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明1805 > 大明1805最新目录

第五七八章 “大明就是强大而又文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所以世祖皇帝说,汉化不彻底,不如不汉化,两头不讨好,两头干不好。

“执政者面对他族经验的时候,都想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但是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往往是站在执行者自己的角度选的。

“换成另一群人来看的话,糟粕和精华的地位可能会反过来。

“一项法律,一项制度,一项传统,能够持续的实行和运转,一定有与其相适应的环境。

“泰西的普遍宗教要求任何,信徒都只能一夫对一妻,国王和贵族也必须遵守。

“贵族为了自己的实际需求,首先不将通奸列为重要罪行,也不去专门强调女性的忠诚和贞操。

“放任社会上形成非常宽松的男女关系,方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女性,同时还不需要负起任何实际的责任。

“这也直接导致他们的私生子身份难以确认,所以也理所当然的没有实际的继承权了。

“大明人对女性贞操看的更加重要,理所当然的对通奸施以重刑,所以大明的庶子也能继承家业。

“泰西贵族想要获得更多继承人,参考大明人的庶子地位,给了私生子继承权,却又不把情人变成合法妾室。

“在他们中的某些人看来,大明的庶子能继承家业,肯定是大明文化的精华。

“但却没有清醒的意识到,精华也是需要有保障和前提的。

“他们给没有贞操观念的情妇所生的私生子继承权,显然很容易让他们的家族产业被外人的子孙侵占。”

吴雄鹰听到这里忽然笑了起来:

“其实我忽然想起来,我以前跟战友们聊天的时候,发现有些人已经被泰西女人勾搭上了。

“甚至于,他们之中已经有人觉得,泰西人的婚姻和贞操观念挺好的。

“他们可以轻松的睡到很多的女人,虽然不能确定这女人的孩子是不是自己的,但是同时也可以完全不负责人。

“所以,我们如果不去改造这些女性的贞操观念,同时还继续保留我们的一夫一妻多妾制……

“哦,这就是魏叔叔你说的,站在自己的角度取其精华了……”

魏源也直接笑了:

“是的,对于我们这些大明了的统治者们而言,保留一夫一妻多妾制对我们有利,当然是要保留的正统的精华。

“泰西女人的贞操观念淡薄,我们的士兵可以轻松找到解决需求的对象,不需要到青楼楚馆花钱。

“站在我们和士兵的角度看,这似乎也可以是可取的泰西文化的精华部分了……

“但是,我们自己的妾室和家庭,也会同时受到他们的影响。

“我们不能保证那些泰西女人的健康。

“对于所有的女子而言,他们会失去很多成为富贵家庭合法成员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这种制度与大明最根本的传统道德相违背,要在整个大明都实施这种道德改造是不可能的。

“陛下也绝对不会允许我们那么做。

“所以我们必须在这里完全推行大明的制度。

“包括法律和道德,以及社会习俗,都要全面彻底的明化。

“我准备建设一批非正式的培训学校,教泰西人学一些简单的大明文字,同时灌输大明的道德法律。

“让我们衙门的官员和士兵以及锦衣卫当老师,毕竟他们至少都有小学文凭。

“教人识字应该是足够了的。”

吴雄鹰听着先是点头,然后又稍微有点纠结的说:

“我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刚刚与魏叔叔讨论过之后,我现在就忍不住会多想一些事情。

“我们在这里执行完全的明化改造,历史上女真人在中原实施剃发易服。

“在某种角度上看的话……这是否可以算是同样的事情?”

魏源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

“看似在行为上有类似之处,但实际性质截然不同。

“女真人是以野蛮镇压文明,我们大明是以文明教化野蛮。

“女真人觉得属于奢侈的事情,对于我们而言是理所当然的日常行为。

“女真人需要暴力推动剃发令,我们不需要暴力执行束发令,泰西人会自己主动学。

“女真人是在破坏文明,而我们是在扩张文明的范围。

“硬要说与我们现在最相似的事情,反而是蒙古人在露西亚地区的统治。”

这次吴雄鹰又愣了:

“蒙古人?我们知道他们曾经统治过露西亚人,但是他们跟女真人有什么区别吗?”

魏源再次忍不住笑了:

“对于大宋国而言,当初的蒙古人和女真人都是北方蛮族。

“但是对于六百年前的露西亚人而言,蒙古人当然可以算是文明人了。

“前中期的汉,前中期的唐,六百年前的蒙古人,现在的大明人,其实都有相似之处。

“按照世祖皇帝的话,这是一种睥睨四方的强者心态。

“汉唐自然不用说,甚至辽国也能勉强算得上。

“辽国建立之时,中原大地处于五代十国的混乱时代,石敬瑭还曾经认耶律阿保机为父皇帝。

“蒙古人在他们自己的时代,更是征服了史无前例的最大版图。

“辽国允许汉人穿汉服,蒙古人更是完全不管服饰方面的事情,对地方的统治也非常的粗狂。

“因为他们信任自己的武力,可以轻松消灭任何反抗力量。

“正是这种强势但放任的姿态,反而导致了很多的汉人主动学习他们的习惯。

“宋代末年一个诗人郑思肖,在自己的文章里面,感叹过元朝初期江南民众对蒙古习俗的追捧

“今南人衣服、饮食、性情、举止、气象、言语、节奏,与之俱化,唯恐有一毫不相似。

“是生怕有一点学的不像蒙古人,就和如今我们泰西人学我们大明人一样。

“另外一个文人王祎,也曾经回忆过元代江南士大夫的风气:

“元既有江南,以豪侈粗戾,变礼文之俗,未数十年,熏渍狃狎,胥化风成。而宋之遗俗,消灭尽矣。

本章 共4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