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鲁迅书信 > 鲁迅书信最新目录

第17章 一九二八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奇觚室吉金文述》。是一部阐释我国古代祭祀用的金器铭文的著作。刘心源,字幼丹,湖北嘉鱼人,清末文字学家。

280815致章廷谦矛尘兄:十四日来信,今天收到了。饭碗问题,我想这样好;介石北去,未必有什么要领罢。沈刘两公,已在小峰请客席上见过,并不谈起什么。我总觉得我也许有病,神经过敏,所以凡看一件事,虽然对方说是全都打开了,而我往往还以为必有什么东西在手巾或袖子里藏着。但又往往不幸而中,岂不哀哉。

《品花宝鉴》我不要。那一部《金文述》见《抱经堂书目》第三期第三十三页第十一行,全文如下----"《奇觚室吉金文述》三十卷刘心源石印本十本十六元"但如已经卖掉,也就罢了。

这里总算凉一点了,因为《奔流》,终日奔得很忙,可谓自讨苦吃。

创造社开了咖啡店〔1〕,宣传"在那里面,可以遇见鲁迅郁达夫",不远在《语丝》上,我们就要订正。田汉也开咖啡店〔2〕,广告云,有"了解文学趣味之女侍",一伙女侍,在店里和饮客大谈文学,思想起来,好不肉麻煞人也。

迅上八月十五日斐君兄小燕弟,还有在厦门给我补过袍子的大嫂,均此请安。

注释:

〔1〕当时创造社某些成员曾开设咖啡店,如张资平的"文艺咖啡座"、周全平的"西门咖啡店"等。一九二八年八月八日《申报》刊登一则广告式的文章中说,在一家"革命咖啡店"里有人"遇见"过"文艺界上的名人......鲁迅、郁达夫等"。同年八月十三日出版的《语丝》第四卷第三十三期上刊登了郁达夫的《革命广告》和在该文后的《鲁迅附记》,声明从未去过这样的咖啡店。参看《三闲集.革命咖啡店》。

〔2〕田汉也开咖啡店一九二八年八月十日《申报》刊登《南国》广告,说田汉、汪馥泉发起招股创办书店,并附设精美咖啡店,"训练懂文学趣味的女侍,使顾客既得好书,复得清谈小饮之乐"。

280819致章廷谦矛尘兄:前天收到十六日信,昨天,抱经堂所寄的《吉金文述》也到了,不错的,就是这一部。我上回略去了一个"吉"字,遂至往返了好几回。

今日问小峰,云《游仙窟》便将付印。曲园〔1〕老之说,录入卷首,我以为好的;但是否在中国提及该《窟》的"嚆矢",则是疑问。查"东瀛"有河世宁〔2〕者,曾录《御制(纂?)全唐诗》失收之诗,为《全唐诗逸》X卷,内有该《窟》诗数首;此书后经鲍氏刻入《知不足斋丛书》第卅(?)集中。刻时或在曲老之前,亦未可知,或者曲老所见者是此书而非该《窟》全本也。

"许小姐----一作MissShu"已为"代候"。桂花将开,西湖当又有一番景况,也很想一游。但这回大约恐怕懒于动身了,因为桂花开后,‍菊‎‌‍花‍又开,若以看花为旅行之因,计非终年往来于沪杭线上不可。拟细想一想,究竟什么花最为好看,然后再赴西湖罢。

杭州天气已如新秋,可羡。上海只微凉了几天,今天又颇热了。

迅启上八月十九日斐君小燕诸公,均此致候不另。

注释:

〔1〕曲园即俞樾(1821--1907),字荫圃,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清代学者。著有《春在堂全集》。他在所著《茶香室四钞》卷十三中提及《游仙窟》诗时说:"不知张文成为何许人,与崔氏妇女狎游唱和,竟成一集。"这些话后来未印入北新版《游仙窟》卷首。

〔2〕河世宁字子静,日本人。曾主讲昌平官学。他所辑录的《全唐诗逸》共三卷,卷下收有《游仙窟》诗十九首。此书曾收入清代鲍庭博辑录的《知不足斋丛书》卷二十五。《御制(篡?)全唐诗》,简称《全唐诗》,清代康熙年间彭定求等十人奉敕以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初季振宜《全唐诗》两书为底本增订而成。共收唐,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作者二千二百余人。后附唐、五代词,并系小传,共九百卷。

280919致章廷谦矛尘兄:十五日来信早收到了。上海大水,微有所闻,据云法租界深可没膝;但敝里却并无其事,惟前两天连雨,略有积水,雨止即退,殆因地势本高,非吾华神明之胄,于治水另有心得也。盖禹是一个虫,已有明证矣。

杭既暂有饭碗,敝意以为大可不必北行。学校诸要人已见昨报〔1〕,百年长文,半农长豫,傅斯年白眉初长师范,此在我辈视之,都所谓随便都好者也。玄伯欲"拉","因有民众"之说,听来殊为可骇,然则倘"无",则不"拉"矣。嗟乎,无民众则将饿死,有民众则将拉死,民众之于不佞,何其有深仇夙怨欤?!

据报,云蔡公已至首善〔2〕,但力辞院长,荐贤自代,将成事实。贤者何?易公培基〔3〕也。而院则将改为部〔4〕云。然则季黻不知如何,而石君〔5〕之事,恐更谈不到矣。

《奔流》据说买[卖]二千余,已不算少。校则托"密斯许",而我自看末校。北新校对,是极不可靠的,观《语丝》错字脱字之多可见,我曾加以注意,无效。凡对小峰所说,常无效,即如《游仙窟》,我曾问过两回,至今不送校。前几天听说中国书店已排好矣,但这于北新是无碍的,可分寻销路,而至今仍不送校。北新办事,似愈加没有头绪了,如《语丝》3536出版时,将2526送给我,还他之后,则待37出后,一并送来,夫岂有对于本刊负责记者,而不给其看新出之报者乎。

乔峰因腹泻,未往公司,大约快好了,那时当嘱其买《说郛》邮寄。钱我这里有,不必寄来。

迅上九月十九日斐君兄均此。

有人为鼻宣传,云将赴浙教书,盖空气作用也,所以诱致他处之聘书耳。

注释:

〔1〕学校诸要人已见昨报学校,指一九二八年秋设立大学区以后的北平大学。是年九月十七日《申报》"教育消息"栏刊有如下消息:"北平各学院院长人选,闻大体已定,计文学院陈大齐,......师范学院第一部及第二部傅斯年、白眉初,......预科刘半农等。"百年,即陈大齐。白眉初,河北卢龙人,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系主任。玄伯,

本章 共8页 / 第6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