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在大家高兴庆祝的一天,宁王朱栋梁和家人一起吃个饭,自己也打算把王府里的事情交给侧妃王嫱,王府的藩邸事务全部交给世子朱盘烒来打理。
如今永新郡主和玉山郡主已下嫁,宁王府第三女清江郡主,自幼在王府长大,天真浪漫,在母亲宁王妃死后,她日夜消沉,独自在房间思念自己的母亲。
这时,宁王朱栋梁知道自己忽略了女儿的感受,就和女儿在一起聊天,宁王朱栋梁问道:“你是本王的女儿,为何不和大家一起吃饭,独自在这里伤心难过呢?”
清江郡主说道:“多谢父王的关心,女儿没事。”宁王朱栋梁说道:“你的生母去世,被宁王妃抚养长大,没想到你们的感情那么深。”清江郡主说道:“父王,你何尝也不是想念母妃呢?”宁王朱栋梁说道:“本王当然是想念,人死不能复生,要看未来。”清江郡主问道:“父王,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女儿不清楚。”
宁王朱栋梁说道:“父王知道你难过,你母妃去世一年多了,今日父王好好陪着你,可好。”清江郡主说道:“还是父王最疼爱我,女儿很开心。”
宁王朱栋梁说道:“只要女儿开心就好。”宁王朱栋梁把女儿抱在怀里,你马上就到了十八岁了,也到了出嫁的年纪了,父王一定给你选个好亲事,怎么样?”
清江郡主说道:“父王,女儿现在还不想嫁,只想好好陪伴在父王身边。”宁王朱栋梁说道:“那怎么可以呢?你早晚都要嫁人的。”
清江郡主说道:“父王,女儿现在不想嫁人吗?”宁王朱栋梁说道:“行,父王答应你就是了。”清江郡主说道:“多谢父王。”宁王朱栋梁说道:“父王该回去歇息了。”清江郡主说道:“父王慢走。”在宁王朱栋梁离开的时候,清江郡主吩咐厨房的人将吃的端进来。侧室王嫱走进房门,对清江郡主说道:“没想到你父王还是很疼你的。”清江郡主说道:“我该改口叫你一声母妃了。”王嫱说道:“我19岁嫁给你父王为侧室,至今有八年有余,为王府生下一子两女,而你母妃生下三子三女,现在离世快两年了,你对我还有什么不满吗?”
清江郡主说道:“我岂敢对你不满,只是你能好好待我父王。”王嫱说道:“我当然知道,不用你来提醒我。”清江郡主说道:“我该休息了,恕不送母妃。”
王嫱只好不知趣离开,清江郡主想着母妃离别的那一刻,就是自己过不了的坎。清江郡主回到房间后,彻夜难眠,一直在回忆和母妃的幸福时光。清江郡主想着就睡着了,丫鬟们将被子给郡主盖好,然后关门离开。
在第二天的时候,清江郡主想到自己母亲去世的时候,没有前去给母妃守丧,只是在母亲灵位前祭拜,由于当时哭的难过,以致于当场哭晕倒下,一直在王府休养半年。
现在哥哥朱盘烒已经娶亲,两个疼自己的姐姐已下嫁,弟弟朱盘烨年少,庶母王嫱一直都想当王妃,认为母妃的去世一定是王嫱造成的,她心里是痛恨王嫱的。
世子朱盘烒来探望清江郡主,说道:“妹妹,大哥来看你了。”
清江郡主说道:“我以为你娶了大嫂,就把小妹忘记了。”世子朱盘烒对清江郡主说:“你永远是我最可爱的小妹。”清江郡主和世子朱盘烒抱在一起,很多人见到他们兄妹情深,都觉得是非常幸福。宁王朱栋梁说道:“你们在这里成何体统。”
朱盘烒说道:“父王,是烒儿错了。”
宁王朱栋梁说道:“你疼你妹妹没有错,错的是不能在王府不顾礼仪,罔顾父王对你的栽培。”世子朱盘烒说道:“父王,如果我做错了,希望父王不要生气。”
清江郡主说道:“父王不要怪大哥,要怪就该怪女儿吧!”宁王朱栋梁说道:“你呀!就是被本王宠坏了,罚你闭门思过,抄写经文一百,为你母妃超度。”
清江郡主说道:“女儿知错,父王罚我,女儿认罚,女儿告退。”宁王朱栋梁说道:“你是本王的世子,将来要继承本王的爵位,你以后还是好好回到世子府思过吧!”
朱盘烒说道:“父王,烒儿告退。”宁王朱栋梁说道:“我希望你能明白父王的苦心。”朱盘烒离开了宁王府,侧室王嫱和王婉都非常高兴。
永乐十六年正月,交趾土官黎利反叛朝廷,自称为平定王。明成祖在北京召集大臣,推举良将,大臣一起奏道:“皇上,应该派丰城候李彬前去镇压。”
明成祖说道:“既然诸位爱卿推荐你为将,那就李彬上前听封。”李彬上大殿听封,刘公公宣旨曰:“朕思虑再三,交趾土官黎利反叛朝廷,朕命你为总兵官,率领大军讨伐叛逆,不得有误,钦旨。”李彬跪下说道:“卑职领命,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明成祖说道:“爱卿平身,爱卿是大明的良将,希望将军能早日平定战事,以安天下百姓太平。”
李彬起身说道:“卑职谢皇上隆恩。”明成祖开始设宴为李彬等人送行。不久,边境收到捷报,总兵官李彬派遣左都督朱广前去讨伐,黎利兵败逃走。
这个消息传至南京应天府,二月明成祖返回南京,太子朱高炽和陪臣们都在城门相迎父皇归朝,明成祖下旨命兴安伯徐亨、都督夏贵等人驻守开平城。
不久之后,交趾故四忙县知县车绵之子车三,杀死知县欧阳智,发动起义。接着,义安知府潘僚,南灵州千户陈顺庆,乂安卫百户陈直诚,浮乐范软,偈江黄汝典,邱温侬文历,武定陈木果,快州阮特,善誓吴巨来,同利郑公证,
善才陶强,安老范玉等人乘机起义,自署官爵,杀长吏,而其中尤以潘僚、范玉的势力最为强大。潘僚为义安知府潘季佑之子,承嗣父职,因不堪太监马骐的肆意掠夺而起义。范玉为涂山寺僧,自言天降卯剑,号为“罗平王”,纪元为永宁,封相国和司空、大将军等官,攻掠城邑。而交趾总兵官李彬则东征西剿,一直疲于应付。李彬佩以总兵印镇守交趾,亲自率军出击,与诸将分别讨平各地叛乱。
李彬,字质文,安徽凤阳府定远人,明朝初年名将。早期承袭父职成为武将,在燕王朱棣起兵时归附,为前锋南进,颇有战功,累升至右军都督佥事。永乐元年,以功封丰城侯,赐予世券。
永乐二年,襄城伯李濬征讨永新叛寇,命李彬率兵策应。李彬尚未到时,贼寇已被平定,明成祖朱棣命他以所率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