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丰碑 > 丰碑最新目录

第八章 南征北战擒敌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回了只大青蛙,哈哈。这样的战术虽然扎实,没有什么大的危险和损失,但是军队的推进速度必然缓之再缓,而粟裕这一次要的就是迟滞国军,消耗时间,从而赢得向北方转移主力的时间。时间在这里,已经不仅仅是金钱,时间这时已经与人命相连国家的走向相关联。

攻打临沂的先锋是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和李天霞的第83师。他们学习美国的现代战争的打法,动用了大量的飞机坦克,对着小小的临沂城和周围的工事进行了几天的狂轰滥炸,以为这样就会吓破共军的胆。但是,他们哪里知道,共军玩儿的是疑兵阵式,两三个人一个小山头阵地,四五个人树起了几十面红旗,像跑龙套似的不停吸引国军的眼球。只要他们在哪里活动,国军的炮火就准确地跟着打到哪里。如此你来我往,共军且战且退,2月15日,张灵甫和李天霞“攻”进了临沂城。但是,那是一座空城。

陈诚欣喜若狂,认为共军在现代化武器的威力下已被炸死六成,剩余残部由于惧怕国军王牌而向着北方落荒而逃了(怎么看都和李默庵的想法太像啦)。陈诚将这次胜利命名为“临沂大捷”,国军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这里不妨引用一段陈诚所发布局势分析,“共军残部分三路向沂蒙山区溃逃。其企图,或将在鲁南稍事休整,再西窜。因沂蒙山区北麓已有王耀武兵团坚拒,北去实不可能也。估计共军损失已有十六个旅,七个纵队,约当总兵力三分之二。”蒋介石读到这么辉煌的战报,不由得哈哈大笑,差点没把假牙笑出来。事实上,他们是高兴得早了点儿。

陈诚更是被自己创造的神话冲昏了头脑,他命令南线的兵团乘胜追击继续北上,北线的李仙洲配合向南压,将共军一举歼灭在沂蒙山区。这就是李仙洲为什么要率领第46军和第73军六万人马东出济南占领莱芜的缘故。李仙洲的大军在丘陵间的狭窄公路上缓缓而行。第12军殿后,保护数百辆卡车往返与大军和济南之间的联系,使走在前面的两个军每天二百余吨的军需给养不至于贫乏。兵法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李仙洲的用兵则是反其道而行之,看去好像是“大军先行,粮草后动”。在国军拿下临沂同时,李仙洲也进驻了莱芜。

这时粟裕的野战军主力正在向莱芜地区潜行,部队的军事目的严格保密,除了高级指挥官之外,谁也不知道这样像夜猫子一样白天睡觉晚上行军的目的是什么。兵士们只知道走啊走,不停地冒着雨雪寒冻翻山越岭朝着北方前进。军人的天职是什么?就是服从服从再服从,他们用不着思想,长官叫干什么他们干什么就是了,别说是共党的兵,全世界的兵都是这样的。军人,只要听话就行了。但是,共党的军人,不仅仅要听话,而且还要思想通顺,这就是政治部和各级政委和政治指导员的作用。

2月15日,粟裕下达作战预备令:以第1,6纵队为左路,进攻莱芜,吐丝口镇,以第4和第7纵队为中路,进攻颜庄,以第8,9纵队为右路拿下和庄的第193师。命令第10纵队抢占锦阳关,彻底切断李仙洲回济南的逃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粟裕的命令不是作战命令,而是作战预备令,那就是说,粟裕的作战决心尚未到最后阶段,他还在犹豫,也就是说弓已拉开,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往哪里射出,粟裕还在作最后的观察。看官一定会问,数十万大军辛苦而来,现在却婆婆妈妈起来了?别说你们急。就是程志远等人也急得手脚发痒,声声喊打,哪怕吃掉一个师也算没有白来。是呀,千里迢迢,千里迢迢地来到了这里,为了什么呢?但是,粟裕用兵虽然大胆,更多的却是谨慎。他还在看。他在看什么呢?

他在看那王耀武久经沙场,功夫非同一般,如果不能一剑封喉,李仙洲必然全身而退。事实上,王耀武已经下达了全军撤退的命令。粟裕担心王耀武已经看破了他的作战意图。

在陈诚大吹特吹临沂大捷的时候,有一个人的头脑是清醒的,那就是王耀武。他凭借多年的经验,压根儿就没有相信陈诚的共军的主力已经覆灭的呓语。他认为共军仅仅是转移了作战方向而已。他要找出共军到底要干什么的证据。于是他派出了飞机四下侦察,果然在沂蒙山区发现有共军大部队活动的迹象,第46军也报告说在他的两翼有共军运动。种种迹象表明,共军的矛头这次是对着他来的。2月16日,王耀武下令撤退。一声令下,近十万大军收拾了行装露出了要回家的样子。程志远等一看就沉不了气,快煮熟的鸭子怎么能让它飞了?他们建议在国军运动时是否吃掉他们的尾巴?粟裕认为这是扰乱军心,坚决拒绝。

陈诚闻讯李仙洲不战而退,不由大为光火,假借蒋介石的名义,急电命令李仙洲只能前进,不许后退,共军已是被围之师,不足为虑。使第46,73军刚刚开始的向济南的撤退行动立马停止,再次返回莱芜。国军经过如此这般地调来调去得折腾一番之后,阵脚混乱,不知所措,忽而向南,忽而往北,最后仍然决定向南。真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啊。

粟裕看到这些敌军混乱的信息,知道他的作战意图并没有为国军所识破,或者既是知道了共军的意图也不能确定而犹豫再三,这才放下心来,将开战的时间定在了2月19日。但是,考虑到各个纵队长途行军的疲劳,粟裕又将作战的时间顺延至2月20日,再看看。

作战计划的一再推迟,共军虽然行动保密,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李仙洲还养活了一大批探子在四下活动。就在粟裕大军等待期间,李仙洲将各处情报汇集在一起急电报告给了王耀武,王耀武立马坐上了飞机亲临前线上空观察敌情,看到大量的共军部队在地面往来频繁地调动,莱芜和吐丝口都非常危险。王耀武想到那莱芜城乃弹丸之地,原本就没有储存什么弹药粮草,李仙洲的本事再大,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于是乎,他不顾蒋介石陈诚的反对,紧急下了军令让李仙洲收拾行装,再次撤退回济南。但是,已经晚了,大军行动岂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能走得了的?

面对敌情的一次一次的变化,粟裕也紧急调整计划,下达了最后的军事行动命令。令程志远部进攻莱芜李仙洲的总部及73军,陶勇的4纵攻击第46军,其余力量全力拿下锦阳关,最后的战斗开始的时间定在20日15点。

战斗打响之后,共军在吐丝口的战斗进展并不顺利。王必成花了两天的时间,也没有拿下那个小镇,原因是该镇地貌地形复杂狭窄,易守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