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易水绝恋 > 易水绝恋最新目录

议耗羡雍正起疑心 释迷惑云惠献甄言 4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雍正阴沉着脸看了云惠很久,他真的想问一句:今晚朕想召幸你,你愿意吗?不过,他还是忍住了这种冲动。不过转念一想:朕贵为天子,想召幸谁还要征得她的同意,还反了你个小丫头子!自己如此安慰自己之后,心里稍稍平衡了一点。

这天雍正传召方老先生、张廷玉等人议事。因为刚刚下了朝,雍正便想张廷玉等人还没有吃早饭,(当时的皇上与众大臣是每日两顿正餐,分别为上午十点和晚上五点,其余早中晚三次点心,点心包括的范围相当广,包子、烧麦等均包括在内。)便命云惠与米玉贵在外间备好宫点等小食。

米玉贵调度着小太监们把一张长条案抬过来,云惠看着小太监们摆宫点。这时,方老先生与几位大人已经到了。方老先生笑着与云惠点头致意,云惠忙以万福还礼。张廷玉却低着头微微一点,并不看云惠,云惠心中一笑:真是位端端正正的儒家先生!这就是传说中的非礼忽视吗?想着也以万福还礼。

皇上叫大家先用点儿点心,再议事。于是大家出来随意用了点。按规矩,宫女太监们都退了下去,独留下云惠在雍正身边伺候。

不一时,大家用好上得殿来,开始议事。这天雍正召大家来是要议山西巡抚诺岷所上的奏折。奏折中说:欲将山西各地的火耗银子归公。此事在康熙朝就有人提出过,但是圣祖康熙认为,各级官员俸禄甚薄,再失火耗银子一项,怕各级官员虐取於民。

而这一次诺岷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提出统一从火耗银中提出一部分发给各级官员,以补其微薄薪俸。各级官员日常一些往来应酬的费用因为没有出处,所以大多亏空府库银两。经查山西各州县府库多有亏欠。因此诺岷在奏折中将相关官员逐一进行了弹劾,并请吏部另行选派有才德之士发山西任用。

布政使高成龄奏言:“直省钱粮向有耗羡,百姓既以奉公,即属朝廷财赋。臣愚以为州县耗羡银两,自当提解司库,凭大吏酌量分给,均得养廉。且通省遇有不得已例外之费,即以是支应。至留补亏空,抚臣诺岷先经奏明,臣请敕下各直省督抚,俱如诺岷所奏,将通省一岁所得耗银约计数目先行奏明,岁终将给发养廉、支应公费、留补亏空各若干一一陈奏,则不肖上司不得借名提解,自便其私。”(此清史稿原文)

这是一件关系吏制根本的大事,因此雍正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方老先生与张廷玉都持赞同观点,而隆科多等人持反对意见。隆科多等人主要是认为,官员们都是贪得无厌的,这一点养廉银子就会满足了他们的胃口了吗?当然不会,而且耗羡归了公,他们自有其它名目再征收其它税项。到时耗羡也收了,别的名目又再收,反而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雍正边听边思索,他觉得两方都有些道理。便说:“舅舅所言亦有道理,着交总理事务王大臣及九卿集议。”

至晚间,雍正还在思考这件事。云惠见皇上早膳就没怎么进,晚饭又没怎么动便问:“皇上,您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雍正还在出神儿:“啊?”

云惠笑道:“皇上,奴婢问您为什么没有胃口?”

雍正一笑反问:“你以为是为什么呢?”

云惠明知是因为火耗归公的事,但是这半年的宫廷生活,她已经变得聪明多了于是笑道:“奴婢不敢妄揣圣意。”

雍正叹了口气说:“每当朕对于某事有所困惑之时,便想垂问于你。然朕自知断不可如此!长此以往,朕便会产生颓惰之心,若你不在朕身边了,朕该如何是好啊!”

云惠想了想说:“皇上,奴婢也不是什么事都知道的,只有历史上十分着名的事件奴婢才有可能知道。即使是知道的,还有可能与史实有出入。因为奴婢的历史知识大部分都来自于小说、戏文之类的。可这些又会出现谬误。所以就是您想把奴婢当拐棍,奴婢只怕还不堪大用呢!”

雍正边听边点头:“有道理。既具经纬之大才者亦不可知史上全部事件,况那些不见于经史之事更无从可考可信。”

云惠笑道:“皇上,您也别太操劳了,这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呃!奴婢的意思是,您身体的健康不是您一个人的事,关系到朝廷的命运,您还是吃点儿东西吧?”

雍正却摇了摇头说:“朕……这耗羡之事你可知否?”

云惠摇头晃脑的说:“略知一二!不过,为了不让您生出颓惰之心,奴婢就不作禀报啦!”

雍正没好气儿的瞪了云惠一眼说:“那你就出去,别在朕跟前晃悠。”

云惠调皮的一笑说:“不过,奴婢想告诉您一句话。”

雍正摇了摇头说:“什么话,说罢!”

“天下之大,哪有处处一样的?这天下的事,也不是只有全对和全错的。任何事都会有利有弊。只要是利大于弊就是好事。皇上?奴婢说的对吗?”云惠机敏的一笑。

这番话尤如一语惊醒梦中人一般,雍正只觉得自己好像一直在一条黑胡同里走,云惠的话就像一盏明灯,这灯一照,他才发现穿过这条胡同竟是一片广阔的天地。雍正顿感神清气爽。但是他转念又想:隆科多一向说话留有余地,为什么此次反对的态度如此坚决?难不成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意思?他会和老八他们有勾结吗?应该不会,按说他和老八毕竟没有与自己的关系近。可是人心是最难以琢磨的,不可不防啊!

雍正边想边向御案走去:“云惠研墨!”

云惠忙跟了过去研墨,却见雍正找出年羹尧的密折,又补上了垂问“耗羡归公”一事。云惠眼看着此时的雍正十分信任年羹尧,很多事情都与他商量,密折和批复在两人间频繁往来。而三年后这对君臣却会彻底决裂,那种先知的痛苦再一次涌上心头。

云惠见雍正又陷入了沉思,便不再说话了。只是悄悄的给雍正又盛了一碗粥放在一边。心中闪过一丝难过:等再过两天,一看廉亲王就耗羡银子上的奏折还不知道气成什么样儿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