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鲁迅书信 > 鲁迅书信最新目录

第19章 一九三○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现代俄罗斯作家自传和肖像画》,苏联理定编,一九二八年莫斯科现代问题出版社出版。

300715致许寿裳季帀兄:南京夫子庙前,大约即今之成贤街,旧有江南官书局印书发售。官书局今必已改名,但不知尚有书可买否?乞一查。如有,希索取书目两份见寄为荷。仍由乔峰转。此颂曼福!

令飞顿首七月十五日300802致方善境善竟先生:六月廿一日来信收到。

芥川龙之介像,亦系锌板,但因制版不精,所以好像石印了。盖同是锌版,亦大有优劣,其优劣由于照相师及浸蚀师之技术,浸蚀太久则过瘦,太暂则过肥,而书店往往不察优劣,但求价廉,殊可叹也。

木刻诚为现今切要之技术,但亦只能印数百张,倘须多印,仍要制成锌版。左联中现无此种人材。江小鹣〔1〕之作,看之令人生丑感。《艺苑朝华》制板时,选择颇费苦心,但较之原画,仍远不及,现已出第五本,不知先生已见过否?我们每印千五百本,而售去只五百本,售去之款,又收不回来,第六本大约未必能出了。

学习木刻,在中国简直无法可想。但西洋则有专授木刻术之学校。小学生也作木刻,为手工之一种也。

此地杂志停滞之故,原因复杂。举其要端,则有权者先于邮局中没收(不明禁),一面又恐吓出版者。书局虽往往自云传播文化,其实是表面之词。一遇小危险,又难获利,便推托迁延起来,或则停刊了。《萌芽》第六期改名《新地》,已出版,此后恐将停刊。但又有一种月刊在付印,文艺性质较多,名《热风》〔2〕。

左联对于世界语,尚未曾提及,来信之意,当转致。

《文艺研究》拟寄奉,但开示地址,系邮箱,不知书籍亦可投入否?希示。或见告可以寄书籍之地址。

迅启上八月二日

注释:

〔1〕江小鹣名新,江苏吴县人,当时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系主任。

〔2〕《热风》此刊后未出版。

300903致李秉中秉中兄:来信收到。结婚之后,有所述的现象,是必然的。理想与现实,一定要冲突。

以译书维持生计,现在是不可能的事。上海秽区,千奇百怪,译者作者,往往为书贾所诳,除非你也是流氓。加以战争及经济关系,书业也颇凋零,故译著者并蒙影响。预定译本,成后收受,现已无此种地方,即有亦不可靠。我因经验,与书坊交涉,有时用律师或合同,然仍不可靠也。

青木正〔1〕儿的《明清戏曲史》,我曾一看,确是好的。但此种大部,我所知道的书局,没有能收受的地方。此地的新书坊,大都以营利(而且要速的)为目的,他们所出,是稿费廉的小书。

我近来不编杂志;仍居上海,报载为燕京大学教授,全系谣言。

迅上九月三日〔1〕《明清戏曲史》即《中国近世戏曲史》,一九三○年京都弘文堂书房出版。

300903②致孙用孙用先生:来信收到。近年以来,北新书局与我日见疏远,因为种种事情,冲突之〔1〕处颇不少。先生之稿,可否稍待再看,因为我如去催,那对付法是相同的,前例已有多次了。

《勇敢的约翰》先亦已有书局〔2〕愿出版,我因将原书拆开,豫备去制图,而对方后来态度颇不热心(上海书局,常常千变万化),我恐交稿以后,又如石沈大海,便作罢。但由我看来,先生的译文是很费力的,为赌气起见,想自行设法,印一千部给大家看看。但既将自主印刷,则又颇想插以更好的图,于是托在德之友人〔3〕,转托匈牙利留学生,买一插画本,但至今尚无复信,有否未可知。

先生不知可否从另一方面,即托在匈之世界语会〔4〕员,也去购买?

如两面不得,那就只好仍用世界语译本的图了。

所以那一本原书,虽已拆开,却无损伤。先生如仅怕遗失,则我可负责保存。如需用,则当寄上,印时再说。仍希见复遵行也。

迅启上九月三日

注释:

〔1〕指《异香集》。

〔2〕书局指春潮书局。

〔3〕在德之友人指徐诗荃,当时在德国留学。参看350817信注〔1〕。

〔4〕世界语会即全球世界语协会,一九○八年四月成立于日内瓦。

300920致曹靖华〔1〕究》〔2〕上,此刊物亦又停顿,故后半未译〔3〕,但很难懂,看的人怕不多。车氏〔4〕及毕林斯基〔5〕,中国近来只有少数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译书的霍乱症,现在又好了一点,因为当局不管好坏,一味力加迫压,译者及出版者见此种书籍之销行,发生困难,便去弄别的省力而可以赚钱的东西了。现已在查缉自由运动发起人"堕落文人"鲁迅等五十一人〔6〕,听说连译作(也许连信件)也都在邮局暗中扣住,所以有一些人,就赶紧拨转马头,离开惟恐不速,于是翻译界也就清净起来,其实这倒是好的。

至于这里的新的文艺运动,先前原不过一种空喊,并无成绩,现在则连空喊也没有了。新的文人,都是一转眼间,忽而化为无产文学家的人,现又消沈下去,我看此辈于新文学大有害处,只有提出这一个名目来,使大家注意了之功,是不可没的。而别一方面,则乌烟瘴气的团体乘势而〔7〕起,有的是意太利式,有的是法兰西派〔8〕,但仍然毫无创作,他们的惟一的长处,是在暗示有力者,说某某的作品是收受卢布所致。我先前总以为文学者是用手和脑的,现在才知道有一些人,是用鼻子的了。

你的女儿的情形,倘不经西医诊断,恐怕是很难疗治的。既然不傻不痴,而到五六岁还不能说话,也许是耳内有病,因为她听不见,所以无从模仿,至于不能走,则是"软骨病"也未可知。打针毫无用处,海参中国虽算是补品,其实是效力很少(不过和吃鱼虾相仿彿),婴儿自己药片〔9〕有点效,但以小病症为限。

不过另外此刻也没有法子,所以今天买了一打药片,两斤海参,托先施公司〔10〕去寄,这公司有邮寄部,代办一切,甚便当的。不料他说罗山〔11〕不通邮寄包裹,已有半年多了,再过两星期,也许会通(不知何故),因此这一包就搁在公司里,须过两星期再看。

本章 共6页 / 第5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