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定”:
王公土邦562个,占印度面积2/5,人口8.1千万,享有独立地位,可以自由决定参加印度或巴基斯坦。如果某土邦不愿加入两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可以继续保持同英国的旧有关系。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8月15日,印度宣布独立。
“蒙巴顿方案”给各土邦以自行决定加入哪一个国家或保持独立的权力,英国殖民者力图同各大土邦保持旧有关系,各土邦面临着命运的历史抉择。
以王公院议长、波帕尔土邦纳瓦布为首的部分王公仍在做最后挣扎。他到处游说,试图说服更多王公拒绝参加立宪议会,并且率先声明:一旦英国撤离印度,英国对土邦的最高主权终止,波帕尔土邦成为独立国。
步其后尘,特拉凡哥尔、海得拉巴、印多尔、克什米尔等土邦也先后声明他们是独立国。1947年6月11日、12日,特拉凡哥尔和海得拉巴两邦分别宣布独立,立刻受到英国证府的热烈支持。
但是,尼赫鲁坚决反对印度境内土邦独立,认为不可想象印度被割裂成为几十个分别独立的个体,否则不仅会发生无穷无尽的冲突,而且一切有计划的经济上和文化上的进步都不可能。
尼赫鲁声称“印度境内独立的土邦对国家来说是一种危险,不允许土邦与任何外国或任何独立证府在防务方面有任何联系”,“我们将不承认在印度有任何形式独立的土邦”。
印度国大党于1947年6月15日发表声明,拒绝了土邦王公们关于使土邦成为独立国的要求。根据国大党领袖巴特-尔的建议,印度临时证府于1947年7月5日成立了以他为首的土邦部,全权处理土邦问题。
通过临时证府的耐心说服,施加强大压力,绝大多数土邦感到大势已去,不得不选择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
印度境内大部分土邦与印度临时证府签署了《加入协定》:各土邦只需将外交、国防和交通权利交给印度证府,其余权利仍由土邦证府管理,印度证府不干预;土邦王公享受充分的礼仪,保留“王号”,迎来送往保持“王威”;私有财产得到保护,同时印度证府提供年金。
通过这一办法,地理位置在印度领域内的土邦基本都加入了印度联邦。
海得拉巴、朱纳加德及克什米尔等仅剩的几块“硬骨头”,则通过战争来解决,而其中处在特殊地理位置的克什米尔,其问题甚至没能有效解决,一直延续至今。
朱纳加德土邦与海德巴拉类似,君主是穆-斯林,大部分人口却是印度教徒,由于朱纳加德离巴基斯坦较近,朱纳加德君主发表声明并签署协议宣布加入巴基斯坦。但是印度证府拒绝承认朱纳加德君主加入巴基斯坦的协议,主张全民公投决定朱纳加德土邦未来。在尼赫鲁的授意下,印度军队强行入侵朱纳加德,随后举行全民投票,宣布朱纳加德并入印度。
6
土邦已成历史尘埃,克什米尔战火依旧
1947年10月27日,初获独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兵戎相见(值得玩味的是,当时的交战双方,他们原则上的最高司令都是英国人)。
最后,由联合国出面调解,双方才于1949年1月1日停火。
战争结束后,克什米尔土邦的独立地位荡然无存,印巴双方在1948年形成的停火线成为实际分割线,巴基斯坦占据克什米尔2/5的土地,印度占据3/5。
1949年,南亚版图上最后三个土邦特里普拉、曼尼普尔和巴纳拉斯加入印度联邦。
此后,印度证府先后通过归并、改组以及对土邦王公实行赎买政策,最后消灭了这些土邦。
1971年,印度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土邦君主的年金和称号,王公的资产也都被充公。这样,土邦王公时代在印度彻底结束了。
然而,土邦在历史上形成的问题,至今仍在深刻影响着这片土地。
现今,印度境内各邦仍有着不同的语言、宗教甚至法律,东北部地区的阿萨姆邦、曼尼普尔邦等地,长期有着强烈的分离主义倾向,大规模骚乱时常爆发。
印度的国家结构仍然是松散的,中央证府对地方的控制仍是无力的。
而在克什米尔,两国至今仍在前线紧张对峙,时而爆发规模不等的冲突和流血。
已化作历史飞灰的土邦,似乎仍然笼罩着南亚大地。
以上是印巴冲突的历史因素。
8月9日深夜,中方外交部负责人9日晚,在北京同专程紧急来华访问的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举行会谈。中方表示,“巴印两国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都是发展中大国,都处于关键的发展阶段。我们呼吁双方以国家发展为重,以南亚和平为重,妥处历史恩怨,打破零和思维,避免单边行动,寻求和平共处的新路。”
2019年8月5日这次印巴冲突是否会导致战争?欢迎留言发表观点。
寒风凛冽,乌灰苍黄的泥土地上了无生气的铺卷着一缕缕一丛丛的凄青落叶和焦黄枯草,寒鸦数点在烟白的天空下斜飞,凋谢了朱红丹漆并被烟灰熏黑的陈年古旧笔直烟囱上缓缓冒出了从不远处青山翠坡上拾拣而来的松毛刺稞引燃和用松树构树劈砍而成的干柴火化产生的浓浓的青烟,烫熟了路过乌鸦身上披挂的一支支油亮的黑色羽毛,惹得乌鸦们扑扇着不够吉利的翅膀在烟囱上方盘旋并用锋利肮脏的尖爪在青砖红瓦上略带报复的抓挠,同时鸦群们吃过尸肉的黑恶的尖嘴里发出一连串“哇哇呱呱”的杀猪般的悲惨嚎叫,老年人们常说听到乌鸦的叫声不吉利,恐怕韩寨或阳棚某个阴暗的角落里又有某些不够起眼的角色在悄无声息中撒手人寰了,然而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说不定在韩寨或阳棚某个温暖的角落里又有一些忘眼欲穿的新婚夫妇在吻婆产婆焦急的忙碌中迎接着一个个新生命的到来。佛教的班-禅达-赖在圆寂的时候会指点一个方向,小僧弥们将会把沿着这个方向寻找到的第一个新生儿作为方丈住持的接班人,僧尼们向来讲究四大皆空超凡脱俗无父无母无儿无女,然而当他们圆寂的时候还有袈裟度牒、职位经卷需要交接,轮回转世说很好的解决了僧规戒律对化外之人无法留后的困扰,为和尚尼姑们找到了继承衣钵的传人,这是佛教中参透生死后的顿悟,也是红尘中留恋生死的羁
本章 共7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