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天飞传 > 天飞传最新目录

第54章太平天国(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雅·何人斯》:“彼何人斯?其心孔艰。胡逝我梁,不入我门?伊谁云从?维暴之云;二人从行,谁为此祸?胡逝我梁,不入唁我?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彼何人斯?胡逝我陈?我闻其声,不见其身。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彼何人斯?其为飘风。胡不自北?胡不自南?胡逝我梁?祗搅我心。”这是豫州地主对贪官污吏的无情鞭挞,《大雅·江汉》记载:“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这是冀州诸侯对奉天子之命讨伐淮夷的深情呕歌,《周颂·天作》记载:“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这是周朝王室逢年过节对祖先的歌功颂德,《商颂·长发》:“濬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率履不越,遂视既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跻。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这是商朝王室逢年过节对祖先的歌颂。当上层的帝王、诸侯、大夫、士都在封地里为自己涂脂抹粉、贴金贴银的时候,底层的人民群众却都受到官吏的欺压剥削,这就是夏朝理官皋陶(龟督教主)、军官柏益(牛督教主)勾结夏启(大夏法老,夏朝法老一般手持代表王权的法杖,接受来自各部落的朝贡。夏朝吸收借鉴了沿着丝绸之路从西北的大夏(今新疆)、月氏(今哈萨克)等国传来的埃及太阳教,以太阳教为国教,商朝国教则是伏羲八卦教,周朝礼教,秦朝道教,汉朝儒教,唐宋道教,元朝萨满教,明清儒教,当代科教。道教比较飘逸,儒教比较规矩)发明的官僚主义给贫下中农带来的深重灾难。如今居然还有人歌颂夏禹的丰功伟德,真是不可理喻!”

天字三号桌的白万剑挺身而出,大义凛然的说道:“丁兄,你对夏禹的否定有些片面。《尚书·虞书》记载:“禹曰:「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迪有功,苗顽弗即工,帝其念哉!」帝曰:「迪朕德,时乃功,惟叙。」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这说明皋陶发明的五刑,虽然用来欺压贫苦人民有些残忍,但是若用来对付苗蛮共工,岂不是大快人心?当年共工蓄意制造水患,伤人无数,把它压在雷峰塔下都不为过,人们恨不得生啖其肉,还谈什么用五刑、用官僚主义对他很残忍?《尚书·夏书》记载:“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这说明在禹的统治下物阜民丰,四方来朝;《尚书·商书》记载:“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这说明夏朝晚期不得民心,商民自会取之。《尚书·周书》记载:“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箕子对武王进言五行测命: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说明商朝晚期不得人心,周民趁机取之。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朝气数自有天定,为官者只需恪尽职守,两袖清风即可,管家们本是贵族之奴仆,哪有什么正邪之辨、善恶之分呢?”

地字一号桌的查正明鼓掌称赞道:“讲得好,但我还有些话要补充。《礼记》记载:“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人与禽兽有分别,是因为人懂得明辨事非,遵守礼仪。但是礼仪并不是每个人先天都会的,而且礼仪纪律随着朝代更迭不断变化,这就需要有一类人来照本宣科,教化众人。而负责司法行政的最佳人选非官僚莫属,若没有他们,绝学由何人来继,太平由何人来开,刁民由何人来律?人们岂不是又会回到礼乐崩坏的返古时期?所以说礼仪是非常重要的,建立一个有法可依的法制社会也是非常重要的,人们讲文明、懂礼貌、遵纪守法就更重要了!”

地字二号桌的熊云金出言质疑:“你的观点有失偏颇,礼仪能用来律刁民,难道不能用来陷害良民?并且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礼仪能用来律财主吗?所有的是非善恶全由官僚的主观看法来判断,岂非模棱两可?其实宇宙之间有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那就是数学。楚灵王时期(约公元前500年),1、2、3、4、5、6、7、8、9、0这十个阿拉伯数字从印度传到我国,从此开辟了我国测量学、编码学的新时期,比如音乐学中把哆(1)来(2)咪(3)发(4)索(5)拉(6)希(7)作为基本音符,舞蹈学中把“1234,5678;2234,5678”作为基本节奏,武术学里面用“降龙十八掌”、“九阴白骨爪”等招式套路来编码动作,信息学中用二进制、八进制来编码数据,而且我们在时间(数轴)空间(坐标系)描述,以及平时的人力物力难度进度、长度面积体积角度能量流量、逻辑数论函数向量几何概率计算中,都需要用到数字。其实我国古代已经有一个非常古老的时钟数轴,用十天干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10)和十二地支子(1)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12)干支组合来描述60甲子的天时数轴,比如①日相纪时,两时一位:日出卯位,日落酉位,日峰午位,日谷子位;②月相纪日,七上八下():取日落酉时的月日相对位置和月相,类似夫唱妇随,初一酉位主阳盛阴衰,初八午位主阴阳平衡,十六卯位主阴盛阳衰,二十三子位主阴阳平衡;③二十四节气纪月,一月

本章 共8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