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孩子迟疑了一会,就跟着汪苏走了。到了旅馆,汪苏见孩子盯着床头柜上的食品,这是汪苏喜欢吃的杭城小吃葱包侩,晚上在小吃店吃完后,又买了三份当夜宵。它材料很普通,制作方法也不复杂,将油条和小葱裹在春饼内,在铁锅上压烤至春饼脆黄,如果佐以辣酱或甜酱,口味可能更好。但汪苏更喜欢其文化内涵。
“吃吧,饿了吧?”
孩子一会就吃了两份,汪苏让他吃完,他摇了摇头。
“你知道你吃的东西名称?这同你们河南有个人有关,他名叫岳飞。”
“知道,我爸带我去过汤阴拜过岳飞庙,一天来回。”
“汤阴同你们滑县并不远。岳飞是被秦侩害死的,杭州老百姓恨死了秦侩,把油条称为油炸侩,这油条包在葱油春饼内压制成的食品称为葱包侩。”
孩子点了下头。
汪苏先冲了个澡,待到他出浴室让孩子冲澡,见孩子已经卷曲着身子在地板上睡着了,可怜,风餐露宿,孩子一定是太累了。汪苏没有喊醒孩子,给孩子身上轻轻搭了个薄毯子,自己也就睡倒了,一宿无话。
第二天吃完早饭,汪苏说:“小赵,你别在杭州流浪,赶快回去找你的爷爷奶奶”
“等我路费讨够了,就回去。”
“我送你回去吧?”汪苏这一决定,其实在昨晚睡前就想好了,他见卷缩在地板上的孩子太可怜。
“真的?”孩子睁着大眼,一双看起来很柔美的眼。
“我们上午就去车站。”汪苏说。
于是结完帐,一老一少就直奔火车站。杭州到安阳滑县有千里之遥。
汪苏问:“怎么能到你家?”他是想考考孩子。
“先到郑州,再乘汽车到滑县。”孩子说。
汪苏觉得这孩子思路清晰,不继续上学很可惜。
离开旅馆前,孩子说:“伯伯,你带纸了吗?”
“带了!”
孩子趴在床头柜上写了五分钟:“伯伯,请你看有没有错别字?”
汪苏读着:妈妈,有位好心的伯伯送我回滑县老家,你不要再找我,希望你早些回家,我想你。赵明明。
“明明,没有错别字。但在前面是否要加上‘告妈妈’三个字?”汪苏语气谦和,并没有摆出书法家的架子,“那我们该快把它贴出来吧!”
“我怕妈妈在杭州找我,妈妈一定会找我的!”明明加上了“告妈妈”三个字。
“那我们去复印,贴一份不够。”
“什么叫复印?”
“等会你去一看就知道的。”汪苏想,这不能怪孩子无知,当初自己对复印也非‘你懂得’。
一共复印了十分。
“明明,不能复榆多,因为杭州正在清除建筑物上的牛皮癣,另外,我们要赶快上车,在这里多呆一天,就是六十元旅馆费。”
于是老少两人找地方把明明的“告妈妈”贴了出去。特别在车站张贴了两份。
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赵明明离开了杭州。
到了郑州已是下午五点,去安阳滑县的车已经没有,便在车站附近找了家小旅馆住下。吃过晚饭后,汪苏便洗澡。冲完澡出来,却不见明明。汪苏穿好衣服,去旅店外面边喊边寻赵明明。路灯已经亮起,来往的男女匆匆,这孩子去了哪里?
汪苏打算先到附近的商店给孩子买身衣服,赵明明就身上一套脏兮兮的夏装。衣服买来,回到旅店,依然不见孩子,一看时钟短针已经指向晚九时。汪苏打开电视机,可是怎么拨弄,机屏上都是雪花点点。他关上电视,斜靠在床上,心想难道小赵这孩子欺骗了自己?是个流浪惯的流浪儿?旅途劳顿,加上年龄不饶人,眼皮沉重,恍惚间进入梦乡。
汪苏听得有哭声,便寻哭声而行,到了一处房屋低矮的贫民窟,突然里面窜出一条大狗,汪苏是最怕狗的,那年跟着村人外出补锅时,走街串户,麻烦之一是碰上凶恶的狗狗。
汪苏被吓醒,明白自己身处旅舍,但这隐隐的哭声倒是有的,原在就在他身边。
坐起一看,见屋内破旧的沙发上,卷曲着一个小个儿,正是孩子小赵。孩子的哭声发自他的梦中。是否是梦魇了?一看手机时间,已是午夜三点。汪苏轻轻抱起孩子,将他挪到大床上。孩子已经回来,汪苏心安了,放心睡倒,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近十点。
汪苏见脚后的孩子没醒,便摇醒他,因为必须赶去滑县的车。途中,见有家小吃店有龙须糕,他忽然想到。有回同恩师艾教授的通话中,说到他去郑州时,很爱吃那里的小吃龙须糕。但遗憾的是只剩两只,就付了两只的钱,一人一只,味道还算可以。
车到滑县,已是下午四点,再去谢庄,必须在明天了。
在县城,汪苏选择了一家中等旅馆住下,然后去市面解决辘辘饥肠。因为起身迟,又要赶车,早餐没顾得上,老少只各自是吃了一只龙须糕。
汪苏打开电视,还好电视机很正常,不像郑州车站旁边的小旅馆内的电视机,是粉粉的雪花飘飘。屏幕上正在重播《等着你》,这档节目首播是在星期三正午。节目上有主持人倪大姐仁慈的面容,她正在问一个男孩寻找谁?男孩说是找妈妈,妈妈在他七岁的时候外出打工,就一去没有回来,第二年就没有音讯,至今已经六年。
“你妈妈有什么特征?”
“她个子矮,额头上有个疤,但妈生的很美。”
“怎么个美样?”
男孩就说不出了。在孩子的心目中,妈妈是很美的。
不一会身后的希望之门打开,出现了孩子的母亲。
赵明明可能还没有看过《等着你》这挡真实的报告性的公益节目,他看得入迷,而且满眼眶是晶莹的泪水。节目结束,赵明明还没有回过神来。
“伯伯,我也要去那里找妈妈!”
“可以,你把你妈妈的特征以及什么时候你同妈妈走失的情况写在纸上。不忙写,现在我们下去吃饭,吃完了饭,再说找妈妈的事。”
汪苏带孩子去了一家门面看得上去的饭店,要了滑县名吃道口烧鸡和万古羊肉卤,又添上一碟青椒炒土豆丝和一碗番茄鸡蛋汤。这平常的一炒一汤是汪苏百吃不厌的。
孩子睁大
本章 共4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