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人争一口吃,佛争一炉香!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呀!幺儿!你自己照顾自己!菩萨保佑我儿!”
“妈我知道了,哥!我去了,你便是家中顶梁柱了。”
“兄弟!你放心吧!”
妈已是眼泪花花抱住幺儿不松手,哽咽得说不出一句说来,夫妻二人眼泡里包含着眼泪,恨不得马上就要哭出来了,仁帆咬咬牙硬着头出门。夫妻二人来到码头,盐船上装满米与山货,可以上人了,夫妻更是难舍难分,眼泪汪汪,有首山歌唱得好:
送郎送到桥当头,手把栏杆望水流。
滚滚长流归大海,我郎早去早回头。
霍仁帆忍俊不住泪流满面地抱住她说:
“淑华X去吧!找到钱我就回来!”
“哥!多注意身体,不要凉了!”
“知道了!”
可怜的淑华一泡眼泪擦了又擦,最后还是依依不舍分手而别,朝霞欲曙未曙,朦胧隐耀,仁帆洒泪登船,船缓缓地驶离岸边,舵手伸长臊子喊:
“喊起0起!”
年长的纤夫,先干咳二声,清了清喉,伸开喉咙唱:
“腰杆要打伸哟——嘿作!
拉起莫放松哟——嘿作!
两脚要跪地哟——嘿作!
鼓劲朝前奔哟——嘿作!”
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
别后谁知珠玉剖,海誓山盟天共久。
偶恋山鸡辄弃鸾,从此村妇泪暗流。
君过秦楼几回首,纵便新人胜旧人。
山野粗饭农家妇,厮守到老不须愁。
船渐渐远去,淑华把头一扭急急地回到家中,倒在床上咿咿呜呜地痛哭起来。
霍仁帆与淑华挥了挥手,见她哭着跑了,大声喊了几句,挥泪而别,难舍难分,格外难过。他木纳的坐在船上,对自己的命运和前途茫然无知而无比愁怅。水流沙岸,四山远去,乱峰森罗,丹枫疏密,焕赤腾丹,斗锦载霞,落照拥树,映叠尢异,晨风轻轻吹来,綦河岸边那一群群袒胸露背的纤夫拉着纤绳拼命的挣扎前行,綦城渐渐远去,豆大的汗珠在他们那古铜色的皮肤上流淌着,南山尖顶露出了太阳,霞光万道,露珠反射出七彩晶莹的亮光,野花渐渐绽放,林中的鸟儿成群飞出,去寻找一天的粮食,纤夫那铁钳般的粗手紧紧的抓着纤索,拼命向前。其下水流沙底,濡足而平。
原来綦河是古夜郎僰溪、古称南江,是长江的水系支流,发流于贵州桐梓县华山乡花坝火盆洞。纵横千里,波涛滚滚,翻山越岭,奔腾而来,涓涓细流相汇成大河,奔腾彭拜,曲折东去,所到之处人民饮喝,田园灌溉,河道多为群山所束,蜿蜒曲折,两岸风光荟萃,峡谷连绵。远近峰峦,青紫万状,自古以来,綦河上滩多水急,船多难行,俗话:“綦江滩连滩,十船九打烂”,第一要数独石沱,石高近三丈,但见一堆高耸的怪石似尖刀般地直插云天,横亘江心,突立水中,洪水来临则浸水中,枯水时则露出水面,一江怒水奔泻倾入长江,突遇这横亘江心的独石沱的阻拦,但见江面水花飞溅,旋涡千转,烟雾缭绕,远远便听见江风呼啸,激流中瀑发出雷鸣般的怒吼声,使人惊心动魄,望而生畏,水滴溅来,乘客们纷纷进舱,老船工手握着烟杆,光着脚,满身的臭汗味与烟味、酒味,头上扎着白帕,身穿幺贰叁大档裤,笑眯眯地说:
“兄弟!怕啥子?若是遇到雷雨天,那才咳人呢!此独石脚下有一深洞,渊碧深泓,洞中藏有一似龙非龙,似牛非牛,尖角撩牙的怪兽。凡是打烂船落水的人都是有去无回。相传古时候有一秀才赴京应考,路过于此而犹然吟诗:
乱石江中一称沱,江河作称又如何?
暂把明月当钩挂,称看山河有几多。”
“好诗!”
这时船已过了独石沱,舷外传来优美高亢的歌声:
“正月荷包绣起头,绣起荷花包耍风流哟。
千针万线妹辛苦,送给情哥解忧愁哟。
二月荷包绣白纱,妹劝情哥莫贪花哟。
你去贪花奴吊死,黄泉路上会冤家哟。”
“喂!刘二哥!今天拉了好多哟?”
“五千多包!”
十几只大船从下游一字排着,浩浩荡荡,几百名纤夫拉着纤绳,所有的船都靠在一边,为首的船桅杆上打着一面大旗,上书:綦岸边盐记。每艘船上均有盐防军来回巡逻,荷枪实弹,但见乱石峥嵘,奔流暴迅。纤夫们似钢钳般的手紧紧抓着梭石,穿着破烂草鞋的双脚总是使劲地蹬着每一处突兀的乱石棱,肩上的纤绳深深地勒进肉里,一个个纤夫们痛苦的脸上饱含着那坚忍的信心,身躯似水牛般的强壮,人若鳄鱼般行走的样子,在嶙峋的乱石上贴近石面,用尽吃奶的力气爬行着。船头船尾的舵手拿竹竿抓竿用力地撑着江边乱石,竭尽全力的支持和配合岸边上拉船的纤夫,同时必须控制船头偏向江心。因为急流的力量稍不注意就会将船掀翻,并将岸山上的纤夫拉翻入激流中,所以他们必须协作,一鼓作气地将船拉过独石沱这个凶恶的险滩,两岸壁石上的道道纤绳的磨擦痕迹,见证了多少个世纪的纤夫血泪。
盐船过后,日光遍酒在群山之中,中午时分已到西湖与清泊之间的墨斗沱,河面豁然开朗,水面平静如镜,岸边竹树郁郁,倒影山水,山上野花,姹紫嫣红,岸上人家的妇人们衣着艳丽,前来打水,洗衣淘米,嬉声一片,竹林深处一泉流出,渊碧深沉,黑色如墨,长达数丈,状似墨斗线,积成一泓渊黛,一到夜晚,鱼民们便来此捕鱼,若运气好,常有得鱼达千百斤,白日里则清碧涵空,深不可测,而水珠舋舋上溢,游鱼可数,乡人岸边建望江亭,江津人戴天颜见格式幽雅而赞曰:“望江楼,望江楼,望江楼下水悠悠,今古不甚愁。
江花月,江月秋,江花江月几时休,携酒独登楼。”
离开西湖场已是午后,直下黄泥场,群山之中,苍松翠竹,鸡声人语,俱在翠微中,古树参天,悬崖陡壁,鸟飞虫跃,山间石壁上刻:
“天下大乱,此地无忧。天下大旱,此地薄收。”
山中到处是清澈的泉水,深碧澄莹,干甜禀冽,乱波从深窈中流出,遂成滔滔之势,润
本章 共4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