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今生不应有恨 > 今生不应有恨最新目录

第一百二十回断桥偶遇长路相送京城一诺千里探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了眼,身为滑县人,他至今尚未尝过这两道家乡名菜。也许因为终于到达心心念念中的滑县,孩子失而复得,汪苏放松了许多,一向没有酒瘾的汪苏,忽然想喝酒,他见柜台里有酒,便要了瓶地方名酒“道口大曲”。

汪苏在孩子面前也摆了个小酒杯,给他斟上半杯酒。也许因为饿了,荤素菜口感都可以,孩子更是吃的津津有味。

“来,碰杯!”汪苏微笑着同孩子举杯,孩子只是举杯,但没有喝酒,他说妈妈从不让他沾酒。

汪苏也不过喝了一两,便拧紧了酒瓶,他一向严格遵循喝酒“适可而止”。青年时人生跌了一大跤,同这酒有关。那时毕业班喝分手酒,大家都喝得云天雾地,宴罢后他怎么就去了家教的那家,其实已经告别了,完全可以不必再去的。结果演绎了一番师生激情相拥,被一向对汪苏并无好感的女孩的父亲逮个正着。

自那以后,汪苏基本不沾酒,即使逢酒场,也一定浅尝则止。

往事如烟,想它则甚?

离开饭店时,赵明明把剩下的大半瓶白酒带走了,他说带给他爷爷喝。

回到旅馆,孩子给汪苏倒上一杯水,然后拿来一个盆,倒上热水,端到汪苏跟前:“伯伯,我给你洗脚!”

醉眼朦胧的汪苏为孩子的这些举动大为感动。他这辈子记事后,只有三个人为他洗过脚,一是母亲,二是没有血缘的女儿,三就是眼前这个孩子。汪苏本想说,等会要洗澡,不用洗脚,但他不能拒绝孩子的要求,便靠在沙发上,任由孩子给他认真的洗脚。

这孩子的手似乎特别的柔软,抚摸在脚上可是特别地舒服。

“小赵,昨晚哪里去了?让我好等。”

“找妈妈去了。”

“你见到你妈妈了?”

“昨晚你洗澡的时候,我到旅馆外面溜了一会,忽然见到不远处有个阿姨,特别特别的像我妈妈,我就跟了上去,可是她走的很快,人又多,天又黑下来,我总是追不上她。”

“妈妈不是在杭州不见的吗?”

“我想妈妈找不到我,就可能回家了,一定经过郑州,先前妈妈在郑州打过工。”

“你就一直跟着那位阿姨?”

“是的,后来跟不上了,可是我再回旅馆的路忘了。好在我记得旅馆在汽车站附近,记得旅馆名字,终于找回来了。”

“你要是找不回来,我可是急了!昨晚的梦里我还在找你。”

“我回来后,见到你靠在床上,一定是等我等累了。我哭了。”

“路上没有哭?”

“想哭的,没时间。但是见到你伯伯,我忍不住哭了。在杭州,我同妈妈走失,要是在郑州,再同伯伯走失,我可是真苦了。”

汪苏靠在沙发上,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他这几天也确实累了,因为今晚方算放松,加上酒意阑珊,不觉进入梦乡。

汪苏这一觉竟睡到天明。他醒来时发现自己是睡在沙发上的,而孩子则是斜靠在他脚边的沙发背上睡着。他想起了一个成语:相依为命。

汪苏记得昨晚是孩子给他洗脚时,他靠在沙发背上睡了过去。那一定是孩子给他擦干脚,然后将他的下半身平移到少发上,又将他的上半身放平,做这一切时,对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一定很吃力。他也真是累很,竟没有醒来。

孩子没有上床睡,而是靠在他的脚后沙发背上,真是相依为命的样子。只见孩子脏兮兮的长裤松开,露出半个白皙的臀部,这孩子的皮肤这么细腻!那裤腰上的腰带竟是一截细草绳,已经断开。

汪苏叹口气,这孩子再这样流浪下去,快衣不蔽体了。

待孩子醒来后,两人出去吃了早点。回到旅舍后,汪苏先到卫生间洗了个澡,然后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很快就要到赵庄村,见到孩子的亲人和乡亲,得干干净净见人家。

汪苏拿出给孩子买的一套新衣:“今天就要到你家,你去洗个操,再把这身衣服换上,现在就脱衣服进澡堂。”

可是孩子扭捏着。汪苏想,难道这孩子不愿当着他脱衣服?十一二岁的孩子可能是害羞了。便说:“我到下面买点东西,半个小时回来,你在这里慢慢洗个痛快澡。”

汪苏到市面上转了一会,见有一处卖皮带的店面,大都是成人的皮带,他想给明明买一条皮带,代替他身上的草绳腰带。见有女式皮带中有条红皮带,这一般是少女使用的,少女的腰都比较细,中国以女人的腰细为美,所谓“细腰楚姬丝竹间”“细腰宫外清明女”,乃至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汪苏花十五元买下了这条红色女用皮带,反正是男孩,总比他用草绳当腰带强得多。

待到汪苏回来,见孩子似乎换了个人似的,仿佛是带着泥土的大白萝卜清洗净后的那种光鲜样。这孩子原本生的清秀,在杭州断桥边一见到他,汪苏就对他印象不错。“你要是头发长一点,人家以为是个女孩呢。”

孩子羞涩一笑。

“把你那条裤带换掉!”汪苏拿出买来的女色红皮带。不想孩子不仅没有嫌弃它,反倒眼中放光,说明他很喜欢这条柔软的红皮带。

“你把上衣束在裤子里,要精神的多。”汪苏提议。

明明颇有些羞涩的照办,果然是陡生精神。

离开县城时,汪苏买了两瓶道口大曲。他想孩子能想到他爷爷,把喝剩的酒带走,带着喝剩的酒去赵庄村,不是笑话?

一路上故事不断。汪苏总算带孩子回到了滑县谢庄村。奶奶见到一身新衣的孩子回来后,高兴得什么似的,老人家热泪盈眶,搂着孩子:“我的妮儿,终于见到你了。”

汪苏一惊,怎么这个孩子竟是女儿家?旅馆三宿,竟没有发现这孩子是女孩,他只见孩子是短发和男孩装束,真是见山是山,而不能见山不是山。

“她妈外出时,就把妮儿的小辫剪了,剃了个男孩头,换上男孩衣服,说这样在外安全些。因为我妮儿生的漂亮。”奶奶说。

“你媳妇现在有消息?”

“一直没有,她说每个星期给我们一个电话,可是快两个多月没有音讯。”

汪苏本来当天要回滑县城,但是孩子奶奶和邻里一再挽留,只好在谢庄留宿一晚。

下午,汪苏独自渡步到了他心

本章 共4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