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
李定国行至武冈州,见书,不胜愤慨,他原希望孙可望率部由辰州东进,同己部合击湖南清军,若能全歼该军,势必使满洲八旗实力大损,远近闻风丧胆;然后会合夔东十三家兵力北叁北,东攻江西,很可能形成势如破竹的局面。如今知可望不顾大局,蓄意害己,不由心灰意懒,他对部下将领说:“不幸少陷军中,备尝险艰,思立尺寸功,匡扶王室,垂名不朽。今甫得斩名王,奏大捷,而猜忌四起。本欲共图恢复,今忌我如此,安能成大功乎?今妻子俱在云南,我岂得已而奔哉!”遂率军撤入广西,从此避免同孙可望见面。
李定国撤兵不久,清兵反攻,孙可望战败,两军相持于靖州、武冈一线,本来复湘的大好局面化为乌有。定国与可望二十年的兄弟情谊烟消云散,联明抗清以来前所未有的复兴良机也成昙花一现。若干年后,大儒黄宗羲追忆往事,仍恨恨不平,叙道:“逮夫李定国桂林、衡州之捷,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以来全盛之天下所不能有,功垂成而物败之,可望之肉其足食乎!屈原所以呵笔而问天也!”
在明末所有将领中,只有李定国指挥的野战军,组织大规模运动战和歼灭战,敢和十万八旗劲旅死战,打破“女真满万,则不可敌”的神话,这源于他高超的军事指挥天才,以及无与伦比的自信和勇气,当世无人可以望其项背,名副其实的天才军事家。
孙可望排除异己的做法,打乱了定国并力恢复湖广然后东进的计划,他只好另辟蹊径,联络郑成功夹取广东,共图兴复大业。顺治十年二月,李定国率部从广西贺县出发,占领战略要地梧州,接着出师广东。三月十四日攻占开建和德庆州,二十五日进抵肇庆城下。定国一边联络郑成功,一边分兵占领四会、广宁。
李定国入粤,使两广地区的抗清力量受到鼓舞,纷纷起而响应,配合作战。二十六日,李定国亲临肇庆城下,全线强攻,明军架梯攻城,挖地道入城。不日,城内城外,尸横遍地,血流成河,清兵始终据城顽抗,迟迟难下,数日后,尚可喜亲率主力赴肇庆支援,由于援军迟迟不至,尚可喜得以全力对付李军。
四月初八,他下令从东、西炮台各凿一侧门,出其不意地冲出城外夺取李军所挖地道口,随即放火熏燎地道内隐藏的李军,死者不知其数。李定国被迫离城五里下营。尚可喜趁明军立足未稳之际,再派主力由西、南两门出攻李定国设在龙顶冈的营垒。一番苦战,明军败。李定国强攻肇庆不果,原寄希望的郑成功等军又杳无消息,他审时度势,决定主动撤回广西。
肇庆战役失败后,李定国并未气馁。他总结教训,肯定东、西夹攻,恢复广东是南明中兴的最佳战略。因此,他酝酿再度发动广东战役之时,多次派使者前往厦门同郑成功联络,最终决定由定国出广西走陆路,成功经潮惠由水路,并力进取广东。加之永历朝廷诏敕两广明军、义军,全力配合。一时间,南明复兴重新燃起了希望。
顺治十一年二月,李定国聚集全部主力,由广西柳州出兵入粤,临行时,定国踌躇满志,他召集诸将,慨然道:“诸君平日仰慕文山、世杰诸公之忠义,而今之势恰如宋末,驱除鞑虏,以身报国,只在今日,盼我等追先烈之遗志,毋得其憾可也。”定国军南出横州,经广东灵山取廉州府,下高州、雷州。广东各处义师群起响应;清平、靖二藩和督抚标兵不敢迎战,龟缩待援。李定国再派使者往厦门督促郑成功率主力入粤,会师新会。
李定国挥师入粤,一心报国,郑成功却患得患失,空言应付,定国占领高州府月余,仍没得到郑成功出兵夹攻的消息,故于四月再派使者致书成功,信中透彻地分析了战局态势,称中兴之望在克广东,广东克,则全局皆活,福建、浙江、江苏、安徽均可势如破竹,而复广东之关键在克新会,新会是广州南面重镇,克新会,可乘势攻克广州,恢复广东全境便指日可待。
但新会地区水道纵横,虽有广东义师水军接应,却没有把握在该地击溃广东清军,若成功率主力相助,则必可大功告成。定国词真意切,望眼欲穿,成功却拖了两月有余,才使人回报,虽反复强调出兵之诚意,却不约定具体日期。
定国不快,致书指责成功虚戴永历名号,不以君命为意;并劝他以抗清复明之大业为重,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这封信发出后,定国仍不放心,又以极其恳切的言语写了一篇短笺:“圣跸艰危,不可言喻。敕中怆怛之语,不谷读之痛心。五月至今,所待贵爵相应耳。倘确不能来,即示以的。不谷便另议舟师,以图进取。慎勿然诺浮沉,致贻耽阁。要知十月望后,恐无济于机宜矣。”
六月,定国按既定策略,遣所部会合广东义师王兴等部向新会进发,不料突染重病,只好暂住高州修养。主帅不能随军,郑军迟迟不来,加之清军深知新会之重要,重兵布防,故战争初期极为艰苦。直至八月间,陈奇策所部水师才进入西江,攻占江门,控制了广州地区的出海口,也切断了广州同新会之间的通道。
十月初三日起,李定国亲统大军号称二十万猛攻新会。明军先后采取挖掘地道、大炮轰城、伐木填濠等战术进行强攻,皆因守城清军负隅顽抗,未能得手。十一月十日,清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统兵从广州来援,却顿兵于三水,等待清廷所遣满洲军队。
新会被围困日久,粮食告罄,城中清军搜粟民家,子女玉帛,恣意卷掠民皆绝食,掘鼠罗雀,食及浮萍草履。至腊月初,清兵断粮,开始吃人,一时间,平民、举人、贡生、生员等皆成砧上之肉。残骼委地,不啻万余,惨不忍睹。《新会县志》记载“自被围半载,饥死者半,杀食者半,子女被掠者半。天降丧乱,未有如是之惨者也。”
十二月初十日,清廷靖南将军朱马喇等率满、汉兵长途跋涉来援,此时新会已危在旦夕。清兵休整三日,会同平、靖二藩军队在新会城外向明军发起总攻,四天激战,定国苦苦支撑,他热切期盼的郑家水师终于还是没有来。十四日,明军全线溃退,沿途六、七十万百姓跟随撤退,定国安抚难民,哭号失声。
清军趁胜追击,李定国主力二十四日退到高州,二十六日晨撤回广西;留将阻滞清军,次年正月也被迫撤回广西。明军收复的广东州县和广西部分地区重新落入清军之手。李定国精心筹划的恢复广东、进取江
本章 共3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