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04
天一亮,淑娘便跟着太子殿下的马车走了。
走之前,她拿着我们这一年攒下的所有积蓄,托同样挂着白布的邻居家帮忙安葬我。
却被人拿扫把打了出来。
「你这荡妇,休要踏进我家,脏了我家的地。」
淑娘木着脸,将钱袋子留下,跪在邻居家门口,磕了三个响头。
「谢郎的后事,就有劳傅大哥了。」
到了京城,太子将淑娘安置在京城的一处宅院中。
淑娘出身风尘,又曾是状元娘子。
太子若真将她带进宫,免不了会被言官弹劾。
当然,即便被弹劾,其实也无伤大雅。
当今圣上膝下仅有太子一个儿子,除非太子想不开要弑父,否则他这太子之位没人能撼动。
太子不带淑娘进宫,单纯是因为已经得到手,便不想再为了她,而给自己添麻烦。
可淑娘在欢场学的媚术到底派上了用场。
太子被她取悦得飘飘然,回宫后才过两日,便耐不住又宿在她这儿。
时日一久,京中权贵很快就知道太子养了个外室。
没几日,这事便传到当今圣上耳里。
圣上很不悦,训斥太子:「身为一国储君,你想要什么样的美人没有,何至于学外头下三滥的货色养外室。」
「你已二十有五,膝下仍无所出。当务之急,是尽快调养身体,与太子妃诞下皇孙,而不是被外头的狐媚子缠住,掏空了身子!」
太子与太子妃成婚八年,仍未生一子。
东宫侍妾有数十位之多,亦无所出。
太医不敢直言是太子的问题,当今圣上却心知肚明,东宫没消息,问题就出在太子身上。
他下了明令,叫太子谨遵医嘱调养身体。
太子也深知子嗣的重要性,加上边疆忽起战事,北戎人入侵边关屠城,朝堂乱作一团,他忙得脚不沾地,果真撇下了淑娘。
直至一个月后,淑娘被诊出有孕。
消息传到太子耳里,太子连夜给她安上一个太子妃族妹的身份,亲自将她接回东宫,封为良娣。
我亦跟着飘进了东宫。
05
淑娘进宫的次日,太子妃带她去坤宁宫,向皇后请安。
太子妃出身名门世家,生得端庄清丽,说话很温柔。
路上,她轻声提醒淑娘:「皇后娘娘眼里一向容不得沙子,你回话要仔细些。」
淑娘柔顺地点头:「谢谢姐姐,妾明白。」
到了坤宁宫,却压根没有淑娘说话的份。
皇后早早叫来太医院擅治妇人病的程太医,压着淑娘查验。
确认她是真的怀孕后,皇后沉着一张脸问:「怀了几个月?」
程太医恭敬答:「约摸两个月。」
「程太医你可验仔细了。」皇后意有所指,「倘若这当中出了差错,被人钻了空子,混淆天家血脉,是要抄家的。」
轻飘飘的话,却藏着刀锋剑影。
吓得淑娘脸色一白,跪了下来。
陈太医肃容,郑重道:「以臣从医二十年的经验来判,良娣这身子绝不超过两个月。」
我死了三个月。
淑娘若只怀了两个月,便证明她肚里的孩子确实是太子的种。
而非我这个前夫的。
06
程太医说得铿锵有力。
皇后也不得不放下心中的怀疑,命人去给淑娘上了玉蝶。
「你既已是太子良娣,日后的晨昏定省……」
皇后的话未说完,程太医突兀地打断她:「娘娘,良娣的身子骨太弱,须得静养保胎。」
一句话,直接将皇后欲刁难淑娘的心思堵下去了。
当下之计,皇嗣最重要。
若淑娘能一举得子,也安了圣上与朝臣的心。
皇后深吸一口气,终于端出一副和蔼面孔,叫宫婢扶淑娘起来。
「如今你既入了宫,从前诸事,本宫便一概不究。你好生养胎,太子那边就不必再苏去服侍了。若有谁敢为难你,便来找本宫。」
几句话,既敲打了淑娘,亦敲打了太子妃。
最后,皇后仍旧不放心,还是派了贴身的嬷嬷来伺候淑娘一应起居。
那嬷嬷和皇后一般,看不上淑娘的出身,言辞间很是刻薄。
但淑娘不计较,凡和孩子有关的,都温顺地听了。
每日不是吃,便是睡。
整个人养得丰腴了两圈。
太子妃来探望她,趁嬷嬷不在时,忧心忡忡地劝了句:「淑娘,你这身子太笨重,再这般吃下去,恐怕要难产。」
这样不吉利的话,若非是真的关心淑娘,太子妃万万是不会说出来的。
淑娘握着太子妃的手,恬淡地笑笑:「姐姐,我省得。」
从勾栏院那等腌臜地方里摸爬滚打出来的淑娘,什么样的招数没见过。
皇后的算计,她又怎么会看不穿。
无非是想将她养胖了,在生产时方便去母留子。
即便侥幸把命捡回来了,她胖成这样,容颜有损,也不会再得宠。
失了太子的心,一个小小的良娣,是生是死,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可是高高在上的皇后忘了,在这宫里,美貌不稀缺。
要俘获人心,靠的从来不是脸。
而是手段。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