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鲁迅书信 > 鲁迅书信最新目录

第19章 一九三○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过两星期后,我当再去问一声。

这里冷起来了。我也老下去了,前几天有几个朋友给我做了一回五十岁的纪念〔12〕,其实是活了五十年,成绩毫无,我惟希望就是在文艺界,也有许多新的青年起来。

再谈罢,此祝安吉。

弟周豫才启九月二十日(通讯地址仍旧)

注释:

〔1〕此信前半已遗失。

曹靖华,原名联亚,又曾用亚丹、郑汝珍等名,河南卢氏人,翻译家,未名社成员。早年曾在苏联留学和工作。一九二二年回国。大革命失败后再次去苏,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格勒东方学院及列宁格勒国立大学任教,曾经常为鲁迅在苏联收集报刊书籍及木刻作品。一九三三年秋回国后,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中国大学等校任教。译有长篇《铁流》、短篇集《烟袋》等多种。

〔2〕即《文艺研究》。

〔3〕后半未译指普列汉诺夫(Γ.B.ПЛeΧаНОВ,1856--1918)作《车勒芮绥夫斯基的文学观》的后半部。前半部载《文艺研究》第一卷第一期(一九三○年二月十五日)。

〔4〕车氏指车勒芮绥夫斯基,通译车尔尼雪夫斯基(H.Γ.ЧeНЬШeВСкИЙ,1828--1889),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文学批评家、作家。著有长篇《怎么办》、评论《艺术对现实的美学关系》等。

〔5〕毕林斯基(B.Γ.БeЛИНСкИЙ,1811--1848)通译别林斯基,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文学批评家。著有《文学的幻想》、《给果戈理的信》、《论普希金的作品》等。

〔6〕查缉自由运动发起人鲁迅等"自由运动",指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国民党《浙江党务》第八十四期(一九三○年四月五日)有查禁《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宣言》的记载;又,国民党《中央党务月刊》第二十八期(一九三○年十一月)所载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三月至五月工作报告中也曾说:"关于该项团体活动之情形及主持人名单,均经本部先后呈请常会函国府令饬上海及各省市查封其机关并通缉其主持人在案"等等。

〔7〕意太利式当时意大利正在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党统治之下。意大利式的团体,意即法西斯式的团体,这里指一九三○年在上海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派。

〔8〕法兰西派指新月派。他们经常标榜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提出的人权、民主、自由等口号。

〔9〕婴儿自己药片当时一种成药的名称。

〔10〕先施公司当时上海的一家大百货公司。

〔11〕罗山河南罗山县,曹靖华夫人尚佩秋的家乡。一九三○年五月至十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在河南一带发生军阀战争,战区邮寄业务被迫暂停。

〔12〕五十岁的纪念九月二十五日为鲁迅生日。一九三○年九月十七日上海革命文艺界曾通过美国友人史沫特莱租用荷兰西餐室为鲁迅祝寿。参看该日《鲁迅日记》。

301013致王乔南〔1〕乔南先生:顷奉到五日来信,谨悉种种。我的作品,本没有不得改作剧本之类的高贵性质,但既承下问,就略陈意见如下:----我的意见,以为《阿Q正传》,实无改编剧本及电影的要素,因为一上演台,将只剩了滑稽,而我之作此篇,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其中情景,恐中国此刻的"明星"是无法表现的。

况且诚如那位影剧导演者所言,此时编制剧本,须偏重女脚,我的作品,也不足以值这些观众之一顾,还是让它"死去"罢〔2〕。

匆复,并颂曼福。迅启上十月十三日再:我也知道先生编后,未必上演,但既成剧本,便有上演的可能,故答复如上也。

注释:

〔1〕王乔南原名王林,河北河间人,时任北京陆军军医学校数学教师。他将《阿Q正传》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女人与面包》,写信征求鲁迅的鲁迅的意见。

〔2〕让它"死去"罢钱杏邨曾在《太阳月刊》三月号(一九二八年三月)发表《死去了的阿Q时代》一文。

301020致章延谦矛尘兄足下:启者,昨获〔惠示,备悉种种。书单1〕前已见过,后又另见一种,计有百种之多,但一时不易搜集,因出版所等,难以详知,故未能著手也。嫂夫人想已日就痊可,但务希保重。弟粗安,可释锦注,孩子则已学步矣。专此奉达,顺请秋安。

弟俟顿首十月廿日〔1〕书单据收信人回忆,这是指国民党当局准备逮捕的革命者、进步人士的名单。

301114致王乔南乔南先生:顷奉到六日来信,知道重编阿Q剧本的情形,实在恰如目睹了好的电影一样。

前次因为承蒙下问,所以略陈自己的意见。此外别无要保护阿Q,或一定不许先生编制印行的意思,先生既然要做,请任便就是了。

至于表演摄制权,那是西洋----尤其是美国----作家所看作宝贝的东西,我还没有欧化到这步田地。它化为《女人与面包》以后,就算与我无干了。

电影我是不懂得其中的奥妙的。寄来的大稿,恐未曾留有底稿,故仍奉还。此复,即颂时绥。迅启上十一月十四夜。

301119致崔真吾〔1〕真吾兄:来信收到。

能教图案画的,中国现在恐怕没有一个,自陶元庆死后,杭州美术院就只好请日本人了。但我于日本人中,不认识长于此道的人。

上海也已经不像从前。离开广州,那里去呢?我想别处也差不多的。今年是"民族主义文学"〔2〕家大活动,凡不和他们一致的,几乎都称为"反动",有不给活在中国之概,所以我的译作是无处发表,书报当然更不出了。

书坊老板就都去找温暾作家,现在最行时的是赵景深汪馥泉,我们都躲着,----所以马君的著作,无法绍介。

八宝饭我不知道是那里买的。我单知道茶馆里的点心很好,如陆羽居,在山泉之类,但此种点心,上海现亦已有;例如新雅即是。

海婴已出了三个半牙齿,能说的话还只三四句,但却正在学走,滚来滚去,领起来很吃力。

迅上十一月十九夜〔1〕崔真吾笔名采石,浙江鄞县人,朝花社成员。一九二八年任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