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嫁女 > 嫁女最新目录

第二章 歧见与困惑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小娘娘(小姨)给我的钱,你为啥让他拿走?”

儿子的口齿不清,他哭着说出的话,只有苏珊能听明白。

“好了,你别哭了,十四五的男人了,动不动哭鼻子,羞不羞?”

苏珊从钱堆里抽出三张“老人头”还给主码,嘴里说:“你先拿着,一会再给我,千万不敢弄丢了。”

主码止住了哭,对着阳光看钱的真假。苏珊心里好笑,都说他不机敏(聪明),见了钱一点也不含糊。

苏珊在想,今天一定要把这些钱放到银行去,家里人多,放着不保险。这时,老太太在大声地叫她,苏珊边应边往出走,出去又折了回来。她冲着主码的耳朵说了一阵话,然后从儿子口袋中掏出了钱,装在自己口袋,拉着主码朝母亲房间走去。

苏珊进门就被母亲训了一顿,老太太说:“你指教(教育)娃娃怎么不分诚呢?家里有外人,你娘俩在院子里又撕扯,又吵架,让人家心里怎么想?再说,菲菲这娃娃够落怜(可怜),一年回不来几次,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你折腾她做啥?做女人的,要有女人样,一会骂女儿;一会数落汉子,你跟那些泼妇有啥两样?家里只有四个人,两个人你容不下,你干脆一个人过得了。”

当着两个妹妹的面,苏珊不敢还嘴。老太太是个非常爱面子的人,平时老教育她,在外人面前,只能表现家庭和睦,向上的一面,不能将屁股亮给外人看。两个堂姐虽不算外姓人,但毕竟不是一家人,在她们面前跟郝菲和老五吵闹,犯了老太太的大忌。

屋里少了好几个人,两个堂姐不在了,估计在自己家吵闹的时候人家走的;老爷子刚出门,寺上的梆子响了,他到了该上寺的时间;妹妹家的两个孩子随他们的爸爸上河滩钓鱼去了,城里的孩子很傲气,一年过来一两次,从不进她这个姨妈的屋。

苏珊的气刚消,被老太太一顿数落,心里又有怨气萌生。最让她可气的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父母家的炕上炕下仍是一片狼藉,敢情所有人都是吃货,就自己一个人是跑堂的。她心里的不舒服都表现在脸上,一句话不说,低着头拾掇碗筷,扫炕扫地。

“苏珊,你先别忙着干活,你哥哥要走了,给你嫂子和虎虎带点吃的。”老太太从不看她的脸色,对她向来呼来唤去。

“你家的东西我做不了主,拿多了你老人家不乐意;拿少了怕大舅不高兴。”

苏珊见索娅和法特玛个齐刷刷地瞪着她,她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忙堆起笑容,调皮地说。

苏珊怀疑老太太和两个妹妹刚才在议论自己家的事,她感到她们的神情怪怪的。三个女人一台戏,这娘三在一起除了编排人外,没啥好话可说,她们长了张说人的嘴,有权利议论人。

“这是什么话,我有那么讨吃(小气)吗?”

索娅接过话头笑着说:“对你儿子,媳妇肯定不讨吃(小气),对我们这些做女儿的就另说了。”

“就是的,妈昨天在电话里还跟我说:宁看儿子的勾子(屁股),不看女婿的脸,女儿,女婿再好也是外人,只有儿子,媳妇和孙子才是自家人。”法特玛也插话说

“嗯,有一天,我在街上看见嫂子穿了件羊毛衫好眼熟,妈,你是不是把我给你买的衣服给了嫂子?”

“妈,别的东西可以给你儿子,咱家的那几个金元宝要给了他,我们以后不认你了。”

“不认才零干(歇心),家里少了两个挑唆是非的谎溜子(撒谎的人)”

“哈哈哈哈哈。”

索娅和法特玛一唱一和地跟老太太开玩笑,苏珊将满满两塑料袋吃的递给苏强,他推辞了几句,不动声色地接住了。苏强是个沉稳的人,对妹妹们的调侃不插话,也不气恼。那姊妹俩出去送苏强,苏珊没出去,一屋子的活等着她做,她没心情出去。

老太太眼巴巴地瞅着玻璃窗,两眼透着关切。苏珊看了母亲一眼,她忽然对这老太太有点厌恶。索娅和法特玛虽在开玩笑,说的都是实话,老太太偏心儿子是众所周知的事,多少年来一直这样,别人孝敬老两口的东西,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到了苏强家里。母亲对儿子好,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她做的太过明显,让看见的人心里不痛快。就拿今天来说,老五和菲菲走的时候,她没想着给提点吃的,苏强走时,只嫌给的少,都是她的子孙,为何要厚此薄彼呢?苏强家的光阴(经济条件)比自己家强多了,两口子拿着高工资供养一个孩子,凭咋要比庄户人强,她为啥不多接济自己?苏珊越想心里越来气。

苏珊边干活边想心事,外屋,那娘三又开始东家长,西家短地闲扯,叽叽喳喳的声音打乱了她的思维。苏珊老是想不通,都是一个母亲生的,索娅和法特玛见了老太太总有说不完的话,自己跟她却很生分,她尝试过多次,两人坐在一起,一个小时也说不上十句话。每当看到俩妹妹跟老太太咬着耳朵窃窃私语时,她的心里便泛起了酸味,感觉自己很孤单。

苏珊终于将屋子里收拾停当,她在里屋稍许休息了片刻,调调了情绪,提着开水壶给老太太和两个妹妹的盖碗中添上新水,殷勤地招呼她们喝。几个人的谈性被她打断了,屋里出现了短暂的宁静。

苏珊适时地问:“妈,你说,菲菲的事该咋办?”

她在问老太太,两个眼睛却瞅着两个妹妹。

“孙辈的事,我们不好干涉,你二大爹家的事就是教训。”

苏珊清楚老太太的意思。当初,二大爹的孙女找了个汉民酗子,二大爹老两口首先跳出来反对,打儿子,逼孙女,搞得家里鸡飞狗跳墙,孙女一时想不开跳了黄渠。多少年来,这件事成了二大爹父子的心结,父子俩近在咫尺,却互不来往。

“姐,我们打开窗户说亮话吧!菲菲的事,我们无能为力了。你算算,我们给她介绍过多少对象,她又真正看过几个?这丫头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顺其自然吧。”

“大姐,我和二姐的看法一致。菲菲这孩子看似是个哈答子(没有心计),实际上很有主意,我们这些当娘娘(姨姨)的,话说的轻了不起作用,说重了则起相反的作用。刚住进我家时,她天天晚上往外跑,我怕她姨爹笑话,狠狠地收拾了她一顿,第二天人就不住了,说在外面租好了房子,要立刻搬出去。我的主啊!她要走了,我怎么跟大家交代?了解孩子性格的人,知道是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