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不出云惠所料,总理事务王大臣即廉亲王允禩及九卿,所上奏疏中认为诺岷所提耗羡归公及养廉银一事并不可在全国推行,因为他们认为此项收入并非正途,建议只在山西试行。
但是令云惠有些意外的是,雍正并没有拍案而起,痛骂廉亲王,更没有暴跳如雷、痛心疾首。而是稍作沉吟,提起御笔写下一段朱批:“州县火耗原非应有之项,因通省公费、各官养廉不得不取给於此。朕非不原天下州县丝毫不取於民,而势有所不能。州县徵收火耗分送上司,州县藉口而肆贪婪,上司瞻徇而为容隐,此从来之积弊所当削除者也。与其州县存火耗以养上司,何如上司拨火耗以养州县。至请先於山西试行,此言尤非。天下事惟有可行不可行两端。譬如治病,漫以药试之,鲜有能愈者。今以山西为试,朕不忍也。提解火耗,原一时权宜之计;将来亏空清楚库充裕,有司皆知自好,各署耗自渐轻以至於尽革,此朕之深原。各省能行者听,不行者亦不强也。”
写完对一边的张廷玉的说:“廷玉啊,你来看看?”
张廷玉忙接过来仔细的看了,看那表情似乎并不完全赞同。只是那表情一闪而过,却未能逃过雍正的眼睛。
雍正笑道:“廷玉,你是认为朕行事太过急切了吧?”
张廷玉忙跪下回道:“回皇上,臣不敢。”
雍正轻轻的一摇头叹息道:“你不用怕,你的想法朕深知,你是想这些新政之类虽好,但不可操之过急。廷玉啊!朕要告诉你,朕之所以急切是有原因的,朕的时间不多啦!望你也能明了朕的心意。”说到这里雍正不自觉的看了一眼在一边当值的云惠。
云惠心中明白,雍正已经知道自己在位不过十三年的时间,因此事事求其速成,但求天下的难事一力承担,为子孙开创一片盛世基业。
而张廷玉呢,他是康熙朝的老臣了,是一位老成谋国的宰相。他觉得这位雍正皇上勤勤恳恳、励精图治无可厚非,只是如此事事求快,只怕欲速则不达!今天,皇上竟借这份朱批,向自己表明心意!张廷玉既感动又感叹,感动的是皇上如此重视自己、信任自己,对自己剖白心事!感叹的是,皇上所虑不虚啊!圣祖皇上少年登极,青年时期已经执政,而雍正皇上已到了不惑之年才初登大宝,时间的确是不多啦!
想到这里,张廷玉忙说:“皇上万不可如此多虑。臣有生之年定竭尽全力辅佐皇上。唯望皇上以天下为念,千万保重龙体。臣定当勉力办差,力求从速!”
雍正听了很高兴,从御案后走了下来,亲自将张廷玉扶了起来,用力的握了握张廷玉的手。
晚膳时,雍正又传旨命人将各色宫点,及滋补荣养的补品赏赐给张廷玉。
徐徐秋风送爽,雍正高兴的对云惠说:“大考已经结束啦。朕已经命人将今年恩科进士的卷子送了上来。”
云惠笑问:“皇上,您要试卷干什么?”
雍正笑道:“朕要再看一看,这是朕继位后的第一科,朕要钦点三甲!”
云惠高深莫测的一笑没有说话。
雍正心情不错,看云惠这样的笑,来了精神儿笑道:“怎么?看来你对恩科的三甲也略知一二喽?”
云惠看雍正高兴,于是笑道:“皇上,不如这样,在您钦点前三甲之前,我写下他们的名字,当着您的面儿封好。等您确定了前三甲之后,咱们再一起拆开来看看,好让您再确认一下我是不是未来的人。二来嘛,逗您乐一乐!”
雍正不知自己是怎么回事,只觉得和云惠在一起,自己的心也跟着年轻了许多,于是高兴的说:“好啊!如果你写错了,那就证明你不是未来的人,正好可以老老实实的呆在朕的身边!”
下定决心“不解风情”的云惠此时玩心大起,根本没想过这句话的意思!忙从自己的怀里拿出自制的羽毛笔,从御案上拿过一张纸,走到一边写了三个名字,然后折好封了起来。
雍正拿过一个密拆盒子,锁了起来,笑道:“这可安全了,如果你写错了那你可就是犯了欺君大罪!”
云惠自信满满的笑道:“奴婢知道,奴婢不会错的。皇上,奴婢要是写对了,您赏奴婢什么呢?”
雍正想了想说:“嗯……如果你写对了,朕就赏你一根金钗!”
云惠故作生气的样子说:“皇上,您也太抠门了!”
雍正笑道:“好,那就再加一对翠镯好啦!”
几日后,雍正与方老先生、张廷玉、马齐正在一起评议恩科的试卷。雍正高兴的说:“这科取得还是不错的,众位看看,不少人材啊!”
张廷玉从雍正已经圈过的试卷中抽了几份看了看,也满意的点头:“很有些见地啊!锻炼一下定可成为栋梁之材。”
雍正却板起脸来说:“不!廷玉,不要锻炼!朕就是要这股初生牛犊的气势!”
张廷玉忙一迭连声的答应着。马齐看着直想笑,勉强忍住没有笑出来。
雍正一转头,见方老先生正品着茶,看着一份试卷,流露出十分欣赏的神情。雍正不禁好奇道:“是哪一位的大作,能入得了方老先生的法眼啊?”
方苞忙回答:“皇上,您看这一份,虽说字迹不太工整。然而却颇有些功力,别有一种俊秀在其中。”
雍正接过来一看说:“是啊!此人眼光犀利,胆量过人,竟在试卷中针砭时弊。”
马齐接过来看了看说:“只是轻狂了一些,有些恃才傲物之感!”
雍正摇头道:“就是要这样才好!都被官场磨砺成材了,就失去那股子热忱,再难有所建树啦。只怕又与那些迂腐的老好人儿同流合污喽。”
方苞却笑道:“此人颇有些我年轻时的风格。别吃了亏才好。”
雍正点了点头,在那份试卷上写了一甲第三!又看了看,此人名叫“刘墨林”。
张廷玉、马齐共推一位名为王文韶的试卷居首。雍正也觉得此人老成持重,颇有古风。于是在卷头写了一甲第一。
恩科主考选取的尹继善为一甲第二。
晚上用过晚膳后,雍正把那个密折匣子拿了出来,当着云惠的面打开一看,只见云惠那独特但很绢秀的笔迹写着:状元王文韶
榜眼尹继善
探花刘墨林
雍正脸色一变: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