,遂派灌婴率数千骑兵追击。楚军渡过淮河后只剩下百余骑,逃至阴陵(今安徽滁州定远县西北)时又迷路了,项羽向一个庄稼汉问路,庄稼汉诓骗他左行,结果陷于沼泽,致使汉军追上。至东城(今安徽滁州定远县境内)时,仅剩下28骑,项羽自度难以脱身,却依然说:"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逃至乌江(今安徽马鞍山市和县东北乌江镇)时,项羽身边的亲卫全部牺牲,乌江亭长梅彬力劝项羽过江,以图东山再起,项羽却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项羽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接着在力杀汉军数百人后,自刎而死。
16、公元前202年正月,刘邦大宴群臣,召开战后总结表彰大会,只见刘邦朗声说道:“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然后刘邦深情演唱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群臣无不欢欣鼓舞,热烈鼓掌,天下似乎从此安定起来,这就是刘邦以逸待劳、笑傲江湖的画面。刘邦在楚河汉界打败项羽以后,汉朝大约经历了四百年,年代顺序依次是“邦惠恭弘,文景武昭,宣元成哀,平玄侯;秀明章和,殇安顺冲,质恒灵献,备禅公”。
楚河汉界的战场上,刘邦重金悬赏西楚项羽的残部,汉军中围困项羽的将领争先抢夺项羽的心腹手足部将,最终只有五人脱颖而出,刘邦随后对他们进行了重赏:王翳,擒获了项羽先头部队的首领,封为杜衍侯(山东泰安);吕胜,擒获了项羽左翼部队的首领,封为涅阳侯(河南南阳);吕马童,擒获了项羽右翼部队的首领,被封为中水侯(河北沧州);杨喜,擒获了项羽左蹄部队的首领,封为赤泉侯(河南平顶山);杨武,擒获了项羽右蹄部队的首领,封为吴房侯(河南驻马店)。赤泉侯杨喜与弘农杨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西汉丞相杨敞是弘农杨氏的始祖(弘农在今陕西华阴),杨敞是司马迁的女婿,司马迁曾向董仲舒学习四书五经并被董仲舒推荐担任太史令,司马迁后来受陇西李陵牵连被处以极刑,司马迁宫刑后被汉武帝贬为中书令开始编写《史记》,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对刘汉皇室的过度批露让《史记》一度成为禁书,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后来在汉宣帝时期帮忙出版发行了《史记》。赤泉侯杨喜正是杨敞的曾祖父(司马迁则是杨喜的孙辈亲家、杨敞的岳父、杨恽的外公,杨敞开辟了弘农杨氏),而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居然是弘农杨氏,唐玄宗时朝与高力士齐名的镇压过岭南黑帝梅玄成的威猛太监杨思勖也是出自弘农杨氏,元末的悲剧英雄镇压过红巾起义的苗兵领袖杨完者也是出自弘农杨氏,可以说是项羽的一次褪变成就了一个王朝。
仿佛所有的悲剧,都是这种模式:开始笑得越开心,结尾哭得越伤心。遥想项羽当年,大破秦军四十万,火烧咸阳三个月,是何等的雄姿英发,连刘邦的精明头脑,见利忘义,在他面前都显得有点黯然失色。他用有仇必报,狂妄自大的表演,为我们点燃了秦朝末年最美的火花,让那个“暴秦久矣”的年代逐渐划上句点。我们于是记住了那个“亡秦必楚”的项燕,记住了那个“北定中原”的项渠,记住了那个“破釜沉舟”的项籍。虞舜战死时,潇湘二妃泪洒斑竹;项羽战死时,虞姬的鲜血化作春草虞美人。他用灿烂的笑容,向我们诠释了怎样做一个在情场,牌场,战场场场得意的人。阅尽沉浮、洗尽铅华,但愿他依旧是那个当之无愧的西楚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