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铁窗漫记 > 铁窗漫记最新目录

头号大毒枭《6》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按说,吸食海洛因的人,轻则倾家荡产,重者连命也要送掉。.老刘干的事,也是害人匪浅。一次就如此大的数量,更是罪大恶极。犯了罪的人,说明他触犯了刑律的某一条,成为了罪犯。在这里我要想说的是,在罪犯中真正道德沦丧、人性泯灭,无恶不作的也是极少数,特别是那些非暴力犯罪的人中。对于某些罪犯来说,除了他触犯的第几条第几款的刑律外,还不失一个有人性的“好人”。就因为自己上的钱少,而不好意思,主动让出盒饭,甚至戒掉烟来说,如果是在社会上,这比没触犯某某条某某款的某些人,“德行”还要强的多。这,就看一个人的道德底线或者说是素质的高低,人性的强弱了。

老刘是我在看守所中最高看一眼的人,我们的关系一直处得很好。但,老刘也是在我初进号那天,对我最“凶“的一个人。当时我说洗不了凉水澡,别人还都没说什么,老刘却不依不饶了。还一个劲地冲我喊:“瞪着俩眼看什么,低头。.”后来,我俩熟悉了,我问他那天怎么那么凶。老刘笑了,说:“那天吓了我一大跳。”

原来,当时他坐在板上正低着头打瞌睡,只管教带我进来了。看到我“穿的衣服,面相都很‘干部’,脸上还笑嘻嘻地”,又由监区的区长亲自陪着。象只管这样的资深管教还兼着甲监区的区长,平时是很少亲身进到号里面来的,就是亲自到门口来,一个月也有不了几次。这次能亲自陪着,他以为准是哪里的“大领导”视察来了。急急忙忙睁大眼睛坐好,可已经来不及了,还是被“领导”和只管看到了。老刘当时正与只管拉关系套近乎,希望能让他高抬贵手与家里沟通更多的信息。里里外外双管齐下地费了不少工夫,眼下刚有点起色。以为这回当着“大领导”的面,给只管“扎了针”,担心只管怪罪,那就前功尽弃了。看到我在号里看了看,转了一圈又出去了,更觉得是“领导视察”了,心中好不懊恼。可后来我又回来了,才知我和他其实一样,也只不过是个地地道道的牢犯。不禁又气又恼,就发了一通小脾气。

原来如此,我俩相视一笑。

可能“大领导”的印象给老刘留下的太深刻了,即使平时随便聊天时他也经常抬举我,说我没有架子,人挺随和的,颇有“平易近人”的风度。看来,还真把我当成“大领导”了。

我说,知道你这“大毒枭”的身份,如果是外面的诚,绝对不会和你这样的人打交道,也根本接触不上。

老刘一绠脖子说:“在外边,名牌服装一穿,咱也是很文气的。”确实,老刘的面相并不恶,浓眉大眼的还很英俊。并且,牢里的标准发式——光头,似乎很适合他的“头型”,即使现在看上去也没有一点“犯人相”。

随着聊天的深入,我和老刘还产生了一段渊源。当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双轨制的时期,我的供职单位通过民间渠道买了一辆美国的凯迪拉克轿车。这是一辆非一手车,至于到底是几手,经手人也说不清楚。我当时虽非当事人,但这个过程是知道的。老刘说出他的居住地后,我发现这个村正是那个中间人的所在地。我们后来每年的车检,上养路费,都还要到那里去,笔者也曾去过。我把这个情况说了,没等我说完,老刘说,“你别说了,我知道那辆车是在谁手里买的了,那个人也姓刘。”一个村,还都姓刘,可能就是老刘的本家。有了这个契机,我和老刘又多了一项“共同语言” 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